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媽媽,王鶯十分在意女兒的健康成長,也因此在女兒出生后,就為她選擇了認為品質更優的美國品牌奶粉。
?
不過,就在不久前,王鶯卻作出了另外一種決定:給女兒換國產嬰兒奶粉。
?
“我也是*近了解到,原來我們國家的 嬰幼兒奶粉標準比國外要求的更加細致,也更加適合中國寶寶的體質。”王鶯說,“這也讓我對中國國產奶粉再次充滿了信心。”
?
當然,并非只是王鶯一位媽媽對中國嬰幼兒奶粉表示認可。
?
在一個“朝陽婦幼孕婦群”群中,法治周末記者對14位媽媽進行咨詢后得出的結果是,有11位媽媽愿意選擇購買國產奶粉給自己的寶寶食用。
?
“實際上,自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圍繞著嬰幼兒奶粉安全,我們國家已經建立了近乎嚴苛的法律保障。”乳業**分析師宋亮對法治周末記者說,“這些年通過政府、行業、企業的努力,我們國家的嬰幼兒奶粉質量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
法治周末記者梳理發現,十年當中,我國先后出臺或重新修訂了包括 食品安全法、 乳品 質量安全 監督 管理條例、 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 注冊管理辦法等多項法律 法規和規章,建立了多種制度來保障嬰幼兒配方乳粉的 食品安全。
?
十年監管之變
?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讓中國整個乳制品行業跌落谷底。此后中國乳業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宋亮說,“在此之后,我們國家頒布了很多的法律法規,出臺了很多的政策來保障嬰幼兒奶粉食品安全。”
?
法治周末記者梳理后發現,在近十年當中,政府及相關部門陸續發布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等多達20余項法律法規和規章。
?
“在嬰幼兒奶粉產業發展的十年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2010年我們國家修訂了嬰幼兒奶粉的標準。”宋亮介紹。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總局”官網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有3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都是在2010年修訂的。
?
這3個標準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兒配方食品》(GB1076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GB10767-2010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B23790-2010。
?
“實際上,所有國家的嬰幼兒奶粉標準都是采用了CAC Codex(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作為基本配方標準。它就類似于大框架。然后,各國根據自己的情況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宋亮介紹。
?
“由于我國的地域原因,差異比較大。所以對很多微量元素的含量作了非常詳細的規定。”宋亮介紹,“但有些國家在一些指標上就沒有作詳細的規定。如果從規定的標準項數量來看,可以說,我國的標準是*‘嚴格’的。”
?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標準的嬰幼兒奶粉指標有50項,而日本標準的指標有27項,美國標準的指標有30項。
?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2013年后圍繞嬰幼兒奶粉行業食品安全的相關政策法規更加密集地出臺。
?
2013年5月31日,包括食藥總局、工信部、質檢總局等九大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明確提出了“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嚴格管理”“建立并實施嬰幼兒配方乳粉風險監測和定期監督抽檢制度”等監管措施。
?
2015年10月,新版 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新版食品安全法明確提出,“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
?
兩個月后,食藥總局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記錄規范》,正式建立了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
與此同時,食藥總局也一直在醞釀《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的出臺。2016年6月,《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正式發布,并在2016年10月1日起開始施行。
?
“可以說,通過這十年的努力,無論是在配方注冊方面,還是食品安全的追溯體系方面,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圍繞嬰幼兒奶粉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體系。”宋亮說。
?
專項抽檢問題越來越少
?
監管部門對嬰幼兒奶粉的專項抽檢監管也正在加強力度。2015年之前,食藥總局對嬰幼兒配方奶粉檢測是三個月一次。進入2016年后,食藥總局對嬰幼兒配方奶粉安全的專項檢測就變更為月月檢測。
?
218批次,63個檢測項目,顯示“全部合格”。這是食藥總局*新公布的9月份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抽檢的情況。
?
當然,“全部合格”的字樣并非只出現在9月的通告里。
?
法治周末記者梳理食藥總局官網信息發現,自今年5月以來,在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抽檢活動中,已經連續5個月在食品安全抽檢中全部合格。這其中,只有5月出現了兩批次標簽標識不符合規定的情況。
?
對于這樣的表現結果,多位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它的背后正是反映了我國在嬰幼兒奶粉質量方面的改變。
?
實際上,如果我們拿以近三年以來食藥總局對嬰幼兒奶粉專項抽檢的結果去看,就更加能看出嬰幼兒奶粉質量的顯著提高。
?
以2017年前9個月為例。2017年1月至9月,食藥監總局總共抽檢了1980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其中1973批次合格,合格率達到99.64%。
?
此外,2014年,食藥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抽樣檢驗樣品1565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8批次,合格率為96.93%。2015年,食藥總局共抽檢3397批次,合格率為98.9%。2016年嬰幼兒配方乳粉共抽檢2532批次,檢出不合格的樣品32批次,合格率為98.7%。
?
“這幾年,檢出問題的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所以這些嬰幼兒配方乳粉大型生產企業基本上沒有檢出不合格的樣品。”中研普華研究員許俊龍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
此外,許俊龍同時舉例,飛鶴就用十年的時間打造出了一條完全處于自己掌控之下的安全優質的全產業鏈。“它實現了從源頭牧草種植、規模化奶牛飼養到生產加工、物流倉儲、渠道管控乃至售后服務各個環節的全程可控,確保了每一罐飛鶴奶粉的品質,為中國寶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奶源。”
?
對于,中國乳業產品質量在這十年中的改變,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同樣也是很有感觸。
?
“到今天,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經過頑強追求和持續努力,中國奶業已經完成了脫胎換骨的改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質的提升,是歷史性的進步。”高鴻賓說。
?
據高鴻賓介紹,在企業自檢方面,現在企業自檢費用其實已經占到銷售額的1%至2%。“食藥總局每年用于全國監測的經費有4億元,其中用于食品的是兩億元,這其中用于奶業的是1億元。”
?
后配方注冊制時代質量將更加提升
?
被業內人稱為“*嚴奶粉新政”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注冊制同樣正在如火如荼的落地進行中。
?
10月26日,食藥總局再次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目錄信息。這其中,共有9家企業共26個嬰幼兒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獲得通過批準。
?
而這,已是食藥總局公布的第17批奶粉配方注冊名單。
?
法治周末記者梳理統計,截至10月2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批準448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申請。
?
按照食藥總局此前在2016年9月發布的公告,從2018年1月1日起,獲批的奶粉須在外包裝上標注配方注冊編號,未取得注冊的品牌,不得在境內銷售。如今,距離該截至時間也僅剩兩個多月。
?
“目前我國嬰幼兒奶粉的品牌和配方存在過多過亂的現象,國外企業都只有一個配方,我國103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共有近2000個配方,個別企業甚至有108余種配方,但其實本質上都只是一個配方,這是造成亂象的依據。”許俊龍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按照《辦法》要求,到《辦法》實施的10月份開始,國內將有至少一半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配方消失。
?
”奶企改革*直接的受益者是消費者。“許俊龍說,”這樣市場將會對奶粉的質量有規范統一的管理。雖然品牌數量將會大幅度減少,但保證了消費者用合理的價位買到安全放心的奶粉。“
?
”伴隨著配方注冊制的落地,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也將進入到后配方注冊制時代。在這樣的制度之下,可以有效的從源頭對食品安全進行把控。未來,中國嬰幼兒奶粉的質量也會進一步提升。“宋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