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本報棗莊3月15日訊(記者 袁鵬 通訊員 趙連友 15日記者了解到,棗莊多部門聯合銷毀了1000余公斤假劣
??? 據了解,“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棗莊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和薛城區農業局聯合舉行了“3.15”聯合護農假劣農資銷毀活動。多部門聯合在薛城區陶莊鎮北部山區動用大型工程機械,對這批共計1000余公斤的假劣玉米種子進行了銷毀,其價值達10余萬元,避免經濟損失3000余萬元。記者看到,這批假劣玉米種子冒用的是良玉188玉米種的包裝,宣稱可以抗旱、抗病,受到了國家的*新審定。
??? “雖然包裝上寫的產地是甘肅,但實際上被查的商戶是從河南買來的。”棗莊經偵商貿大隊臧隊長告訴記者,經偵部門是根據線索找到這批種子的經銷商張某某的。經過調查,張某某2012年年底開始和河南方面建立了聯系,之后陸續分三次進購了假劣種子。在薛城南郊一處農資經銷點進行售賣,直到被警方發現。
??? 臧隊長向記者介紹說,張某某售出的假劣玉米種子數量不是特別多,按照相關規定已經轉給了薛城區農業局進行行政處罰。已經賣出的部分假劣種子也已經進行了追回。當記者詢問如何鑒別真假種子時臧隊長表示,真假種子在外觀上一般人很難看出區別,這一批假劣種子是警方從包裝上看出來的,包裝與正品存在差異,而且印刷的字體比較粗糙。
??? “有的種子是真種子,但是用假包裝,這也是違法的。”另外,臧隊長還向記者透露,在日常的執法工作中他們還發現一個問題。目前大量種子公司的種植基地集中在甘肅,種子公司有的會委托當地農民培植種子,往往會多培植一部分以保證足額交貨。種子公司收走后,就會留下一部分多的種子。有的人就去收購這部分種子,然后加上仿制的正品包裝拿去賣。這樣的種子雖然和正品種子沒有差別,但是也觸犯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屬于違法行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