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蔬菜都殘留有藍綠色顆粒。
?
6月27日,網友“changhong”在永川某超市購買了一些 白菜,回家洗菜時發現白菜里面出現了一些藍綠色顆粒,由于擔心這些顆粒是 農藥,該網友把圖片發布在了論壇上,希望網友能夠幫忙回答。
?
到底這些藍綠色顆粒是什么,記者進行了調查。
白菜確有藍綠色顆粒
?
針對此事,記者發現身邊很多人都曾經買到過這種帶不明顆粒的蔬菜。
?
“我覺得應該身體有害,于是我趕緊把它扔掉了。”市民劉女士說,大約幾天前,在附近一家菜市場購買的白菜,發現了藍綠色顆粒,擔心吃了會影響健康。
?
“我覺得很正常,我經常都看到超市里面蔬菜有這種東西。”另一位市民燕先生表示,由于經常逛菜市場,多次看到過這種顆粒,見怪不怪了。
?
28日,記者來到城區幾處蔬菜銷售地點進行探訪時,發現超市、菜市場銷售的白菜很多就有這種藍綠色顆粒狀物體,感覺像是兒童玩的橡皮泥,用手指輕輕一捏,其實是粉末狀,聞上去無味。
菜商表示對人體無害
?
在跳蹬河菜市場市場,菜攤攤主張先生看了記者手機中的圖片說,這是化肥,對人體是沒有傷害的。“我賣了好幾年菜,這種物體在粵菜(云南、廣東種植的蔬菜中很常見,當地菜農將這種化肥撒到蔬菜上以后,菜葉會長得肥大,賣相很好。”
?
“不可能是化肥,**不可能。”另一家菜店攤主則表達了相反的意見,“我種過菜,施肥之后一定要澆水,否則肥料會把菜葉燒傷的,這要是化肥的話,這菜不可能這么光鮮。”
?
不過,兩位受訪菜販均表示,這些蔬菜肯定沒有問題,他們自己都要吃。
網友回復這是殺蝸牛的
?
針對這個問題,有網友做出了這樣的回復,這種藍綠色的物質是用來殺蝸牛、田螺的農藥,主要成分叫四聚乙醛,相對應的農藥名叫蝸螺克、斗螺、殺螺胺等。
?
這種農藥非常常見,并不是什么禁藥,不僅在我國大范圍使用,而且在歐美也非常普遍在使用。不僅僅是蔬菜,還有水稻、棉花、煙草都會用到,因為農田里蝸牛太多了,專吃農作物。
?
藥物原理很簡單,就是用誘惑蝸牛的餌劑混合了6%或10%的四聚乙醛,先通過氣味把蔬菜周圍的蝸牛吸引過來,一旦觸碰,四聚乙醛就開始起作用,能破壞蝸牛體內特殊的粘液,使之迅速脫水,神經麻痹,并分泌粘液,*后因大量液體流失而死亡。
?
不過,這種農藥殘留或者食品添加劑的攝入量是有一個安全范圍的,如果超過了安全標準,食用可能對身體產生危害。
?
清洗干凈對人體無害
?
這些殘留在蔬菜上的物體究竟是化肥還是農藥?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了永川化肥農藥商家聚集地昌州市場進行查證。
?
“這應該是四聚乙醛,又名蝸敵。”在該市場經營化肥農藥生意多年的蔣先生肯定地說。他表示這種農藥是用來消滅蝸牛、蛞蝓災害,在潮濕的環境里,蝸牛等軟體蟲子會順著露水爬上蔬菜,農戶經常用這種農藥消滅這些軟體蟲。
?
“為什么有的顆粒是綠色的,而有的是藍色的呢?”蔣先生說,這是因為商家配方不同,顏色就各有不同,除了綠色和藍色,有的還會是紅色。
?
蔣先生隨即在店里拿出了一包200克四聚乙醛的產品,包裝正面寫著“低毒”兩個字,透過底部的透明部分,可以看見藍色的圓柱狀顆粒。“把這種藥按照比例摻些土,撒在地里就可以殺死害蟲。”
?
那四聚乙醛是否會對健康產生危害呢?蔣先生表示,國家對農藥管控非常嚴格,已經禁止了高毒農藥銷售,四聚乙醛是低毒農藥。市民只要清洗干凈,不超過一定量,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
違規操作導致有殘留
?
為什么銷售的蔬菜上會出現農藥殘留呢?記者采訪了永川一蔬菜種植基地的負責人蔣女士。
?
蔣女士說,蝸牛、蛞蝓等軟體動物確實是讓菜農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在雨季,這些軟體動物尤為活躍。被這些害蟲吃過的菜葉,會出現一些蟲洞,十分影響銷售。
?
“很多菜農不懂得農藥的正確使用方法,違規操作造成了這種現象。”蔣女士說,其實這種農藥根本不需要撒在蔬菜上,因為它本身含有對害蟲的引誘成分,只需要將這些藥物撒在菜地周圍,就可以杜絕害蟲的泛濫。
?
蔣女士建議,市民洗菜時,一定要將蔬菜清洗干凈,用淘米水或鹽水浸泡蔬菜八九分鐘,可減少蔬菜農藥殘留。但不要超過10分鐘,超過時間后,反而容易導致農藥進入蔬菜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