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維護公眾健康,現發(fā)布食品安全消費提示如下: ?
? ? 一、不煮熟煮透導致食物中毒的食材
?
? ? 東北油豆角
?
? ? 生的油豆角含有紅細胞凝集素和皂甙毒素,如果烹調時加熱不徹底,毒性成分未被破壞,人食用后則可引起中毒,一般2~4小時發(fā)病,*快數分鐘發(fā)病。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四肢麻木、胃燒灼感、心慌和背痛等,此外還有頭暈、胸悶、出冷汗和畏寒等神經系統(tǒng)癥狀。提醒公眾尤其是食堂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具體方法為:一洗二浸三燙四烹調,洗凈的豆角浸在開水中,至水再次沸騰后,煮一段時間,待豆角豆棍由支挺變?yōu)槟枞酰伾甚r綠變?yōu)榘稻G,口感沒有豆腥味,再進行炒、煎、炸、燉等,*好采用燉等加熱時間長的加工方式,切忌急火短時嫩炒。此外,油豆角兩頭及兩旁的絲要去除,因為這些部位的毒素含量較高。
?
? ? 鮮黃花菜
?
? ? 鮮黃花菜,含有一種叫秋水仙堿的毒素,經腸胃吸收氧化為“二秋水仙堿”,有較大毒性。中毒癥狀為口渴、喉嚨有燒灼感、發(fā)熱、嘔吐、腹瀉、腹疼和腎衰竭,隨后伴有呼吸衰竭并引起死亡。建議食用前將鮮黃花菜在開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沖洗,使秋水仙堿*大限度地溶于水中,再行烹調,可保安全食用。
?
? ? (三豆?jié){
?
? ? 未煮熟燒透的豆?jié){不宜飲用,否則對人體有害,甚至可能引起中毒。
?
? ? 生豆?jié){中含有皂甙、胰蛋白酶抑制劑和維生素A抑制劑等,對消化道黏膜有很強的刺激性,可引起充血、腫脹和出血性炎癥,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和腹痛等癥狀,還可抑制蛋白酶致甲狀腺腫等毒副作用;胰蛋白酶抑制能選擇性地與胰蛋白酶結合,形成穩(wěn)定的復合物,從而使胰蛋白酶失去活性,致使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的過程中受到抑制,妨礙膳食中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降低豆?jié){的營養(yǎng)價值。
?
? ? 要想充分利用大豆中的蛋白質,就必須通過充分浸泡、磨細、過濾、加熱等處理方式,來消除胰蛋白酶抑制劑的不利影響。當生的豆?jié){加熱到80℃~90℃時,會出現大量的白色泡沫,這是一種“假沸”現象,此時的溫度還不能破壞豆獎中的皂甙物質。正確的煮豆?jié){方法應該是,在出現“假沸”現象后繼續(xù)加熱3~5分鐘,使泡沫完全消失,煮熟燒透后方可安全食用。
?
? ? (四木薯
?
? ? 木薯中可以析出游離的氫氰酸,食用未經去毒或去毒不完全的薯塊可能會引起中毒。主要臨床表現為組織缺氧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害癥狀,嚴重者出現呼吸、回流中樞麻痹而死亡。正確食用方法為:先剝去內皮,反復煮沸,能祛除內皮約90%氫氰酸,煮木薯的湯不能飲用?;蛘邔⒛臼硐仍谇逅薪?天,每天換清水1次,然后再切片、曬干備用或煮蒸食用。
?
? ? 二、處理不當、誤食導致食物中毒的食材
?
? ? 紅尾魚
?
? ? 紅尾魚,俗稱:紅尾巴梢、尖嘴,學名為蒙古紅魚白、擬赤梢魚。屬鯉形目,鯉科,鳊亞科。紅尾魚肉瘦少脂肪,肉質銀白細嫩,口味地道,是上好的美味菜肴。但紅尾魚覓食蟾蜍(也叫蛤蟆卵,不慎誤食用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或腹瀉等癥狀。春季是蟾蜍(也叫蛤蟆產卵季節(jié),應避免食用紅尾魚,以免引起中毒。如要食用,應去除內臟和魚卵,清洗干凈,煮熟煮透。若不慎食用導致中毒,需及時送往醫(yī)院救治。
?
? ? 發(fā)芽的土豆
?
? ? 土豆發(fā)芽會產生一種叫龍葵素(又稱茄堿的毒素。如果一次吃進200毫克龍葵素(約半兩已變青、發(fā)芽的土豆含量,15分鐘至3小時就可發(fā)病。*早出現的癥狀是口腔及咽喉部瘙癢,上腹部疼痛,并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
?
? ? (三青西紅柿
?
? ? 在尚未成熟的西紅柿中,“番茄堿”含量較高。如果一次吃較多的未成熟西紅柿,就會出現頭昏、惡心嘔吐、流涎等中毒癥狀,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要選熟番茄食用。
?
? ? (四苦葫蘆瓜
?
? ? 葫蘆瓜又名瓠瓜、瓠子、蒲瓜等,通常味甜,但也有*個別葫蘆瓜由于生長過程中受異常氣候及土壤等因素影響,產生變異,攜帶苦味基因。甜葫蘆瓜有大量糖分、蛋白質、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可以放心食用,但苦葫蘆瓜含有一種植物毒素—堿糖甙毒素,苦葫蘆瓜的毒素受熱不易破壞分解,誤食數小時后就會發(fā)生口干、頭昏、惡心、乏力、嗜睡等癥狀;嚴重者則會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甚至帶有膿血等類似于中毒的癥狀。
?
? ? 如果不小心誤食了“苦葫蘆瓜”,就要到醫(yī)院采用催吐、利尿等方法對癥處理,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藥物。關于網絡上流傳“喝蛋清”解毒的做法,建議不要嘗試。
?
? ? 一旦發(fā)生東北油豆角、紅尾魚等食物中毒,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及時到醫(yī)院就醫(yī),不要自行亂服藥;餐飲服務單位應及時向當地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報告,留存食品以備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