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新聞11月2日消息,2日上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走訪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參加市人大代表聯系社區活動。結合市人大常委會今年執法 檢查工作重點,帶著《中華人民共和國 食品安全法》和《上海市 食品安全條例》實施情況這一主題,來聽取社區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
記者發現,在這次面對面的聯系社區座談會上,除了居民、白領和人大代表,還有 *** 餐飲企業——“ 杏花樓”,以及網紅餐飲企業“一籠小確幸”等。
?
記者注意到,在代表聯系社區就食安條例實施情況征求意見的提綱上,其中一條即市民群眾對“法欣面包”、“小確幸”等網紅食品被查、停業時間的看法。所以對“一籠小確幸”的出現并不意外。今年7月,“一籠小確幸”遭遇品牌危機,其位于寶山區的中央廚房超過許可核準范圍加工即食食品,導致拿破侖等糕點受到沙門氏菌污染,至少71人為此到醫院就診。該事件曝光后,“小確幸”受到查處,并關閉上海門店。
?
“對于消費者所造成的麻煩和困擾,我們深表歉意。”“一籠小確幸”品牌創始人殷良說,事件發生后,“小確幸”所有上海門店即刻啟動自查,從員工、原料準備、餐具等環節進行逐一排查,并積*配合政府食品安全部門對出現投訴的門店進行檢測。“我們**時間提供了所有產品配方和門店廚房的高清錄像,同時組織團隊尋找消費者并給予照料,對消費者的經濟補償累計超過100萬元。”
?
此次事件將“一籠小確幸”推到了輿論的風口,并被貼上“不法商販”、“貪婪的商販”、“不關注食品安全的外行”等標簽。“對此我們深感痛心,也將此視為一次整改的契機。”
?
1989年生的殷良,復旦哲學系畢業。
?
“為什么選擇做餐飲行業?”
?
“當時不好找工作。”殷良說,2010年他本科還未畢業就開始創業,2012年正式組建“小確幸”餐飲團隊,其團隊成員都是90后,所走的餐飲路線也別具一格,很快成為網紅品牌。“年輕人的工作壓力大,我們的餐廳環境和食物設計都圍繞這一點來開展,主打小清新風格,帶有文化屬性,我們的核心團隊同時也是我們的用戶,一切圍繞他們的需求來開發產品。”
?
“食品安全”是此次座談會的關鍵詞,更是代表們對“一籠小確幸”的殷殷期待。中央廚房沙門氏菌污染事件發生后,“一籠小確幸”從中汲取了什么教訓?
?
“食品安全應該放在**位,公司每年營業收入至少3%用于食品安全控制。”殷良坦言,在很多人看來網紅品牌會大量打廣告、做推廣,“一籠小確幸”每年的廣告預算**不超過100萬元,但花在食品安全預算方面至少在300萬元以上。這位準90后表示,已在公司內部建立了獨立運作的部門,主要著眼采購和貨源,“我們提升了食材品質,換了很多供應商,現在基本上簽約的都是國內*大、*知名的供應商,這次事件出問題的主要在雞蛋上,所以我們現在使用的雞蛋是目前市場上*安全的雞蛋。”“事件發生后,我們多次被寶山區批評,現在發現我們每月都有進步。”
?
殷良表示,9月中下旬,“一籠小確幸”上海門店逐步恢復經營,此前已做了很多整改措施,對團隊提出更高要求,主動學習新的政策法規,計劃年底引入全套管理系統,進一步進行食品安全監控。“我們決不打擦邊球,要做到*高程度的合規,做到行業食品安全的*高標準,爭取成為行業保障食品安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