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 價格大起大落,損害的不只是生產者的利益,更會影響 消費者的日常 生活。因此,需進一步提高信息預警準確度,構建全產業鏈上各種農產品供求預警系統。并加快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盡快改變大而不強、低端同質競爭的現狀。這樣才能讓生產者有賺頭,讓消費者得實惠——
?
近期,不少大宗農產品價格一路走低,其中 蔬菜價甚至跌破采摘成本價。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不僅嚴重損害生產者的利益,也會嚴重影響消費者生活。那么,如何有效防止大宗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呢?
?
逆向操作也賠錢
?
農產品隨行就市,盲目跟風多半要賠錢。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生菜區經銷商梅老四就吃過盲目跟風的大虧。去年生菜行情好,每斤批發價能賣到6元。入冬后,梅老四向河北固安菜農下了訂單,按每棵小苗4元預定了10000多棵大棚生菜。誰知今年南方生菜大批上市后,新發地生菜價格一路走低。*終每斤只賣到1.5元?!斑@個價連采摘的成本都不夠,真是虧死了”。
?
近年來,蔥、姜、蒜等小宗農產品價格如坐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蘋果、豬肉、雞蛋等大宗農產品行情寬幅波動,背后都能看到盲目跟風擴大生產的影子。在吃過多次盲目跟風虧之后,一些經營者開始逆向操作——在行情低迷時擴產,以博取下一輪牛市的超額收益。
?
存欄生豬8000頭的湖北省蘄春縣振農實業公司董事長胡基政就這樣嘗試過。豬價上一輪下跌周期始于2012年2月份,持續下跌兩年之后,養殖戶普遍虧損累累。按照往常經驗,下跌周期一般約兩年,之后將是盈利豐厚的上升周期。于是,2014年4月份,胡基政借到一筆錢,果斷地將本地倒閉的中小養豬場生豬全部買下來。誰知行情并未如期反轉,扛了半年之后,胡基政只得將抄底收購的生豬全部虧本賣出。
?
“熊市之后就是牛市,現在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改盲目跟風為逆向布局。問題是,當一大批人都逆向操作時,新的產能過剩就產生了。”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經理劉通表示,因逆向操作而賠錢的人,在新發地農副產品供應商中為數不少。
信息預警很重要
?
盲目跟風者賠錢,逆向操作者也賠錢,原因是掌握的市場信息不準確。以為后續還有大行情,實際上即將面臨供過于求;以為同行紛紛退出,實際上有一大批人正在進場。
?
為指導生產者合理安排生產,農業部門在信息預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在蔬菜生產方面,農業部在全國580個主產縣設立了信息監測點。在農副產品價格方面,農業部在全國500個集貿市場設立了監測點。上述監測點采集的信息當天就能在農業部官網上看到。
?
除農業部之外,商務部、發改委等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部門近年來都建立了農產品管理數據和監測預警系統,通過網站等媒體定期發布預警信息。
?
然而,實際運行中,卻存在信息準確度欠佳、實用性不夠、推送難到位等問題。例如,2015年按北京夏季蔬菜主產地河北省張家口農業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地架豆種植面積比上年增加不少。但劉通認為張家口架豆播種面積顯著減少,預判北京夏季架豆價格將明顯上漲,其依據是當地種架豆所用的竹竿上年供不應求,2015年卻滯銷了。果然,2015年8月份**周,北京新發地架豆批發價比2014年平均高出205.56%。
?
農戶生產隨意性很大,基層農業部門人手有限,要確保數據采集高度準確確實很難。農業部蔬菜市場監測預警首席專家孔繁濤建議,主產區有關部門可持續深入開展蔬菜種植意愿調查,將調控關口前移,提前研判蔬菜市場供需形勢,利用互聯網、手機APP、電視、報紙等手段,及時發布監測預警與市場供需信息,有效引導菜農理性安排生產。
?
“現有的農業基礎數據庫建設一般以部門業務為中心,容易造成數據庫建設成為部門行為,而非整個農業管理行為,不能充分發揮有效的預警作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國際情報研究室副研究員朱增勇建議說,應整合完善農業部、發改委等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部門的數據庫系統,構建全產業鏈的各種農產品供求預警系統。
?
供給側改革是關鍵
?
要從根本上解決部分農產品供需失衡、價格大起大落的問題,還得依靠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盡快改變大而不強、低端同質競爭的現狀。
?
在農產品消費需求量大致穩定的情況下,決定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是供給。以今年價格深度下跌的蔬菜為例,由于種糧收益偏低,近年來不少地方將鼓勵農民改種蔬菜作為一項富民工作來抓,以致不少蔬菜品種供過于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蔬菜播種面積2200萬公頃,比2006年的1663.9萬公頃擴張了32%。早在2014年,我國蔬菜年產量就超7億噸,人均年占有量1000多斤,均居世界**,產銷量占全球市場份額50%以上,但低端產品供給過剩,綠色、有機等高端產品嚴重不足,季節性、區域性供需失衡問題凸顯。
?
今年雞蛋價格持續下跌,到6月上旬已跌至每斤2.51元,為近10年*低點,根子也在于產能過剩。上一輪豬價“熊市”時,有人分析,是因為我國豬肉產能過剩達51萬噸。“全國每年豬肉總供應量超過5000萬噸。51萬噸只占1%,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價格跌成那樣,過剩產能起碼占10%?!敝袊r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明利說。
?
大而不強,現代化程度偏低,仍是當前我國農業生產亟待解決的問題。以生豬養殖為例,我國500頭以上規模養殖戶占比只有44%,多數仍屬散戶。即使是大型養豬場,仍普遍依賴手工喂養,自動化水平*低。據測算,當前中小養殖場每斤白條豬養殖成本只要5.7元,大養殖場則要6.8元或更高。
?
在蔬菜結構調整方面,河北張家口市一些做法值得借鑒。為避免無序生產、同質競爭,張家口市劃分了壩上無公害錯季菜、壩下丘陵區無公害錯季菜、河川區無公害設施菜、無公害特菜4個蔬菜優勢產業帶。為確保張家口蔬菜“無公害”,當地農業部門近年來大力推廣農家有機肥和防蟲網、黏蟲板、性誘劑、殺蟲燈等生態治蟲方式,雖然生產成本偏高、單產偏低,但蔬菜質優價高,供不應求,甚至遠銷到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
?
農產品關乎廣大農戶生計,也關乎廣大消費者生活,如何合理安排生產、優化品種結構,避免價格大幅波動,讓各參與環節穩定獲益,讓消費者得到實惠,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