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省 漁業工作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全國漁業漁政工作會議,緊緊抓住轉方式、調結構這條主線,按照提質增效、穩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這一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培育新動能、打造新業態、扶持新主體、拓寬新渠道,加快推進漁業轉型升級。2017年計劃完成 水產品產量16.2萬噸、漁業經濟產值62億元。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
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工作,明確養殖區,劃定限養區,維護漁民合法權益。深入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創建活動,進一步優化養殖品種結構,合理布局水產養殖生產。規范休閑漁業健康發展,著力培育休閑漁業創新經營主體,加快提升水產品加工業,鼓勵水產品加工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調整產品結構。積*爭取和參與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依托園區建設,實現集約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有機統一,各地要結合實際積*推進現代漁業示范區、漁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特色水產品優勢區和現代漁業產業園等“三區一園”建設,充分發揮核心輻射、技術集成、創業平臺、產業集聚、融合驅動的功能作用。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結合資源稟賦,調整產業結構、養殖結構、品種結構。關中地區,以黃河、渭河沿岸低洼易澇鹽堿灘涂等資源,大力發展池塘節水、循環水等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養殖,充分利用秦嶺北麓、渭北高原冷水資源發展工廠化、微流水養殖。陜南地區,充分利用漢江、丹江、湖庫等大水面和秦巴山區冷水資源及稻田,大力發展大水面增殖、網箱、網欄、工廠化微流水、稻田種養結合等綠色養殖。陜北地區,充分利用庫壩群、黃河、無定河等資源大力發展池塘養殖、大水面增殖等生態養殖。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樹立品牌意識,鼓勵發展新型營銷業態,培育新型漁業經營主體,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加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改善漁業水域生態環境。認真學習和宣傳貫徹新頒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以生態修復為手段,扎實做好重點水域、重點物種資源的保護。全面落實禁漁期制度,強化宣傳工作,進一步加大各類保護區建設與管理,切實發揮水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保護功能,堅決杜絕在保護區內從事一切礦產資源開發、旅游、休閑渡假和采石、采砂等活動,加快完善保護區內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科學組織魚類增殖放流,繼續組織實施6月6日全國統一放魚日活動,進一步規范社會人員放流,杜絕亂投亂放行為,合理選擇放流品種和區域,加強放流后期管理,積*開展水域環境和水生動物資源監測。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誰損害誰修復”的原則,落實工程建設對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和資源影響評價機制,逐步將評價范圍從保護區延伸到所有漁業水域,切實保護好魚類“三場一通道”和棲息地生存環境。進一步規范大鯢、秦嶺細鱗鮭等瀕危水生野生動物人工馴養繁殖行為及其產品經營利用標識化管理。
?
(三加強漁業安全監管,推進平安漁業建設。持續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堅持源頭治理,以非法使用孔雀石綠、硝基呋喃類代謝物等重點,扎實開展養殖生產環節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超標專項整治行動。加強漁業投入品風險隱患排查、產地水產品和水產苗種監督抽查,全年開展產地水產品藥物殘留超標檢測不少于200個樣品、水產苗種20個樣品,各市縣開展水產品藥物殘留定性檢測不少于8000個樣品,力爭全年產地水產品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扎實推進水生動物檢疫確保水生生物安全,合理設置檢疫申報點,加強對重點養殖水域疫病監測和風險評估,強化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和水生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持之以恒抓好漁業安全生產管理,加強漁船及船用產品檢驗和漁船安全裝備建設,完善漁業船舶水上突發事件預案演練和調查處理報告制度,定期開展漁業安全生產大檢查和隱患排查,強化安全培訓;深入推進內陸漁船“三證合一”改革,全面完成新版內陸漁業船舶證書換發。積*組織創建全國“平安漁業示范縣”,鼓勵各地延伸創建平安漁業鄉、村等基層基礎建設。
?
(四強化漁政執法管理,提高依法治漁水平。深入推進“絕戶網”等違規漁具清理整治行動,繼續保持執法高壓態勢,堅決取締國家和地方公布的禁用漁具以及網目尺寸嚴重違反國家標準的違規漁具,嚴厲打擊非法捕撈水生野生動物和電、炸、毒魚等行為,嚴格漁船營運檢驗和執法監管,堅決清理“船證不符”和涉漁“三無”船舶。切實加強漁政隊伍建設,加強漁政執法培訓、裝備建設和執法船(艇使用管理,進一步規范執法程序,進一步做好涉漁案件與公安、檢、法銜接工作,深入落實漁業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做好執法證到期換證和新調整人員執法證全國統一考試工作,積*組織開展全國漁業文明執法窗口創建活動。漢江流域要全面落實《農業部關于調整長江流域禁漁期制度的通告》,禁漁期從3月1日開始至6月30日結束,黃河、渭河在農業部禁漁期通告發布前,各地結合實際確定禁漁期時間,制定實施方案,加大執法管理工作。
?
(五加快信息化建設,推進科技支撐和推廣示范。爭取國家漁業科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積*參與國家漁業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加快我省現代漁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擴大品種覆蓋面,提升體系對漁業發展的支撐保障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深入貫徹落實《農業技術推廣法》,切實發揮國家“一個銜接、兩個覆蓋”扶持政策,加強基層水產技術推廣體系改革,不斷提高水產技術推廣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漁業新技術新模式的試驗示范,大力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循環水養殖和零用藥健康養殖等技術示范和推廣應用。加強漁業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信息化對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加大對中國漁政管理指揮、內陸漁船管理、漁業信息監測及統計等管理系統的推廣應用,推進實施互聯網+“現代漁業”行動,在水產養殖重點區域推廣應用水體環境實時監控、自動增氧、餌料自動精準投喂、水產養殖病害監測預警、循環水裝備控制、網箱升降控制等信息技術和裝備,不斷提升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
?
(六推進富漁共享,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積*爭取中、省各項惠農惠漁政策的落實,結合“十三五”漁業發展目標和任務,加強與財政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大對現代漁業的投入,發揮項目資金的輻射帶動作用,廣泛吸納社會、金融資金,加強漁業基礎設施建設。繼續落實好漁業燃油、貸款貼息、農機等補貼政策。加強新型經營主體培育,重點扶持符合條件的漁民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生產經營大戶和產業聯合體,建立漁民與新型經營主體的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構建規模化、專業化、規范化的新型生產經營主體,進一步提高漁業組織化程度。積*發揮產業優勢,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加強技術培訓,提升漁民素質,增強致富本領,推進貧困地區漁業轉型升級,為貧困漁民創造更多脫貧致富機會。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