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店的整改工作,終于摘除了這顆威脅市民游客食品安全的“不定時炸彈”。
整改前:廚房油煙繚繞廚師光膀子
?
三亞市交通巷是位于第二中學旁的一段老巷子,由于地處鬧市區,不足200米長的巷子里有16家經營各種食品的餐飲店,每到下班或者放學時,眾多食客在此用餐。然而在過去,熱鬧的交通巷卻存在著眾多的食品安全隱患。
?
“小餐飲店經營面積狹窄,布局不合理,店里油煙、蒸氣繚繞,廚房臟亂不堪,污水橫流,油煙機、調料盒等油垢積累”,三亞市光明食藥監所長劉利華描述著之前的亂象,“部分廚師直接光著膀子,裸露口鼻、雙手,地面上隨意存放食品和垃圾,食品加工操作就在旁邊不遠處。”
?
劉利華說,交通巷長期存在的問題,不僅影響食品安全,還嚴重損害城市衛生形象,盡管過去也曾多次治理但收效甚微。在本次鞏固國家衛生城市中,三亞市食藥監局持續發力,終于克服了這一“頑疾”。那么,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
整改時:起早摸黑進店宣傳入情入理細致講解
?
取得店主的支持與配合是這場“戰役”能否成功的重點。據劉利華介紹,三亞市交通巷16家餐飲店,有的只賣早餐,有的只賣夜宵,為了能夠直接與店主對話,食藥監工作人員必須得早早起床,很晚回家。
?
“這十天我們每天大概6點多就到了交通巷,晚上基本上12點以后才回家”。劉利華說,店主營業的時候才能真正找到直接負責人,同時也能全面觀察在食品加工、經營環節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而能夠形成不留死角的整改方案。
?
在各家店主不忙的時候,劉利華和工作人員便挨家挨戶進店宣傳講解整改的重要性,并指導如何整改。
?
其中,有一家餐飲店常年沒有抽油煙機,油煙將廚房墻壁、天花板熏黑,可店主還是不愿意安裝。“我去找了他幾次,給他講油煙不僅影響食品安全,更重要的是吸入后對自己身體不好,現在年紀也大了,更應該注重健康。”正是憑著這種入情入理的細致講解,16家餐飲店主逐漸理解并支持本次整改行動。
?
得到店主的配合后,三亞市食藥監的工作人員又結合實際認真指導各家的整改工作。
?
按照方案,各個餐飲店不能設置臨街灶臺,要改為前廳后廚。對于交通巷16家餐飲店中確實沒有后廚場所的,要改造隔斷。如條件有限,可以在操作臺或平行位置設置固定墻體,上方可以用帶鋼絲網的推拉紗窗進行密閉。
?
整改后:食品安全隱患被消除多條街巷煥發新活力
?
經過連續10天的整改,三亞市交通巷的食品安全隱患被消除,整潔干凈的鋪面環境、前廳后廚的規范布局、锃亮的瓷磚、配備齊全的消毒柜、整潔的服裝和工具、干凈的天花板,統一規范的腳踏式垃圾桶等讓這個老街巷煥發了新活力。
?
與此同時,三亞市食藥監局各片區同步開展了相關整治行動,春光路、步行街、團結街等路段均發生了較大變化。
?
“在經營場所的下水道、通風管道、排風扇等處設置防鼠網,網眼要小于1厘米,在門窗縫隙處設置金屬材質防鼠板,門縫小于0.6厘米,不要在廚房里使用老鼠藥……”三亞市食藥監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局工作人員每天都會結合特意為經營戶印制的簡單易操作的整改要點和清單,重復這段話幾十遍,自己都不記得是第多少次踏進同一個小餐館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執法人員入情入理的講解中,小餐飲業主變被動為主動,讓工作人員從食品監管工作的“苦辣酸澀”中逐漸品出了“甜味兒”來。
?
據介紹,下一步,三亞市食藥監局將以交通巷等路段為整治示范,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法,由點及面擴大整治的影響,確保鞏固衛生城市不斷取得新進展,提升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