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4月6日上午,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手術室,吳勁松教授團隊從一名20歲小伙子的腦袋中完整取出了一條還在不停蠕動的白色蠕蟲——裂頭蚴,證實了手術前的診斷——腦裂頭蚴病。 ?
? ? 據介紹,這名20歲的小伙子來自江西。兒時常在當地農田里玩耍,喝過生水,也曾吃過田螺。8年前不明原因發生癲癇,靠抗癲癇藥物控制,但在當地反復診治,無明顯好轉,曾疑診腦寄生蟲,而抗寄生蟲治療不甚正規,所以并沒有明顯好轉。去年,小伙子逐漸出現了語言障礙。來滬后,經過血液和腦脊液檢查,醫生發現其裂頭蚴病抗體都呈陽性,臨床擬診為腦裂頭蚴病,并將其收住入院。
?
? ? 那么,這么長的一條蟲,是怎么進到小伙子的腦袋里的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寄生蟲病專家毛佐華副教授介紹說, 有一種寄生蟲叫曼氏迭宮絳蟲,其成蟲主要寄生于貓、犬等動物體內,偶爾寄生于人體。長約1米,頭如紡錘型,有一對吸槽。
?
? ? “幼蟲稱裂頭蚴,呈長帶形,白色,大小不一,頭端膨大,中央有一明顯凹陷,身體具不規則橫皺褶,活時伸縮能力強。裂頭蚴在宿主的皮下組織、肌肉、結締組織或體腔內寄生時由纖維膜包繞形成小囊。如寄生于人體,則引起曼氏裂頭蚴病。”毛佐華副教授說,曼氏迭宮絳蟲生活史比較復雜,需經3個宿主。終宿主為貓、犬及食肉野生動物;**中間宿主為劍水蚤;第二中間宿主為蛙;蛇、鳥、豬、犬和貓等多種脊椎動物為轉續宿主;人主要作為轉續宿主和第二中間宿主。
?
? ? 據專家介紹,曼氏裂頭蚴病是我國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蟲病之一。曼氏裂頭蚴病全球分布,多見于東亞和東南亞各國,我國也有多地的病例報道。曼氏裂頭蚴病的傳染源廣泛,包括哺乳類動物、水中的昆蟲(如劍水蚤、蛙、蛇和鳥類等。
?
? ? 人體感染裂頭蚴的主要方式廣泛,包括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蛙、蛇、雞、豬等動物肉;局部敷貼生蛙肉及蛇肉;飲用生水或游泳時誤吞湖、塘水感染的劍水蚤,水中的原尾蚴也可從皮膚粘膜直接侵入人體。
?
? ? 裂頭蚴感染人體后,可在人體組織中長久移行。潛伏期長短不一,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主要分為5種:
?
? ? 1.皮下裂頭蚴病:較常見,多累及四肢、腹壁、外生殖器、胸壁、乳房等,甚至全身各處。
?
? ? 2.眼裂頭蚴病:較常見,多累及眼瞼或眼球,常為單眼發病。
?
? ? 3.口腔頜面部裂頭蚴病:常累及口腔及頰部。
?
? ? 4.腦裂頭蚴病:常侵犯額葉、頂葉,也可侵犯顳葉、外囊、內囊、小腦和基底神經等部位,臨床表現酷似腦瘤癥狀。
?
? ? 5.內臟裂頭蚴病:較為罕見,可涉及多個組織和器官。
?
? ? 專家表示,裂頭蚴病的診斷比較困難,誤診率高。患者的病史、居住環境、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及臨床表現有助于診斷。確診主要靠從局部檢獲蟲體,進行鑒定后得出。影像學、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等診斷可作為輔助診斷。治療則以手術摘除蟲體為主。若獲得蟲體,應檢查頭節是否完整;若未見頭節,應隨訪,謹防復發。
?
? ? 專家特別提示,遠離裂頭蚴病,不吃生肉或未煮熟的動物肉,不敷貼生蛙肉及蛇肉,不飲用生水,不在劍水蚤污染的湖、塘中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