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問題敲響警鐘。盡管我國早已對進口酒類中文標簽有明文規定,但記者了解發現,缺少中文標簽、中文標識不規范、中英文標識不符等問題層出不窮,引發諸多糾紛。 ?
? ? 進口酒無中文標簽行不通
?
? ? 今年4月下旬,南陵縣消費者王先生在該縣一家超市購買了三瓶進口紅酒,回家后發現酒瓶標簽上全是英文,沒有中文標簽和中文說明書。王先生認為,超市未按照《 食品安全法》規定銷售商品,侵犯了他的合法權益,遂要求超市給予相關賠償,但超市方拒絕,協商無果后,王先生投訴至消協。后通過消協調解,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王先生退還三瓶進口紅酒,供貨商向王先生賠償1500元。
?
? ? 據了解,中文標簽是進口 葡萄酒的“身份證”。食品標簽是向消費者傳遞有關食品特征和性能的信息,也是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我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
?
? ? 據工商局執法人員介紹,如果進口酒類沒有中文標簽,就說明這一商品不是通過正規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進入中國市場的。換言之,如果在我國境內銷售的進口酒沒有中文標簽很可能涉嫌走私。一經發現,執法部門將依法查扣。
?
? ? 知名葡萄酒專家曾微表示,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辨別原瓶進口葡萄酒,**要看經銷商是否有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衛生證和海關進口報關單。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所有進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標,如果酒瓶的背面沒有中文背標,有可能是走私進口,質量不能保證。
?
? ? 標注內容不規范也不合格
?
? ? 資深進口葡萄酒經銷商林先生提醒,原裝進口酒必須有正標和背標,而且背標上要有中文標識。也不要以為有中文標簽就萬事大吉,一些產品標簽上的內容不合規定一樣有問題。歐洲紅酒的正標都有酒莊名、產區、級別、酒精度、容積、年份這6個*基本要素,同時中文標簽還要加上國內進口商和經銷商的信息。“消費者選購進口葡萄酒和洋酒時要認真閱讀標注的內容,甚至仔細跟英文內容對照。”
?
? ? 根據規定,進口食品中文標簽必須符合我國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以進口葡萄酒為例,其標簽須符合《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04、《預包裝飲料酒標簽通則》(GB10344-2005和葡萄酒標準(GB15037-2006相關規定。特別是葡萄酒標準中規定,葡萄酒可按照含糖量分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和甜葡萄酒,預包裝葡萄酒標簽應按含糖量標注產品類型(或含糖量。
?
? ? 此前,深圳某公司從智利進口了一批半干型紅葡萄酒,但經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抽樣檢測發現,這批紅葡萄酒總糖為6.0g/L,總酸為5.4g/L,按照我國葡萄酒標準(GB15037-2006規定,該批紅葡萄酒標簽類型不能標注為“半干型”,而應該是“干型”。于是,該企業被責令整改。
?
? ?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公布的一季度進口葡萄酒數據顯示,中文標簽一次檢驗不合格率達到39.24%。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無中文標簽、未標示警示語“過量飲酒有害健康”、中文標簽標注的產品類型與實測結果不符、中文標簽標示葡萄酒品種而原標簽無對應信息等問題。這直接導致當季葡萄酒進口量大幅減少。
?
? ? 對此,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表示,進口酒企業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必須重視中文標簽的重要性。為規避貿易風險,企業應提前與生產商聯系,全面掌握產品信息,同時要注意學習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與檢驗檢疫部門加強溝通,避免因標簽不合格帶來經濟損失。
?
? ? 中文標簽內容大有講究
?
? ? 據專家介紹,進口葡萄酒的中文標簽內容常常包括葡萄酒名稱、產區、等級、收成年份、葡萄品種、酒廠名、產酒國名、凈含量、酒精濃度等信息,具體的項目會因為不同的產地國而有少許差別。“只要讀懂中文標簽就能對一瓶進口酒的品質概況了然于胸。”
?
? ?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葡萄酒酒瓶上都會標示葡萄種類。澳、美等生產國規定一瓶酒中含某種葡萄75%以上,才能在瓶上標示該品種名稱。傳統的歐洲葡萄產區則各有不同的規定,如德、法,標簽上如果出現某種葡萄品種名稱,表示該酒至少有85%是使用該種葡萄所釀制的。
?
? ? 葡萄酒生產國通常都有嚴格的品質管制,各國的酒等級劃分方法不同,通常舊世界的產品,由酒標可以看出它的等級高低。新世界由于沒有分級制度,所以沒有標出。就傳統葡萄酒生產地來說,酒標上的產區名稱是一項重要信息。知道是某產區的酒,就大概知道該酒的特色、口味。裝瓶者不一定和釀酒者相同。釀酒廠自行裝瓶的葡萄酒會標示“原酒莊裝瓶”,一般來說會比酒商裝瓶的酒更好。
?
? ? 奔富商標案
?
? ? 戰火重燃
? ? ■相關新聞
?
? ? 南方日報訊 (記者/周照知名澳洲葡萄酒品牌奔富的擁有者富邑酒業集團(Treasury Wine Estates近日在一份財務報告中首次透露,該公司的中文標識“奔富”被搶注,而在過去三年,該公司一直用法律手段保證奔富品牌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據悉,富邑酒業集團雖然取得了*初的法律上的勝利,不過因對方提起上訴,奔富商標案戰火重燃。
?
? ? 有趣的是,本次搶注“奔富”的正是當時搶注“卡斯特”商標的溫州裔商人李道之。根據中國商標網顯示,他持有餐館、酒吧及賓館的奔富名稱使用權。而另一持有奔富商標權的人士是李琛持有以奔富名稱銷售的米酒、威士忌、葡萄酒和其他含酒精飲料(不包括啤酒的商標權。他于今年3月注冊奔富商標,使用權十年后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