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注冊制的落地實施,標志著 中國政府 食品安全 監管水平和乳制品工業安全水平雙提升。”9月22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荷蘭 乳業協會攜手主辦的第四屆中荷 乳品產業鏈安全 研討會上,我國這一在全球食品安全制度上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乳粉新政”,以其高效的實施情況和良好的政策效果,獲得了中外專家、業界人士的一致認可。
?
隨著配方注冊制的落地實施,我國乳業發展已進入全新階段。配方注冊制如何與監管銜接?中外 乳企將迎來怎樣的監管環境?如何提高研發實力助推乳業質量發展……研討會上,專家和企業代表們圍繞“乳企注冊與產業健康”主題,共同交流中荷兩國在乳品產業鏈安全 管理與科研方面的*新成果和經驗。“產業鏈安全是一條永無止境之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如是表示。
?
快速高效
配方注冊制被各方點贊
?
據統計,具有配方注冊申報資質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中,國內獲得生產許可的企業共108家,境外通過國家認監委注冊的企業共77家。按要求,一家企業*多有3個系列9個配方,理論上應有1665個配方需要注冊。截至9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已公布11批嬰幼兒配方乳粉注冊名單,共批準53家企業的297個配方,共計100個品牌。
?
“目前,正式受理的配方約1000個,已公布的注冊配方近300個,約占1/3,再加上已發出補正通知的以及正在審評中的數量,這意味著過去一段時間內我國技術審評和行政審批快速高效!”乳品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毓君在大會上**為國家總局的審批效率點贊。他表示,目前已獲得配方注冊的產品多為主要企業的主流品牌,可以確保大部分市場供應。
?
孟素荷表示,自2008年以來,我國以乳制品工業為代表的食品行業艱難上行的過程,實際上是整個行業完善自我、重拾消費者信任的過程。為此,行業做了很多努力,亦有了階段性的進步,其重要標志就是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注冊制的落地實施。“政府配方注冊工作的效率之高出乎企業預料,這體現了政府監管能力以及乳品企業產品品質和安全水平的共同進步與提升。”
?
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副總裁楊國超則用“任務艱巨,摸著石頭過河,*終順利上岸”來形容成功注冊的過程。“政府的監管思路和政策調整都是在為行業良性發展考慮。在配方注冊工作上,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政府的‘優化服務’。”他認為,乳粉新政的落地給市場帶來了積*和良性的變化——一些毛利過高、以噱頭取勝的產品正在退出市場,優質的產品正在成長壯大,*終受益的將是廣大消費者。
?
新政落地
中外乳企迎接更嚴監管
?
注冊成功并不意味著一勞永逸,中外乳企都將面臨更為嚴格的監管環境。姜毓君表示,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注冊使企業聚焦于配方科學性、原料安全性和標簽規范性等諸多消費者關注的方面。同時,注冊與監管銜接的若干問題還有待解決,這也成為企業成功注冊后監管部門未來的工作方向。
?
中國政府正在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中推行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制度。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是指國家總局委托第三方機構或其他專業單位,組織食品安全專業檢查人員,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實施的全面檢查,即全過程檢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 食品安全法規專家張守文教授表示,體系檢查是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措施,是發現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系統性風險,提升食品安全事中事后監管效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公示體系檢查結果,已成為中國政府*嚴厲的監管手段。張守文表示,當前,公開體系檢查結果已成常態,不合格企業被逐一“點名曝光”,這將倒逼企業加強生產管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主動履行法律義務;督促企業主動查找自身原因,并通過媒體渠道,把查找出的原因、整改措施公之于眾,才能取信于民,把失去的市場奪回來。
?
隨著乳粉新政的落地實施,進口乳粉生產企業也受到更嚴監管。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陳穎研究員在分析乳制品進口政策時介紹,我國對進口乳制品實行“分段管理、各盡其職”的監管,法律法規依據可以簡要概括為“三法四條例”,即:新修訂《食品安全法》及即將出臺的實施條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實施條例、《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實施條例。由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承擔主要監管職能。陳穎表示,隨著國家質檢總局不斷加強對進口乳制品的監管,各國政府、企業也對輸華乳品的質量安全給予了高度重視。進口乳品的合格率(以進口批次計算保持在99.7%以上。“乳品原料采購的全球化將帶來更多不確定因素,跨境電子商務、網購等貿易形式的多樣化,使我國對進口乳制品的監管難度加大。今后我國監管部門對進口乳品檢驗監管將重點突出以下幾個方面內容:堅持預防為主原則;加大風險分析工作力度;推動全過程監管進一步深入;政企通力合作,實現食品安全國際共治。”
?
研發創新
乳業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
隨著乳制品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和消費市場升級,2008~2016年間,我國乳制品貿易增長迅速:2016年,我國乳制品進口總量較2008年同期增長5倍,從35.6萬噸增至218萬噸;乳制品進口總金額較2008年同期增長6倍,從9億美元增至64.4億美元。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有助于推動我國乳制品行業更加快速發展。荷蘭是乳業大國,其獨特的奶農合作社、第三方檢測以及政府、大學、企業組成的“金三角”食品安全體系,值得我國業界研究與借鑒。
?
據悉,中荷乳品產業鏈安全研討會在中荷兩國輪轉已走過3個年頭,今年是第四屆。孟素荷表示,通過中荷兩國乳業的持續交流,我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荷蘭乳業形成優勢的主要因素:其一,種牛和牧場擁有成熟的管理經驗;其二,乳品加工企業持續不斷地進行科研與積累;其三,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堅持農場是乳品安全的**道防線,將檢測防線前移至奶農、運輸司機等每一個節點;其四,更重要的是樹立“利益不僅僅屬于企業,而是將奶農視作戰略聯合體,將奶農的利益與乳企的發展相關聯”的理念。
?
荷蘭皇家菲仕蘭全球營養發展總監Rolf Bosz表示,作為一家知名跨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菲仕蘭非常注重企業研發實力的提升。在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設立了創新中心,在新加坡有專門針對亞太區市場的研發中心,有將近500個全職科學家從配方、營養、口感、包裝等方面系統地進行產品研發。
?
楊國超表示,我國配方注冊制對企業的研發實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安全永遠在路上”。“中國政府釋放出高度重視質量的強烈信號,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張守文表示,當前開展的質量提升行動將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孟素荷則提出,當每家乳企都有一個能代表自己*高水平的經典產品,占到企業市場份額的60%,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的差異化就形成了,“希望中國乳企都用工匠精神打磨自己的產品,這才是乳企安身立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