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
從小學到中學,很多學生記憶*深刻的 美食或許不是某家 飯店的某道名品菜肴,而是 學校門口小賣部里的干吃面、辣條等,這些小零食因售價低廉、味道新奇,受到 中小學生青睞。殊不知,這些樣式繁多的小零食卻可能因為混入 有害物質或者過量的 添加劑,而危害身體健康。近來,各地 食品藥品 監管部門不斷加大對校園周邊 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力求為中小學生營造良好的 飲食環境。
?
南寧治理校園周邊食品經營戶
?
□ 李舒雯 ?陳文彬
?
南寧五中和華強路小學是南寧市小食品批發聚集地,每到放學,學生蜂擁而出,來批發“五毛零食”的商販和學生擁擠在鋪面門口,熱鬧非凡。正在等孩子放學的王先生表示:“只要我來接他,就一定不會讓他吃,吃了可能會鬧肚子。”無生產信息、易過期、食材安全無法保障等問題幾乎成為了“小零食”的代名詞。無獨有偶,南寧電視臺“電視問政”節目近日曝光了華強路商鋪中18種食品查詢不到許可證信息的情況,一時間引起家長和學生的不安。
?
南寧市興寧區食品藥品監管局針對出現的情況,立刻部署,對食品批發、校園周邊食品經營戶開展集中專項治理。**是細排查,重處理。通過檢查店內食品標簽是否符合規范、查詢廠家資質是否還在有效期內等方法,發現其中兩家食品店存在食品廠家信息查詢不到的情況,執法人員現場對不符合規定的食品進行扣押,并辦理立案相關手續。同時,部署了抽檢工作,進一步掌握重點食品質量情況,重點對“辣條”“鹵蛋”“鳳爪”3類食品進行抽檢。其次,通過開展現場會、培訓及集中約談等形式,執法人員向行政相對人宣傳《 食品安全法》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各經營戶熟悉并遵守,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做到守法經營,并現場演示如何規范的進行進貨臺賬、銷售臺賬的填寫,要求各經營戶做到每批次進貨必須登記填寫。他們還講解索票索證的具體要求、如何在網站上查詢證件信息,做好自查工作。興寧區局還召開經營戶集中約談及食品安全培訓。對曝光的問題食品的事件進行通報,告知各經營戶執法人員對曝光的商家已開始立案調查,要求各經營戶重視食品經營的規范。
?
截至目前,共檢查189家食品經營戶的上千批次食品,暫扣疑似問題食品99個品種,共106批次,立案調查13起,向外地食品監管部門發出協查文書16份,另有46批次正在通過協查等方式進一步核查確認生產信息。
?
“今年是南寧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攻堅的一年,我們將在鞏固現有治理成效的情況下繼續加大對校園周邊的食品經營單位的檢查,對已立案的案件嚴肅處理,在校內外做好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和宣傳,還學生和誠信經營者一個良好的消費環境。”興寧區局局長趙欣山說。
?
銀川嚴查校園周邊食品安全隱患
?
□ 魏慶 ?杜曉寧
?
自今年春季開展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整治以來,銀川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共檢查食品店765戶(次,沒收“三無”小食品21袋(盒,對2家存在風險隱患的食品經營戶下達了整改通知書。
?
銀川市局以校園周邊食品小超市、食品店銷售的油炸面制品、辣條、膨化食品、豆制品、糖果、果味飲料等小零食以及“傍**”的山寨食品等為重點,集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著重檢查校園周邊銷售“五毛食品”的經營戶主體資格是否合法,對無證照經營者堅決依法處理;檢查銷售的“五毛食品”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食品生產許可、食品標簽等,對檢查中發現的“三無”、過期變質、假冒偽劣食品做出下架處理,對涉嫌有問題的“五毛食品”抽樣檢驗,一旦發現“兩超一非”不合格食品,依法嚴肅處理;檢查校園周邊食品經營戶索證索票、進貨查驗、食品銷售臺賬等是否完整、規范,對進貨索證索票落實不到位以及未建立食品臺賬的行為進行立案查處;通過查驗經營戶進貨手續以及貨源情況對銷售問題食品的經營戶追根溯源,堅決杜絕不合格“五毛食品”進入市場;禁止經營戶銷售粗口果凍、骷髏糖、香煙糖等以錯誤方式描述的食品,切實凈化校園周邊食品消費環境。
?
銀川市局按照校園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要求,監督83家示范店嚴格履行《校園食品銷售承諾書》,嚴格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做好從業人員健康檢查,保持經營場所環境整潔。對不再符合條件的示范店,堅決予以摘牌,確保示范店發揮示范引導作用。
?
此外,該局通過報紙等媒體及時發布消費提示,廣泛宣傳“三無”食品、“五毛食品”的危害。在日常監管中,引導食品店積*履行經營者責任義務,把好進貨關,做到來源可溯,拒絕不合格食品進入流通市場。
寧鄉深入推進“護苗行動”
?
□ 本報記者 ?喻燦華
?
5月以來,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9部門聯合開展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護苗行動”專項整治。寧鄉縣食品藥品監管局在全省**采取“五個禁止”措施,全面啟動轄區內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護苗行動”,取得明顯成效。
?
為有效治理校園及周邊存在的“垃圾食品”多、環境衛生差、流動食品攤販亂等問題,該局通過實地檢查和走訪調研,結合校園周邊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五個禁止”:即禁止經營包裝簡單、索證索票不齊的高溫油炸、麻辣面筋類熟食;禁止流動食品攤販經營;禁止違規經營散裝食品;禁止經營 “三無”、過期、變質食品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校園周邊100米內禁止設立歌舞廳、網吧、按摩店、性用品店。同時,根據校園周邊經營主體分布情況,制定了餐飲店、食品銷售店、食品現制現售門店的設施設備規范,為整治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
5月12日,寧鄉縣局組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媒體記者、學生家長代表、老師代表、校園周邊經營戶及相關工作人員200余人參加“護苗行動”動員大會。5月25日,該局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宣布整治方案。此次整治行動以基層為單位,執法人員走進校區和門店進行現場指導,并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和張貼宣傳畫和監管信息公示牌等方式,督促經營戶自查自糾。整治工作開展以來,該局共督促提質改造餐飲店25家,關停、勸退12家,取締流動食品攤販62個,下架“垃圾食品”2000多公斤,立案查處16起。
?
為使整治工作取得實效,該局采取一周一匯報、一周一講評、一周一通報的方式強力推進。集中整治結束后,還將成立驗收組,逐所、逐校組織驗收。對達不到驗收標準要求的單位,限期整改達標,并在全系統通報批評,責令管片責任人書面檢討,取消當年評先評優資格。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已對在督查中發現履職不到位的4名干部進行了通報批評。
?
海南向“五毛食品”亮劍
?
□ 本報記者 ?范南虹
?
“食品安全關系中華民族未來,孩子就是民族的未來。”在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馮鳴眼里,安全、美好的食物之于童年,就像音樂一樣可以滋養人的身心。因此,自2014年以來,海南省局通過立法整頓、宣傳普及等方式,齊抓共管,大力清除校園周邊“五毛食品”。
?
2015年~2016年,海南省局連續兩年在海南省主要媒體上刊登《關于禁止銷售問題“五毛”“辣條”類食品的公告》,一是向公眾宣傳這類食品的危害性,二是警告不良食品經營者,不要為了蠅頭小利而違反法律法規。
?
用法律的手段禁止銷售問題“五毛食品”,讓人不敢賣;用常態的整治打擊問題“五毛食品”,讓人不能賣,是海南省探索出來的不讓“五毛食品”危害孩子的*有效辦法。
?
5月1日,《海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管理辦法》出臺,對地方特色食品和傳統工藝生產的食品安全進行明文規定,要求各級政府及有關監管部門要對小作坊的經營活動全程監管,小作坊實行備案經營并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從源頭上確保小作坊生產的地方特色零食的安全;6月1日實施的《海南省食品攤販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城鎮幼兒園、中小學校門口周邊200米范圍內及公共廁所25米范圍內不得劃定食品攤販經營區域。這一規定說明,流動攤販不能在學校周邊經營了,此舉從法律層面減少了“五毛食品”、問題食品對孩子們的傷害。
?
今年春季開學后,海南省各市縣食藥監管部門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五毛食品”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檢查校園(幼兒園食堂及校園周邊小食品經營單位是否具備主體經營資格,是否存在銷售“五無”食品、過期食品等違法經營行為。通過專項整治,陵水縣取締流動攤販3家,銷毀了35公斤“五毛食品”;昌江縣查扣了“狗牙兒”等“五毛食品”1200余袋(小袋,下達25份監督意見書;瓊中縣約談食品批發單位23家,查扣“五毛食品”500余包……全省共查出32種問題“五毛食品”,專項整治成效明顯。
?
海南省局還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鼓勵全省食藥監管工作人員爭當科普老師,主動到中小學講解食品安全常識。很多基層所為此探索出了一些貼合孩子興趣、形式生動活潑的食品安全科普課:文昌市東閣食藥監管所利用動漫短視頻,向孩子們講解校園周邊常見的各類食品及其危害性,并推介“食安查”軟件給學生安裝,幫助他們選擇合格的食品購買;洋浦食藥監管局走進校園,以實物展示加宣傳畫的方式,在學生中發起“不購買、不食用對身體有害的食品”的倡議,號召孩子們自覺抵制問題“五毛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