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 食品藥品 監督 管理總局發布的2016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總局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一步強化制度建設,拓展公開渠道,加強政策解讀,積*回應社會關切,把信息公開作為強化 監管工作的重要手段,不斷加大重點監管工作和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力度,切實保障公眾權益,提高監管公信力。
?
信息公開 切實保障公眾權益
?
2016年,總局公布了56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涉及32類食品的2.4萬批次樣品。轉載各省局發布的監督抽檢結果1700余期。已實現每周公布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同時公布合格產品信息和不合格產品信息,對不合格指標進行科學解讀,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總局官網設置“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專欄,下設“總局公告”、“地方公告”和“小貼士”子欄目。同時,總局官網還提供食品安全抽檢數據綜合查詢功能,面向公眾和企業提供多角度數據查詢,并組織開發了手機客戶端查詢應用程序APP“食安查”,公眾可隨時隨地掃碼查詢所關注產品的抽檢情況,目前該軟件瀏覽量超過380萬次。
?
總局每月匯總統計、公布各地食品生產許可獲證企業數據。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發放新版食品生產許可有效證書58012張,有效期內舊版食品生產許可證書共計98936張、有效期內舊版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證2354張。建設食品經營許可信息系統,各省(區、市食藥監管部門均通過食品經營許可信息系統發放食品經營許可證。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發放食品經營許可證1233.88萬張。
?
總局組織對45家藥品生產企業進行飛行檢查,對210家藥品生產企業進行跟蹤檢查,對其中存在問題的27家生產企業在飛行檢查專欄公開檢查情況,發布8期藥品監督抽驗結果通告,公布了134批抽驗不合格藥品、3期藥品不良反應通報、12期藥物警戒快訊。組織對面膜類等4類非法添加風險較高的13950批次樣品進行監督抽檢,發布5期結果通告,公布322批次不合格防曬類產品信息和50批次不合格面膜類產品信息。在藥品流通領域違法經營專項整治中,通告34家藥品批發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同時,藥品抽驗信息發布由每年定期4期質量公告,改為根據抽驗發現的問題隨時發布。
?
加大醫療器械監督抽驗質量公告力度,由每年發布3期改為每月1期。2016年,總局共發布國家醫療器械質量公告10期,公開發布召回信息127條,并發布了《國家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年度報告(2015年》。對無菌、植入類產品、體外診斷試劑產品、設備類產品、眼科產品等5大類產品51家生產企業及16家醫療器械經營企業進行飛行檢查,對存在嚴重缺陷項的8家生產企業,在總局網站上予以通告。
?
此外,總局還及時公開制定政策措施、標準規范,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530項,已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總數累計達1213項,發布銀杏葉滴丸和銀杏葉軟膠囊中槐角苷檢查項補充檢驗方法等46項藥品補充檢驗方法,以及食品中那非類物質測定和小麥粉中硫脲測定2項食品檢驗方法;以總局公告形式發布250項醫療器械行業標準,公開全部醫療器械強制性行業標準。
?
處罰公開 有力震懾違法犯罪行為
?
2016年,全國各級食藥監管部門共公布“四品一械”案件19.9萬余件,公開率達74.6%。
?
針對社會關注度高、影響較為廣泛的重大案件,及時通過總局政府網站發布權威信息,警示威懾違法行為。在組織開展的打擊餐飲服務單位非法添加罌粟殼、罌粟粉專項執法行動中,以通告形式向社會公開專項行動整體情況,并陸續公開了上海、重慶等地相關案件具體查處情況。2016年3月向社會發布了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2016年,組織各地發布違法廣告公告111期,曝光違法廣告5039條次。其中藥品違法廣告4571條次,醫療器械違法廣告197條次,保健食品違法廣告271條次。總局印發7期虛假廣告通告,曝光了49個產品的虛假宣傳行為。依法撤銷廣告批準文號62個。對145個嚴重違法違規的網站移送工信部關閉或網信辦屏蔽。
“清單”公開 始終在陽光下運行
?
總局注重及時公布部門“權力清單”。在總局網站及時公開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共公布總局行政審批事項25大項,法律法規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44大項,需由行政機關委托有關機構提供的技術性服務事項36項,需由申請人委托有關機構提供的中介服務事項6項。
?
在總局網站公開財政部批復總局的2016年部門預算報表及情況說明,以及2016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機關運行經費情況、政府采購情況、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績效目標設置情況等信息。還公開了財政部批復總局的2015年部門決算報表及情況說明以及2015年“三公”經費支出情況、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政府采購支出情況、國有資產占有情況、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等信息。
解讀回應 有力度有溫度
?
總局注重信息公開和政策解讀同步考慮、同步推出,專業信息附解讀貼士,重要信息配發解讀新聞稿,重大活動、重要政策提供新聞通稿和專家解讀稿,讓媒體、公眾聽得懂,避免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公文化”,確保新聞發布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
圍繞一些重要政策出臺,總局精心設計制作宣傳圖解,全方位多角度解讀政策。對山東濟南非法經營疫苗案等突發輿情和熱點輿論,通過新聞發布、媒體采訪、組織評論等方式,穩妥處置。先后對日本化學及血清療法研究所生產的血液制品或致使用者感染艾滋病、電子監管碼、制售冒牌乳粉案等主動發聲,回應社會關切。指導新華網建立辟謠平臺和“國味”專題網頁,及時批駁食品藥品方面的不實謠言,加強餐飲行業監管、宣傳開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的相關政策和做法。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合作開通“食藥安全服務站”播報,每周定期播報兩期,傳遞權威聲音。與央廣網合作舉辦“食藥安全守望者”活動,展示食品藥品監管人員、從業人員風采。
?
重視信息平臺建設,增加重點信息展示強度,強化信息查詢服務功能,增設“科普知識”專欄和“辟謠專臺”。科普知識專欄累計發布科普知識309條,科普視頻32個,發布辟謠信息17條。截至2016年底,總局網站訪問人次約5億人次,已建立120個信息發布欄目、4個互動欄目、1個英文版子站、1個行政許可服務子站和1個機關黨建在線子站,成為公眾、媒體、科研人員獲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信息的“**平臺”。總局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國食事藥聞” 開通,共發布文章901篇,關注人數達106052人,并以“中國食事藥聞”名稱入駐人民日報新聞客戶端政務大廳和“今日頭條”客戶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