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10月24日,
??? 公告稱,因近來中國奶粉市場競爭激化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明治乳業認為現階段難以獲得穩定的收益,決定暫時停止銷售,現在的庫存售罄后即告結束。今后,該公司仍將注重奶粉的產品開發,以期待重返市場。
??? 公告顯示,涉及停售的"明治珍愛系列"奶粉包括:明治珍愛兒900g ;明治珍愛寶900g ;明治珍愛童900g ;明治珍愛媽媽 900g.
??? 業內分析師認為,明治奶粉全面撤出中國市場,除了行業競爭激烈、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壓力外,與國內政策大力扶持國產奶粉也有關系;據了解,明治在華奶粉市場份額并不大,所以對行業影響有限,但有觀點認為,明治奶粉撤出傳遞了一個信號:不符合中國市場行情、不適應中國市場發展的進口奶粉將會陸續撤離。
??? 明治奶粉業務主動放棄中國市場
??? 政策"偏愛"國產奶粉
???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奶類分析師宋亮分析原因稱,其一,明治奶粉在中國市場銷售一直難言樂觀,日本福島核泄漏后,對其銷售影響很大,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下降;第二,中國整體的政策環境對外資奶粉有打壓的嫌疑,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明治便列于其中;第三,中日關系近來趨向緊張,政治風險不斷加大,所以導致明治綜合考慮從中國市場撤出奶粉業務。"明治奶粉將投資方向轉至歐洲,與歐洲的政治氛圍、投資環境相對寬松有一定的關系",宋亮透露。
??? 據了解,日本明治乳業是亞洲*大的乳制品企業,但與其他
??? 相關資料顯示,日本明治奶粉2007年正式進入中國乳制品市場。2010年因口蹄疫一度被禁止進口。2011年,明治日本公司發消息,日本生產的"明治STEP"奶粉因檢測出微量放射性銫被召回。今年8月7日,明治等洋奶粉品牌又遭到發改委反壟斷調查,明治被罰款金額約為2012年度年銷售額4%,并不得不采取降價等方案應對,*后被免除處罰。
??? 洋奶粉擔憂政策導向
??? 在華"水土不服"的洋奶粉或將陸續撤離
??? 9月28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發布會,由六家國產乳品企業向社會發布其嬰幼兒配方乳粉新產品。此次發布會由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搭臺,工信部、農業部、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衛計委五部委齊聚,助力六家國產乳企推出其嬰幼兒奶粉新品。 按常理,企業發布新品應為企業自身的行為,但是對于國產嬰幼兒乳粉這個正處于多事之秋的行業而言,卻得到了部委力挺、協會搭臺讓企業唱戲的"優厚待遇".
??? 此前就有評論稱,工信部已欽點完成奶粉"國家隊"名單,伊利、蒙牛等企業將用自己的高端乳粉品牌,共同抗衡洋奶粉;而對此,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在會上否認存在嬰幼兒乳粉企業"國家隊"之說,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政策對于國產嬰幼兒奶粉的"偏愛".
??? 不久前,一位新西蘭某乳品企業的**公關經理向國際在線記者表達了其對中國乳品行業政策導向的憂慮。她認為,當前國內行業政策大力扶持國產乳粉企業,但是,目前中國消費者是對整個乳品行業的消費信心不足,所以中國對乳品行業的扶持,不應區別對待國產品牌和洋品牌,更不應當重點扶持某些國產奶粉品牌,而是需要采取普惠政策。
??? 而明治奶粉恰好成為該發布會后**個行動的洋奶粉品牌,此次"撤身"行為倍受關注,它是否會成為洋奶粉撤資中國的"風向標"?宋亮認為,外資奶粉并不會大規模撤出中國市場,明治奶粉事件只是一個個例,對行業影響并不大。"我們還是按照一定的市場規律來辦事的,中國市場那么大,很多企業在中國深耕了很多年,所以不會選擇輕易撤出中國市場。"他表示,明治奶粉在中國市場上份額非常小,受眾面也很小,所以其撤出對國內奶粉市場影響不是很大。
??? 宋亮同時強調,明治奶粉的撤出顯示了一個信號:一些在中國不適應發展的、不合規、不合理、不合法的奶粉企業,可能終將被中國市場所淘汰,"進口奶粉不符合中國市場行情的、不適應中國市場發展的品牌將會陸續退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