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由 國務院 食品安全辦等19個部門聯合舉辦的第七屆“全國 食品 安全宣傳周”在京正式啟動。此屆宣傳周是以“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為主題。全國范圍的宣傳周活動將一直持續到7月13日。從 中央到地方的食品安全相關部門、社會團體、市場主體、行業協(學會將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食品安全主題宣傳活動。
1200種農藥建立了電子身份證
?
6月30日,作為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重點活動,第九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責任論壇暨2016-2017食品安全創新技術、示范項目發布會舉行。食品安全領域內的專家和企業代表都分享了有關食品安全責任的觀點和經驗,以及*新的技術成果。
?
農藥殘留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原有的實物標準檢測效率低、污染高,為此,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們一直致力于將農殘檢測電子化。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在論壇上介紹了這一研究成果。
?
據龐國芳院士稱,農藥殘留檢測目前已經可以實現檢測技術的電子化。如今已經有1200多種農藥都配有了電子身份證,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軟件應用后也已可以適用于18類146種各類水果和蔬菜的檢測。有了電子標準,農藥殘留檢測報告也依靠10個網絡實驗室、五大基礎數據庫,一個多維的農藥殘留的指標形成了一個數據處理中心平臺,實現了檢測報告的自動化。據悉,從2012年到2015年間,全國31個省會城市、286個縣區、600多個采樣點都已應用這一技術。農藥殘留檢測報告可實現30分鐘內一鍵下載。根據上面兩項成果,農藥殘留風險評估也實現了實體化,目前全國農藥殘留的狀況可以像氣象預報一樣實時在線預報。
方便面用油實現全程質量控制
?
網絡謠言中,食品類一直是重災區。面對缺乏常識的謠言和誤解,除了主動辟謠和科普,食品企業唯有用更負責的態度贏回消費者的信心。在6月30日的中國食品安全論壇責任論壇上,部分食品企業共享了在食品安全領域所做的舉措和經驗。
?
用油的安全是方便面行業避不開的話題。康師傅首席食品安全官羅之綱博士表示,康師傅已經和科研院校合作開展了長達兩年的研究,建立起了“食品加工用油全程質量控制體系”。除了對供應商的油脂原料進行嚴格的追溯管理,更**采用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TGP管控指標作為入廠指標,杜絕劣質油混入。此外,“方便面煎炸過程動態控制系統”的研發使得煎炸過程中油脂*性組分(PC在生產過程中能持續優于國家標準30%以上,確保煎炸過程中油脂品質穩定,避免油脂品質下降帶來的產品安全隱患。目前這項技術已經申報國家專利。論壇上,該專利也正式對外發布,以期在食品及糧油生產行業全面推廣。
?
食品安全走進家庭、社區和學校
?
7月1日,“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國科協主題日”活動在京成功舉辦,主題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以“食品安全進萬家”為主題,分為“進家庭”、“進工廠和社區”、“進學校”三個篇章。
?
其中,“進家庭”是指通過借助網絡配送平臺的優勢,深入展開科普工作。現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美團點評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合作商鋪、配送人員送餐員培訓,上游賣家、下游客戶培訓和科普宣傳教育等方面展開合作,從而保障配送鏈各環節的安全。
?
第二個篇章是“進工廠和進社區”。“進工廠”是依靠食品科普教育基地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將消費者“請進來”,帶他們了解真實的食品工業生產。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于2012年開始先后認定了12家食品科普教育基地,目前基地年接待總人數超過60萬人次,免費發放科普資料達到40余萬冊;“進社區”則是帶著食品安全科普知識“走出去”,走進百姓的社區。2017年下半年,《北京青年報》天天副刊“食今不昧”公眾微信號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聯合推出“食品科普進社區”活動。
?
*后一個篇章是“進校園”。主題日活動現場,全國食品安全科普創新高校社團聯盟正式成立,2017年的第三屆食品安全科普創新公益大賽也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