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關注也在日益增強。歷經20多年, 保健食品產業已發展成為 中國健康產業的支柱,其巨大市場潛力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的目光。
?
在日前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聯合中國 營養學會在 北京主辦的2017中國保健食品行業會議上,發起了“良心生產經營, 服務健康中國”中國保健食品行業的自律發展倡議。此舉也再次提醒行業要對夸大宣傳、違規營銷、 違法添加等困擾行業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予以高度重視。
?
記者 調查發現,保健食品市場上的亂象屢見不鮮。不少 保健品公司打親情牌,用虛假、夸大的營銷方式忽悠 消費者購買產品。這無疑成為行業發展的絆腳石。
政策明朗市場巨大
?
我國的保健食品發展于20世紀80年代,2005年至今,整個行業進入到了快速發展階段。據悉,2003年保健食品行業產值為300億元,2014年達1858億元。根據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提供的數據,截止到2016年底,共批準了約16000個保健食品的注冊號,2500多家企業,產值將近4000億元,從業人員約600多萬人。除了正式批準的產品,現實中還有很多打著保健的名義生產的非正規“保健食品”。
?
在各級政府監管部門及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保健食品的安全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整個產業快速良性發展,特別是2015年新修訂的《 食品安全法》,將保健食品納入特殊食品實行嚴格監督管理,同時開啟了注冊和備案雙軌制管理模式。2016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中對保健食品進行嚴格定義。經過國家注冊批準的保健食品,將獲得批準文號并在外包裝上印有天藍色專用標記,俗稱“藍帽子”。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保健食品監督抽檢總體樣品合格率為98.1%,比2015年、2014年分別提高1.6和4.2個百分點。
?
據了解,目前中國保健食品的市場滲透率還不到10%,而美國保健食品及膳食補充劑的市場滲透率已近80%。因此中國保健食品的市場想象空間很大。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華鋒認為,隨著“十三五”規劃的正式落地,“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對保健食品行業來說是*好的時代——政策明朗,市場巨大。
?
行業痼疾待破除
?
在保健食品安全總體保持穩中向好的情況下,行業痼疾仍存?!巴怀霰憩F在仍有部分企業未經許可生產經營和進口保健食品,利用網絡、會議、電話、電視等進行虛假夸大宣傳、違法營銷、欺詐銷售,產品標簽虛假標識功能聲稱,違法違規發布保健食品廣告等,特別是針對中老年人、病人的欺詐行為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咸澤指出。
?
食藥監總局特殊食品注冊管理司司長王紅認為保健食品產業一個突出問題是產品定位不夠清晰?!安粌H僅是行業生產經營者,還有消費者,甚至于基層監管人員也不是很清晰。舉個例子,我們前幾年查獲了一批保健酒,大概有50多個品種,但是其中只有一兩個是有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的,其他都是非法保健食品,但是全部聲稱有保健功能。”王紅說,有的企業還違規營銷,以贈送禮品、免費試用等手段引誘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和病人購買,造成市場混亂。“一些企業或團體以虛假、夸大宣傳誤導消費,如將冬蟲夏草純粉片、白藜蘆醇等產品宣傳為‘抗癌克星’等,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
*個別企業誠信意識淡薄,違法生產經營,虛假夸大宣傳,誤導公眾的消費,嚴重破壞了保健食品的整體信譽。特別是有的生產經營企業打“擦邊球”的惡性營銷,嚴重影響了行業的正面形象,破壞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合規的優秀企業深受其害。
?
今年6月份,媒體曝光了“百變神醫”劉洪濱的怪現象,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國家食藥監總局稽查局處長馬忠明透露,總局正大規模排查虛假宣傳,從4000多條消息中發現,所涉產品大多是“假冒”保健食品的普通食品,真正的保健食品僅有幾個。同時,在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公布的《虛假廣告企業名錄》中,已收錄79家企業的82款產品,其中25款產品為保健食品,涉及24家企業。
?
“不僅如此,大量違法廣告未經藥監局審查便發布,甚至有企業偽造藥監局廣告審查章?!睋R忠明介紹,保健品廣告違規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例如缺少生產批準文號、廣告批準文號、保健食品標識等應有標識,超出說明書范圍以外的表述,比如擴大保健品功效,含有不科學的表述功效的斷言和保證,甚至承諾百分之百治愈。
織密監管網絡
?
今年7月13日,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安、工商、質檢、廣電、網信等九部門聯合啟動保健品虛假宣傳專項整治。根據整治方案,九部門將在為期半年的時間里排查食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涉及食品和保健食品標簽虛假標識聲稱行為,以及利用網絡、會議營銷、電視購物、直銷、電話營銷等方式違法營銷宣傳、欺詐銷售食品和保健食品行為等。
?
孫咸澤提出,各級監管部門將組織對廣大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非實體店經營單位進行全面排查,加大對網絡銷售、會議銷售、電視購物、電話營銷產品的抽檢力度,重點抽檢涉嫌非法添加、非法聲稱功效的產品,加大對虛假宣傳和功能聲稱廣告違法的處罰力度,嚴肅查處食品廣告中虛假宣傳、疾病預防治療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另一方面,2016年開啟的保健食品正式注冊與備案“雙軌制”又給行業注入了“強心劑”。
?
今年4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特殊食品司成立,備受行業關注的保健食品備案和注冊工作也正在進行中。根據規定,保健食品的備案工作主要在省一級食藥監管部門開展。據了解,目前已經有很多保健食品企業向地方監管部門提交備案材料。
?
備案制將*大縮短產品上市前審批的時間,承擔保健食品檢驗工作的機構也會放開。將來,只要是有合法資質的機構,在總局備案后就可以承擔產品檢驗、臨床試驗工作。“在放開的同時,也要進行管理,這些機構在做產品檢驗、驗證和臨床試驗的時候要按照統一的規范去做。”王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