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商找國外酒廠代工 貼牌的現象,在中國 葡萄酒行業的發展中一直很普遍。
?
但由于距離遙遠、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工作習慣不同導致雙方溝通出現問題,中國酒商在做貼牌酒時遇到的問題也不少。僅僅一個 標簽,就有多個坑!
“文件格式不對,有色差,酒帽顏色不對”—— 一個標簽引發大損失!
?
A酒商近半年來一直糾結于一款貼牌酒的酒標。由于這是他所在公司的即將推出的拳頭產品,故在中國設計酒標就耗費了兩個月時間,好不容易確定了*終稿,發到澳大利亞酒廠去,問題卻接踵而至。
?
“**,我發去的是CDR文件,但澳洲人表示無法打開,只能開AI文件。于是我們又重新轉換格式。打開酒標后,又表示其中有一些色彩印刷出來有色差,酒廠方面作出更改后,卻不倫不類。”這名酒商指出,“此后,酒廠又表示無法提供設計中的橙色酒帽,他們只有紅色、黑色、金色的,其余顏色都不行。而橙色的需要從歐洲調貨,故換作紅色酒帽,配上橙色酒標,顯得不協調。”
?
這名酒商表示:關鍵在于這個酒廠的澳洲工作人員辦事作風很拖沓,都是他們快下班時才回郵件,中澳兩國又有時差,每推進一個工作,都要耗費好幾天的時間。嚴重耽誤了他們的生產與銷售進度,導致旺季暢銷價位段產品斷貨,損失嚴重。
這家酒廠竟直接忘了修改生產日期
?
B酒商遇到的問題更為棘手。
?
這名進口商要在一家西班牙酒廠做一款貼牌酒,在中國早早設計好了正標與背標。由于裝瓶日期只有在裝瓶前半個月才能預估,故背標生產日期的月和日是用X代替,且將此事告訴了酒廠。
?
然而,由于正值生產旺季,這家做貼牌的酒廠工作量非常大,加之外方不懂中文,就直接忘記了此事,此后也未檢查出來,直接將生產日期標注為2015年X月X日的成品發往中國,到了口岸時中國進口商才發現,這直接導致這批葡萄酒無法清關。
?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進口酒市場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席康表示:中國葡萄酒商在海外做貼牌,遇到的問題遠不止這些。
?
“譬如酒標在電腦上看了顏色還不錯,但印刷出來色彩有差異;以及中國進口商設計超級復雜的酒標,比如有幾張紙的,多層工藝的,國外一般的印刷廠根本沒法做。”席康告訴WBO,“實際上,許多國外的酒廠也沒遇到過這么復雜的事情,其他國家的進口商一般都直接用他們備好的酒標。對紙張和印刷的要求也沒那么高,葡萄酒在很多國家就是普普通通的快消品,但在中國進口商對一些紙張和設計的要求,已經接近奢侈品的包裝了,需要**的印刷廠才能完成。”
?
席康介紹到:往往**單的產品風險很大,因為所有的規格都是專門為你一個人定制的,酒標的紙張、包裝箱的材質、條碼都是你單獨的,差錯率非常高。
如何規避?可在酒標上標注色譜號
?
這樣的問題如何避免?對此,法國寶悅世家中國區負責人李亞軍給出以下兩點建議:
?
進口商做標簽設計時,一定每一個細節都要提前確認清楚,*好用郵件的形式,會有個備忘,再加上電話溝通更**。打個比方,我們電腦看到的顏色和實際打印出來的顏色有色差是經常發生的糾紛。為盡量規避,進口商*好能在打樣標簽上把色譜號碼標注在每處,有燙金的也要在標簽上標注。
?
其次,在法國,人們確認了的就不會反復修改,加之國外工作時間有限,這往往導致每修改一次都要耗費兩三天時間。因此進口商*好也確認后馬上推進到下一步,避免反復修改。了解合作方的文化與工作方式,這樣也會更順利。
在中國印標可以規避部分問題
?
席康指出:目前有的客戶會自己在國內印酒標,然后寄到國外酒廠去貼標。到了第二單國外再參照這個顏色和效果印刷。但這樣做物流費用很高,有時候還要繳納關稅,雖然安全,但會提高成本。
?
“法國有一些主要做貼牌的酒廠,一年幾千個貨柜到中國,量非常大。盡管他們的利潤不高,但一些公司也在中國聘請了2-3名全職或兼職的員工。一些中國員工也為客戶在中國找了一些設計,基于他們對外方的了解,完稿后直接給到酒廠,避免出現差錯。”席康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