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餓了么與百度外賣宣布合并,外賣行業“三國殺”的游戲演變為“二人轉”的戲碼。不過因一樁官司,這幾家外賣平臺卻意外地站上了“同一條船”。
?
本月初,百度外賣、餓了么、美團外賣的主體公司分別因環境污染責任糾紛被重慶市綠色志愿者聯合會(以下簡稱重慶綠聯會訴訟至法院。而在這背后,是外賣行業迅速擴張帶來的環境污染難題。
?
互聯網行業專家指出,外賣平臺形成規?;谒y免,環境污染難題是擺在三家企業面前必須跨過的鴻溝。
外賣產生了多少塑料垃圾?
?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已宣布受理了上述公益訴訟案件,重慶綠聯會是以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為由將三家公司告上法庭的,他們認為:外賣訂餐平臺上存在經營模式缺陷,未向用戶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選項,致使用戶在直接點餐的情況下系統會默認為其配送一次性餐具,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和*大的生態破壞。
?
與此同時,網絡上流傳的一篇文章《外賣,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更是以聳人的方式渲染著外賣行業發展帶來的白色污染問題。一時間,輿論將外賣平臺推上了風口浪尖。
?
外賣平臺何以成眾矢之的?外賣每天產生的垃圾到底有多少?
?
北京市西城區,中午十一點,在某寫字樓從事IT工作的陳女士習慣拿起手機,在某外賣平臺點了一份外賣,這是她近半年多每個工作日雷打不動的習慣。
?
她說,寫字樓內也有小食堂,但吃久了已經厭倦了,而且價格也不便宜。她表示很多同事的午飯都是靠外賣解決的?!俺酝昃桶巡秃?、筷子什么的裝在送外賣的塑料袋一起丟進衛生間了垃圾箱了,沒想那么多?!碑敱粏柕饺绾翁幚硗赓u餐盒時,陳女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
事實上,陳女士的做法只是中國2.95億外賣用戶的一個縮影。
?
據《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到2.95億,較2016年底增加8678萬,增長率達到41.6%。該《報告》同時提出,食品安全和送餐交通安全仍是外賣行業面臨的兩大發展難題,但并未涉及外賣餐盒垃圾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
然而根據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提供的數據,三大外賣平臺全國日訂單量約在2000萬單左右。若按照每單外賣使用1個塑料袋、2個外賣餐盒、1雙一次性筷子計算,則三大外賣平臺每天消耗2000多萬個塑料袋、4000多萬個外賣餐盒,以及2000多萬雙一次性筷子。
?
這些數字意味著什么?有媒體用了一個更形象的表現方法:每天所用餐盒摞起來足以從地球到國際空間站轉3個半來回;按每個塑料袋0.06平方米計算,**消耗的塑料袋可鋪滿168個足球場。
?
你丟掉的外賣餐盒去哪兒了?
?
對于隨手扔在垃圾箱的外賣餐具的去向,陳女士有些不確定地說:“可能被拾荒者拿走了吧。”
?
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這些餐盒拾荒者根本不會要。“拾荒者拿這些東西也是去賣的,而事實上這些沾了油、湯的塑料餐具都賣不出去,也沒人會收,只能進垃圾場?!?
?
在垃圾場內,這些塑料餐盒、塑料袋又會經歷什么?*終又去向哪里?
?
中新經緯客戶端在位于豐臺區的馬家樓垃圾轉運站看到,大批量的生活垃圾進入轉運站后,會**通過人工揀拾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上文提到的塑料餐盒、塑料瓶等會被人工揀拾出來。
?
據該轉運站站長劉凱介紹,這些塑料制品揀拾出來會被集中回收處理。人工揀拾環節是今年新設立的,每天分揀塑料瓶、塑料餐盒的量大概在3-5噸。對于垃圾中的一些塑料袋分揀,劉凱介紹這些物質會在后面的風選環節,通過風力的吹吸集中起來。
?
但他同時表示,無論是人工揀拾環節,還是風選環節,都只能將*少部分的塑料垃圾分離出來,而沒有被揀拾出來的塑料垃圾,都被直接焚燒或填埋了。
?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循環經濟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曲睿晶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介紹,在我國,塑料一次性餐盒的去向有三個,回收再利用、焚燒和填埋。
?
他表示,我國外賣行業中使用的一次性餐盒多為PP(聚丙烯材質,這種材料具有*好的機械性能和熱性能,適合飯菜的包裝。但在實際中,塑料餐盒的回收率*低。“一是因為缺少塑料制品的回收處理基地,二是因為對廢塑料的回收處理成本較高。所以對這些塑料垃圾,不是焚燒就是填埋了。”
?
而對于焚燒處理的方式,公眾普遍的疑慮是,塑料垃圾燃燒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嚴重污染空氣環境。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
曲睿晶明確表示,PP(聚丙烯這種材質因為不含增塑劑和氯離子,焚燒是不會產生二噁英、多氯聯苯等有毒氣體的,也不產生氮氧化物和硫化物,微量石油烴焦化物對爐體運行也不產生影響。
?
他說:“北京現在有11座垃圾焚燒廠,還有幾座待建。從全國來看,運行的垃圾焚燒廠有140多座,預計未來將建成300座左右。而且這些垃圾焚燒廠日處理垃圾量均在300噸以上,加之年底前完成所有焚燒廠的”裝樹聯“設施建設,意味著垃圾焚燒能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及環境友好性。采用環保材料餐盒類塑料垃圾焚燒還能提高分類后垃圾的熱值,*大限度減少輔助燃料的添加,總的來說餐盒類塑料垃圾焚燒利遠大于弊。”
?
外賣平臺如何走出餐盒污染之困?
?
互聯網專家馬繼華此前曾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外賣業務作為社會基礎性業務,具有天然壟斷性。未來外賣市場*終會形成一個類似淘寶的統一大平臺,外賣市場只有達到一定的規模,才能發揮促進社會發展、提高社會效率的作用。
?
“統一的大平臺對外賣行業的發展是有利的。過去幾年,外賣市場一直是外賣平臺相互爭斗,沒有看到商家、個人能夠依托這個平臺實現創業、創富。對外賣行業來說,平臺的統一能夠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和技術創新,這對于新零售餐飲行業大的創新的局面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瘪R繼華說。
?
上海社科院互聯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采訪時表示,外賣行業是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而發展起來的,它存在是因為有一定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來講,外賣行業快速發展是合理的,也是科學的?,F在外賣行業已經做到了一定的規模,不再面臨當初創業時的那些風險,應該做一些規范性的工作了。平臺之間競爭也應改變過去的方式,多一些服務、公益方面的比量。
?
針對重慶綠聯會提出的“外賣訂餐平臺上存在經營模式缺陷,未向用戶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選項”的指責,近日,美團外賣與餓了么相繼在下單確認頁添加了“無需餐具”備注選項,并制定了中長期的環保計劃,包括免費向商家提供環保餐具試用并統一對接優質環保餐具供應商,為承諾使用“環保餐盒包裝”的餐飲企業點亮環保標識,制定外賣行業環保自律公約等。
?
此外,曲睿晶建議,為了減少各種塑料垃圾流向末端的公眾恐慌,目前可行的辦法就是增加外賣餐盒的循環使用率。同時他也表示,目前存在兩個障礙,一是老百姓接不接受二次乃至多次餐盒使用,二是餐盒本身是否能達到循環使用的標準。
?
“外賣平臺和酒店商家及餐盒生產企業要把標準定的高一些,將產品生產的厚一些重一些,如果太薄太輕,老百姓不會再次使用,再生資源行業也不會去利用。雖然短期來看是增加了投入,但能增加使用次數,是一筆劃算的環保經濟賬?!?
?
清華大學環境系教授劉建國則表示,解決外賣塑料垃圾污染問題需界定清楚個人消費者、外賣企業、垃圾處理企業和政府的責任劃分,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從源頭上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提倡綠色生活方式。同時,在外賣企業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也是一個可行選擇,即外賣企業要承擔塑料餐盒的回收責任,按照銷售額劃出專門資金給餐盒回收或處理企業。目前,盡管大多數塑料餐盒都印有可回收標識,但由于回收成本太高,外賣餐盒的回收率依然很低。此外,第三方外賣平臺也應主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