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平臺,力爭實現全省所有的農產品可追溯。 ?
“追溯平臺建成之后,就可以快速查到對應農產品的信息,包括生產者、產地環境、土壤水樣監測數據,以及施肥用藥、產品合格檢測報告等等一目了然?!笔∞r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嚴德榮向三湘都市報記者介紹。這樣一來,掃一掃,消費者便能知曉產品好不好,企業也能使用溯源“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品牌。
?
【追溯】 ? 株洲、永州、郴州3市實施全市追溯試點
?
省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嚴德榮介紹,湖南從2015年開始試點農產品質量追溯,目前已有株洲、永州和郴州3個市州開展全市農產品質量追溯試點,追溯范圍涵蓋蔬菜、水果、畜禽、水產品等主要農產品。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湖南開始籌劃省級追溯平臺,并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
?
如何構建農產品追溯平臺,嚴德榮形象地用比喻解釋道,“就像是建立一棟大的百層高樓,一個縣占一層,縣里再分給每個鄉一套房子,一個基地給它搞一間,層層分配,再配套具體的設施,省里再建立一個總部,信息匯總,就能隨時了解農產品質量情況?!?
?
嚴德榮說,追溯平臺在起步階段將依照兩種模式推進,規模較大的生產經營主體將要求提供聯系方式、工商執照編號等更全面的信息;規模小、條件有限的生產經營主體,將公布產地、產品名稱、規模等簡單信息。 “追溯平臺建成之后,就可以快速查到對應農產品的信息,包括生產者、產地環境、土壤水樣監測數據,以及施肥用藥、產品合格檢測報告等等一目了然。”
?
“用二維碼技術進行溯源優先使用在附加值比較高的商品,對于來自偏遠地區的農產品,哪怕一個合格證也可以作為溯源的承諾?!眹椅锫摼W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湖南省應用推廣中心負責人易偉表示,農產品溯源既是民生所盼,也是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所迫?!叭缃袢杂性S多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濫用、冒用產品品牌的也不在少數,所以企業需要拿起溯源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品牌。”
?
【難點】 ? ?調動生產經營主體積*性
?
從全國來看,當前僅有浙江、江蘇、四川等為數不多的幾個省份建立起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就在不久前,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廣德福就表示:農業部將構建全國 統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并開展追溯試點,普及農產品追溯管理,讓生產行為可追溯,讓消費選擇可識別。
?
“我們的平臺建成之后,只要與全國的追溯系統對接就可以了?!眹赖聵s表示,湖南構建的農產品追溯平臺將設計專門的模塊,與國家的多個平臺連接,實現互通。既可查詢生產經營者的信用評價問題,還可對接應急和預警平臺,當出現違法或不合格產品時,將產生黃色、紅色預警,并與執法平臺對接,實現查案辦案有根據。
?
但現實中,建立農產品追溯平臺還存在不少堵點。除了生產經營主體實力規模不均衡、資金投入等問題之外,易偉表示,目前各行業普遍存在“信息孤島”的問題,從生產到流通領域之間的信息形成斷裂,很難實現溯源,因此,要真正實現農產品溯源仍然“任重而道遠”。
?
嚴德榮也表示,建立追溯平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但追溯是把“雙刃劍”,雖然能促進產品銷售,也對生產經營主體起到監督約束的作用,因此如何調動生產經營主體的積*性,成為*大的難點?!罢{動生產經營主體的積*性,是做好追溯體系的關鍵,所以建設農產品追溯體系不能一味靠政府投入,需要生產經營主體積*配合。”
?
【形勢】 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穩中向好
?
追溯平臺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那么,目前湖南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如何?
?
“湖南的農產品安全形勢和全國一樣,總體保持穩定向好的態勢?!眹赖聵s介紹,近幾年湖南對農產品品種的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穩定在全國前列,連續兩年是農業部通報表揚的省份。
?
與此同時,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在湖南也愈加受重視。近年來省農委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頭等大事,由過去的偏重數量逐漸轉變到現在數量與質量、效益并重,并提出以“質量興農”作為目標。財政也加大了資金投入,近3年省財政增加農產品質量安全預算投入70%以上,2017年財政預算增加了1000萬。
?
“只有通過檢測合格率才能反映農產品質量狀況?!眹赖聵s說,全省每年農產品抽樣批次包括定量定性170萬批次以上,農產品抽樣的監測面、監測量、批次都在不斷上升,農產品監測合格率也在逐年增加。今年全省一級直接抽樣檢測農產品批次達到7000批次以上,比2016年增加了2000批次。
?
【監管】 ? 建成“一體兩翼”綜合監管體系
?
為了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湖南還嚴抓標準化生產,規范生產過程。據了解,目前全省的標準化生產基地達到了4200多萬畝,其中包括2200萬畝核心基地,涵蓋了標準化養殖場、茶園、水果園等。除了實現產地環境、生產過程標準化,湖南還推廣“綠色防控”,實行“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發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
“農產品質量安全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眹赖聵s告訴記者,為了提高隊伍的監管能力和水平,2015年下半年湖南在全國首次提出“一體兩翼”的綜合監管體系,以監管為主體,執法和檢測為兩翼,普遍建立了市(州、縣(市、區、鄉(鎮、村、組五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斑^去是監管、檢測、執法三部門獨立工作,現在基本上都建起了監管網絡,形成了聯合聯動的機制,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加強了,這使湖南的農產品監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
農產品質量檢測是“兩翼”之一,據了解,除了省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湖南在各個市州以及主要農業縣均設有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鄉鎮、大規模的合作社、基地等也具有質檢室,將力爭實現檢測全覆蓋,做到可以隨時抽樣,檢測之后可以隨時發現問題。
?
此外,為了落實農產品質量監管,湖南還將農產品安全列入市州的績效考核中,并建立了逐級考核機制。“就是層層簽訂責任狀,市州政府向省里提交責任狀,鄉鎮政府向市州政府提交責任狀,鄉鎮建立了分片包管責任制,村里向鄉鎮政府提交安全承諾書,環環相扣,確保萬無一失。”
?
【未來】 ? 布局精細農業,提高農業的質量和效益
?
近年來,出現在居民餐桌上的優質安全農產品越來越多,市場上主打綠色、無公害的蔬菜水果等產品也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農產品消費安全環境在不斷改善,也說明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
?
說到優質安全農產品,“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無疑具有代表性。而記者也從省綠色食品辦公室了解到,截至9月30日,全省“三品一標”有效總數達到了3206個,今年新獲證產品833個,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在推進品牌農業建設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眹赖聵s說,“三品一標”要求產地環境要達標, 再就是要推行綠色防控,盡量少施農藥,因此通過監管標準化生產后再來創建農業品牌,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
省農委主任劉宗林此前也表示,湖南目前大部分農產品還缺少嚴格的質量標準。未來,湖南農業將從精細布局產業、精細配置資源、精細對接市場等方面著力。通過生產模式、經營方式、管理手段的精細化來提高湖南農業的質量和效益,推動湖南農業大省向強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