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9日電 一年一度的 食品安全論壇,已經成為我國 食品行業加強自律和相互交流的重要平臺。6月29日,“第九屆 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在 北京舉行, 杭州 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宗慶后在向大會提交的主旨發言中表示,讓廣大 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健康,需要食品經營企業和食品從業人員繼續秉承“尚德守法”的共同準則,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并通過全社會的“共治”,*終達到“共享”的目標。
?
“尚德”是確保食品安全的基礎
?
宗慶后認為,“尚德”的**要務就是要在全行業不斷樹立和強化誠信意識,而且應當是“從田間到餐桌”全員全過程的誠信,人人自覺堅守食品安全底線,做良心事業。同時亦要繼續通過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以及輿論媒體的客觀宣傳與評價,確保消費者知情權,引導消費者用腳投票,存優汰劣,讓失信企業和人員無法在食品行業立足,不斷提高全行業的道德水準。
?
“尚德”不僅要內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食品安全不僅要靠良心和責任心,更要靠扎扎實實的誠信舉措。要不斷從技術革新、工藝改進和設備更新中挖掘潛力、堵塞漏洞、改進管理,提高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并且要把維護食品安全與供給側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向廣大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食品。
?
在宗慶后看來,為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投資,就是為企業的明天投資,更是為國家和社會未來投資。他介紹,娃哈哈一直秉承這樣的理念,在對食品安全的投入上不遺余力,“我們建立了***企業技術中心和企業研究院,投資2億元配置了國際**的實驗設備和分析儀器,從國內外引進食品行業的**人才,全面、系統地開展食品安全與產品研發工作。我們以‘后道監督前道’為基本理念,建立了嚴格的生產過程管控系統,確保生產線關鍵崗位的信息管控,并可直接追查到具體責任人;同時完善了檢驗控制系統、供應商管控系統,以及售后服務管理系統。通過全過程的信息化,確保質量管控正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作為工信部與浙江省政府兩化融合試點單位,我們亦在積*運用互聯網工具,在自動化、信息化基礎上努力實現智能化生產和監管,目前正致力于智能化飲料生產線的研發,為今后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食品安全生產奠定堅實的基礎。”
“守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手段
?
發言中提到,食品企業要守法經營,**是國家要制定好法律,包括各種安全標準。要讓農民、食品加工企業和流通企業有標準可依,按標準生產。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和標準制定得越合理、越明確,企業做事就越心中有數,自覺守法經營的意識亦會越高。同時,標準和法律制定明確后,也有利于監管部門減少工作量、提高審批效率。企業是不是具備經營資格,設備符不符合條件,人員有沒有資質,企業只需要對照標準自查就一目了然。這些年以 食品安全法為代表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不斷得到修訂和完善,表明食品安全工作朝著有法可依的方向在不斷進步。
?
宗慶后認為,有法可依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強制度建設,要不斷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各項制度性舉措,比如要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和發布制度、建立食品虛假信息澄清與遏制機制、完善缺陷產品的追溯和召回機制、落實行政監管人員的責任追查機制等等。只有各方面制度的籠子都扎緊了,危害食品安全的各種隱患才能*大限度地得以消除。
?
宗慶后還認為,有法可依之后就是執法必嚴和違法必究,亦就是企業要自覺時刻遵守法律要求,而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要加強日常的監管,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絕不能徇私情、憑好惡、甚至搞交易。對于達不到標準、不符合要求的企業要予以嚴厲的處罰,對于惡意違法的則應該直接予以查封,追究刑事責任。同時亦要提高監管人員的技術水平,若搞一批不懂技術的人去監管,非但不能監管好反而可能添亂,如果監管人員不作為、亂作為,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亦應當追究其責任。
“共治”是“共享”的必由之路
?
發言中強調,共享食品安全,是全社會每一個人的共同心愿,而維護食品安全不僅僅是政府和企業的義務,亦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比如消費者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要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發現食品安全違法事件要及時舉報,通過食品安全的人民戰爭,讓違法犯罪分子無處藏身。比如媒體,對食品安全問題要客觀、全面地進行報道,既不遮掩、亦不夸大,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對行業協會和專家學者而言,要經常性地加強對全社會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教育,讓消費者有正確的食品安全觀,在發生針對食品的謠言攻擊時,要利用其權威身份及時幫助企業發布科學信息進行澄清和辟謠。宗慶后認為,食品安全建設永遠在路上,而每一個人每一點滴的努力*終都會匯聚在一起,構成食品安全的千秋大業,讓億萬消費者共同享受安全、健康、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