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1月6日舉行的“2016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表示,我國食品安全的輿情熱點由2015年的81.5%,下降至2016年的56.7%,食品安全從風險交流進入信息交流的可防可控狀態。會上,專家學者對2016年發生的八大食品安全熱點問題逐一進行權威解讀,并公布了2016年食品安全微信十大謠言。 ?
? ? 2016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
?
? ? 孟素荷表示,2016年的熱點解析中涉及到的關鍵詞前三位為: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微生物污染。而2015年的熱點行業——乳制品在2016年則相對平靜。此外,對2016年食品安全熱點進行分析表明,“源頭污染”已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比如“輸歐茶葉含高氯酸鹽”、“香港檢出市售大閘蟹中二噁英超標”、“麻痹性貝類毒素”及農殘、藥殘等,中國食品安全風險中難度*大的原料污染問題已浮出水面。
?
? ? “2016年政府部門對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的常態化發布及快速的處置,提升了風險交流的能力和水平,使食品安全從風險交流進入信息交流的可防可控狀態。”孟素荷表示,主流媒體對食品安全的傳播日趨專業、客觀,并由此穩定了中國食品安全輿情傳播的主戰場,這是今年食品安全輿情關注度下跌近30%的重要因素。
?
? ? 而在自媒體和微信圈中,將已被科學家解讀的舊聞“改頭換面”成食品安全的“驚天新聞”,是2016年的特點,如“速成雞”變成“速成鴨”,對方便面、小龍蝦、轉基因等問題進行反復炒作。此類沒有科學依據的“舊聞新炒”占今年熱點問題的25%,也是*能影響普通百姓感受的“偽信息源”。
?
? ?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認為,當前主要的食品安全問題包括食源性疾病危害、化學污染、畜禽養殖中非法使用獸藥、非法使用農藥、食品摻假或欺詐、風險交流薄弱等問題。
?
? ? 近來,“膠水 牛排事件”引發大量關注,對于民眾和媒體對食品安全方面的質疑和新工藝的誤解,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指出,碎肉并不等于劣質肉,“重組牛排”屬于調理肉制品,此項技術目前在國內外被廣泛應用。消費者可通過配料表對相關食品科學分辨、安全食用。
?
? ? 王守偉還表示,卡拉膠不等于建筑用“膠”、塑料用“膠”。《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卡拉膠不得用于生鮮肉(包括牛排中,但可用于重組類的肉制品中,且必須在產品包裝的標簽上明確標注,在規定的限量內使用卡拉膠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
? ? 在對飲用水“氮氣門”事件的解讀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指出,氮氣是空氣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人體健康不產生影響,可在各類食品加工過程中作為加工助劑使用,也無需進行標簽標識。
?
? ? 在解讀抗生素與 獸藥殘留問題時,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顧問、研究員劉秀梅指出,抗生素對保障人類的健康與生命貢獻巨大,我們應科學認識抗生素,理性對待耐藥菌的安全風險,并進一步重視獸藥“濫用”問題,強化對食品源頭污染的有效控制。
?
? ? 此外,專家學者還對澳洲進口奶粉吊銷許可證、玉米粉“被壯陽”、網絡食品安全、食品包裝標簽、“復原果汁”等食品安全熱點話題進行科學解讀。
?
? ? 會上,主辦方還公布了2016年食品安全微信十大謠言,葡萄為無核吃了避孕藥、維生素A傷害寶寶大腦、小龍蝦成了小“蟲”蝦、美國人民又不吃轉基因了、西瓜就桃要人命等成為傳播*為廣泛的謠言。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