餐廳”,搞不好是根本不在注冊地的“幽靈餐廳”。 ?
近日,國家 食品藥品 監督 管理總局發布《網絡 餐飲 服務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旨在進一步規范網絡餐飲市場。據悉,該《辦法》將從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記者在鄭州 調查發現,該《辦法》將對平臺商、商家和 消費者產生深遠影響。
?
新規丨清理網上“幽靈餐廳”有法可依
?
近年來,“互聯網+餐飲”為大眾生活帶來了諸多改變。此前,外賣作為新興事物缺乏相應的制度規范和法律約束,而《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出臺將從法律層面對外賣進行規范,保障消費者餐飲安全,也為職能部門的執法檢查提供依據。
?
據了解,《辦法》共46條,對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送餐過程均作出了相應的規定。此次《辦法》規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具有實體經營門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不得超范圍經營;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在網上公示菜品名稱和主要原料名稱,公示的信息應當真實等。
?
調查丨平臺商規范入駐商家,各家早已行動
?
網上入駐的餐廳,面對的**道關口是各大訂餐平臺。對此,一些大型訂餐平臺早已開始行動,一方面對新入駐商家進行嚴格審核準入,另一方面采取措施清理不合格商家。這些舉措是在全國同時實施的。
?
餓了么相關負責人告訴大河報記者,正常情況下,商戶自主申請線上開店后,合規部門會在24小時內對店鋪按照標準進行嚴格審核。在平臺審核前,商家可以編輯商品、維護庫存和上傳相關資質。但相關店鋪在APP端或PC端均不展示。
?
“店鋪需要在通過資質審核的情況下,由市場人員完成到店拜訪,并幫助綁定銀行卡,選定配送方式、劃定配送范圍,才能申請開通。在這些步驟完成之前,商戶不能完成有效訂單、正常營業。”她說。
?
另外,對于商戶資質方面,目前按平臺管理的要求分三階段審核:一是合規部門對餐廳線上發布資質的審核,二是市場對餐廳線下門店進行真實性審核,三是請第三方合作機構Intertek天祥集團對上線店鋪做抽檢。
?
上述負責人稱,在此過程中,平臺發現商戶違規就將做下線處理,并對審核不嚴和未及時到線下復審的相關人員予以處罰。同時,對于不法中介利用不屬于申請商戶的證照信息提交線上審核的行為,平臺也將加大清除力度,下一步將由第三方公司專門到店核實。
?
而另一家平臺公司美團有什么措施呢?據大河報記者了解,美團公司開發建設了“天網系統”(入網經營商戶電子檔案系統,于今年4月投入運行,通過“入網審核、在網登記、退網追蹤”三大環節,對入網餐飲商戶進行管理。通過和各地政府監管數據庫的對接,從根本上保證證照的真實有效。另外,通過外賣騎手取餐坐標,核驗實際取餐地址與食品經營許可證地址,規避“幽靈餐廳”。
?
另外,該公司規定,外賣配送和商戶自配送騎手,不能進入商戶后廚,不能直接接觸餐品;同時積*推進“餐盒封條”工作,年底前將在首批城市落地并推廣,保障菜品不受污染。
?
疑問丨準入更嚴格了,訂餐會更貴嗎?
?
據了解,截至2017年7月,餓了么在線外賣平臺覆蓋全國2000個城市,加盟餐廳130萬家,用戶量達2.6億。對于如此龐大的體量,審核和規范商家必定是一項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的工作,對平臺經營產生大量的費用,這部分成本*終會否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使得老百姓訂餐更貴呢?
?
對此,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規范商家產生的費用是必要的,不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在這些政策實施這幾年來,平臺的送餐費一直都是固定不變的。另外,餐品價格是多少由各家餐廳自己來定價,平臺不會干涉也無權干涉。
?
此外,記者昨日在鄭州街頭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不少人也認為,作為提供外賣服務的平臺,應該從源頭對此把好關,不要讓不符合要求的商家加入。
?
昨日,記者采訪到鄭州多家參與網絡訂餐平臺的商家,其中大部分表示,清除不規范的商家,對有序經營者是一種利好。“他們那種沒門面沒執照的,用低價競爭,我們當然競爭不過他們。”一位面館老板表示。而隨著行業的不斷規范,違規從業的商家也在不斷減少。位于鄭州市經三路的一家中餐店老板則稱,“以前經常有人到店里說要掛靠到我的門店賣外賣,現在問的人都少了很多。”
?
河南一位餐飲行業業內人士告訴大河報記者,一些行業規范的出臺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行業規范促進行業進步,也讓消費者放心,是個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