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買容易,賣容易,買賣不容易,做買賣的*重要的就是誠信,該多少錢就是多少錢,這樣才能有回頭客。但有人可不這么想,做的就是一錘子買賣,希望買家買完以后,千萬再別找這樣的賣家了。
?
? ? “鬼秤”又現海鮮市場 明暗兩價坑你沒商量
?
? ? 在西安東郊的胡家廟海鮮市場,記者看到市場里的海鮮種類比較多,幾乎每家商戶在招攬生意時都會告訴記者,售賣時都是價格便宜斤兩足。記者發現,同樣是活蝦,市場里的價格卻從每斤38元到60多元不等。當記者問到差價為何如此大時,有的商戶毫不避諱,直接告訴記者,價格低的,分量肯定不夠。
?
? ? 記者:“秤夠吧?”
?
? ? 商戶:“秤會少一點。”
?
? ? 記者:“什么?我買東西你為啥會跟我說秤會少一點?”
?
? ? 商戶:“你要是要實秤的話,那我給你算55。”
?
? ? 記者:“那40呢?”
?
? ? 商戶:“40的話就會少一點。”
?
? ? 記者:“能少多少?”
?
? ? 商戶:“大概就是7兩。”
?
? ? 隨后,記者又來到另外一家商戶,商戶告訴記者,一斤蝦40元。記者讓商戶幫忙稱了一斤蝦,秤上顯示的數字是0.535公斤。
?
? ? 記者:“這是夠了嗎?”
?
? ? 商戶2:“嗯。”
?
? ? 記者:“你放上去讓我看一下。”
?
? ? 商戶2:“1斤還多一點。”
?
? ? 記者:“讓我稱一下。”
?
? ? 隨后,記者從包中掏出了隨身攜帶的校準好的彈簧秤進行了稱量,上面顯示只有7兩多。
?
? ? 記者:“你這不夠1斤老板。”
?
? ? 商戶2:“肯定會差一點。這個價錢肯定不夠。”
?
? ? 記者:“為啥不夠?”
?
? ? 商戶2:“40塊錢一斤肯定不夠。”
?
? ? 隨后,記者要求商戶重新過秤,商戶不知道在電子秤上按了什么鍵,把蝦放上去,這次重量又變成了9兩
?
? ? 記者:“不到9兩?”
?
? ? 商戶2:“9兩。”
?
? ? 同一袋蝦,卻在短短的時間內顯示出不同的重量。當記者提出質疑時,商戶直接表示不賣了,迅速把蝦倒回水中。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幾家,看到記者自己攜帶有彈簧秤后,商戶要么表示不賣,要么就直接說秤不夠。有知情人告訴記者,在這家市場里其實都是這樣,已經成為了一種潛規則,在售賣時先是壓低價格,然后在秤上做手腳再補回來。
?
? ? 知情人:“你給他說,說我不搞價錢,你把秤給我稱好,稱夠,那才差不多,才可能給你稱夠。價錢不能跟他搞價。”
? ? 黑心商販賣螃蟹竟用“吸水橡膠繩” 三兩螃蟹竟被捆上五兩橡膠繩
?
? ? 那么,這種情況在西安的其他海鮮市場是不是也存在呢?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西安西郊白家口的方欣水產批發市場,在這里記者看到一種梭子蟹的蟹鉗上綁著粗粗的吸水橡膠繩。
?
? ? 記者:“螃蟹上纏了個啥?”
?
? ? 商戶(男:“那種橡膠的繩子。紅色的,挨家挨戶都一樣,生意不是我們一家子這樣做。”
?
? ? 記者:“你們自己纏的?”
?
? ? 商戶(男:“嗯。不是我們自己纏的,發過來就這樣。”
?
? ? 雖然商戶口口聲聲說不是自己纏的,但記者卻在地上發現了不少正在泡水的這種吸水橡膠繩。
?
? ? 記者:“能把這去掉賣嗎?”
?
? ? 商戶(男:“可以啊,去掉價格就要翻一倍。這個價格不是我定的,哪一家都是一樣的。”
?
? ? 記者發現,市場內幾乎每家在售賣梭子蟹時,都在使用這種能吸水的橡膠繩。而問到是否能去掉這種吸水的橡膠繩再計量計價時,商家都搖搖頭。
?
? ? 商戶(女:“一般來說不能拿繩子,去繩子的話,我們會掉秤的。”
?
? ? 記者:“這個咋賣?”
?
? ? 商戶(老:“48元,48元一斤。”
?
? ? 記者:“稱的時候皮筋去不去?”
?
? ? 商戶1:“不去,肯定不去。”
?
? ? 記者:“你給我實話說,你這皮筋重多少?”
?
? ? 商戶1:“三錢。”
?
? ? 商戶2:“梭子蟹75元一斤。”
?
? ? 記者:“我要買的話我不要繩子。”
?
? ? 商戶2:“不要繩子的話我賣不了,因為我這(發來的時候就是帶繩子來的。”
?
? ? 為一探究竟,記者花了100元買了兩只螃蟹,商家稱重時顯示為兩斤。可在市場的復秤臺上,卻顯示只有一斤八兩。記者回頭找老板論理,這位老板略顯尷尬,主動退回了差價。
?
? ? 記者:“你這在復秤臺才一斤八兩?”
?
? ? 商戶3:“一斤八兩,才怪,誒,我們要少了就少了,要不少就不少。”
?
? ? 記者:“你自己看。”
?
? ? 商戶3:“沒有,就是少了一兩多一點。”
?
? ? 記者將螃蟹帶回后,放置了一個小時后第三次稱重,這次重量又輕了一些,還不到一斤八兩。解開吸水的橡膠繩稱重,發現螃蟹的凈重只有6兩多,而捆螃蟹的四根吸水橡膠繩重量竟然有9兩。也就是說,一只3兩多的螃蟹竟然被捆了近5兩的吸水橡膠繩。看來,之前賣螃蟹用草繩、用吸水棉線的套路現在又再次升級了,用上了吸水橡膠繩。隨后,記者把情況反映給了市場以及工商部門。看到檢查人員,許多家商戶趕緊把這種綁著吸水橡膠繩的螃蟹收了起來。而記者之前咨詢過的商戶也一改口風,說梭子蟹全是按個賣,沒有按斤賣。
?
? ? 商戶:“反正它現在都是論個來的,所以也論個賣。”
?
? ? 記者:“你從來沒有按斤賣過嗎?”
?
? ? 商戶:“沒有。”
?
? ? 市場管理方告訴記者,他們一直要求商戶怎么進貨就怎么往外出售,這種捆螃蟹的方式顯然違反了這一規定。
?
? ? 方欣水產市場負責人趙學革:“綁的這個東西不是簡單的草繩,帶有吸水性比較強的橡膠,后面協同工商、包括計量價格等部門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對市場整個經營梭子蟹的行為進行嚴格的約束,嚴格的規范,強制要求商戶購進梭子蟹的時候,按個賣不能按斤賣了。”
?
? ? 工商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在檢查的過程中還沒有發現所說的“鬼秤”,因為這種秤隱蔽性*高,看到檢查,商戶很快就會將其恢復原狀。
?
? ? 西安工商局北關工商所工作人員柏長勇:“這個事情對我們的管理來說都不能說是挑戰,其實實在是我們都沒辦法杜絕,我們每天來的時候就是盡可能的多檢查,就拿著五百克的砝碼來檢查這個事情,(檢查出來了就對他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