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5年10月,被稱為“史上*嚴”的新《 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以來,這一年里, 食品監管領域發生了諸多變化,其中,在特殊食品監管制度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不僅重新定義了特殊食品的概念,對特殊食品所轄內容做出了明確劃分,更有諸多注冊制度、備案管理等方面的具體規章出臺。時值《 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一周年之際,又恰逢12月11日“2016 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國際會議”在京召開,行業**共聚 北京。特殊食品領域內有哪些制度上的變化?細分行業的發展情況如何?未來又將有什么樣的發展趨勢?為加深市民對特殊食品的了解,樹立營養健康新觀念,北京晨報記者特進行梳理。
?
特殊食品范疇被明確為三大類
?
在2015版《食品安全法》之前,并沒有“特殊食品”這一稱呼,在2015年新頒布的《食品安全法》中,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被給予了一個新的定義,統稱為“特殊食品”。
?
其中,保健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對市民來說是較熟悉的種類,特殊醫學用途食品較為特殊,是**次作為一個單獨的食品類別列入法律監管。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FSMP是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一類配方食品。該類產品必須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單獨食用或與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
我國成全球*大特殊食品消費市場
?
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營養保健為主要目的的食品消費成了市民消費的主流,特殊食品的市場需求也在悄然增長。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在2016特殊食品國際會議上表示,我國目前正處于重要的發展轉型期,與30年前相比,中國人口的消費結構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人均口糧消費量下降了40%,肉蛋奶的消費量增加了2倍,食用植物油的消費量增近了3倍,中國的公眾飲食消費已經從保障數量安全為主轉向更加注重營養健康,中國的市場也成為全球*大的營養健康類食品的消費市場。
?
同時,我國特殊食品市場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中國保健食品的產值已達約4000多億元,生產企業2600多家,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100余家,產量70多萬噸,2016年上半年產量同比增長14.2%。
?
總體來說,我國擁有全球*大的特殊食品的消費市場,健康需求迫切且多樣,市場開發潛力巨大。
配套規章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
基于特殊食品的巨大市場需求,自特殊食品概念被提出以來,國家相關部門十分重視特殊食品行業的發展,在制度建設方面投入了相當大的力度。一年以來,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三大領域分別出臺了注冊管理辦法以及相關配套規章制度。在產品注冊、原料管理、標識監管等方面都做出了更加細致的規定。
?
企業已經紛紛開始注冊審批之路
?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新《食品安全法》頒布一年以來,除了在政策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制度規章、做出了一系列變革之外,作為承擔特殊食品生產經營的企業方,各家企業也紛紛在摩拳擦掌。
?
在各種政策學習活動中都能夠頻繁看到企業代表的身影,許多企業還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注冊審批之路。正如雅培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雅培將努力為各個生命階段的人們開發以科學為基礎的營養產品,使產品既能夠幫助嬰幼兒健康成長、又能幫助人體保持身體強壯并充滿活力,還能為有慢性疾病并且有特殊營養需求的人群提供支持。
?
同時,中國營養保健品協會法規部副部長王崗也表示,在新的政策下,注冊要求很高,變化也很多,目前各家企業正緊跟政策變化,準備相應的注冊資料。
?
市場將得到規范 消費者成*大受益者
?
特殊食品領域開展的一系列變革,無不體現了社會各界對特殊食品健康發展的重視和期待,那么變革之后,將會帶來哪些變化?*受益的會是誰呢?
?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我國現在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2014年中國人口13.67億人口中,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是2.12億,占到總人口的比例15.5%,65歲及以上人口數為1.37億人,占比10.1%。據調查到2020年,中國的老年人數量將達到2.48億,占總人口的17%,巨大的老年人群是保健食品以及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重要消費群體,同時,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對于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需求也逐漸增大,而這些老人和嬰幼兒都是特殊食品重要的消費群體。
?
世界衛生組織、中國代表處疾病控制組組長施南在談到特殊食品安全監管的意義時表示,由于有些消費者沒有選擇的自由權,或是處在比較弱勢的地位,比如那些新出生的嬰兒以及老年人,因此我們加強特殊食品的安全監管就是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提供很好的幫助。
?
而對這一問題,中國營養保健品協會法規部副部長王崗則給出了更明確的答案,特殊食品領域一系列的政策完善和變革之后,會提高企業的準入門檻,減少企業及品牌數量,使市場秩序得到進一步規范,消費者將成為*大的受益者。
2016年相繼出臺的特殊食品相關制度
?
2016 7月1日起實施
《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
?
管理模式調整: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變為注冊和備案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
受理部門調整:地方食藥監管理部門負責受理注冊審查變為國家食藥監總局負責受理。
?
注冊程序優化:現場核查程序中有任何一個環節沒有通過,即可終止評審,不與注冊。
?
嚴格備案程序:產品使用原料應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首次進口的保健食品也應備案。
?
規范標簽標識:標簽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并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7月1日起實施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
?
重視產品研發:注重研發能力,應有產品安全性、營養性及特殊醫學效果的報告。
?
重視臨床試驗:要經過臨床試驗,并有臨床試驗報告。
?
規范標簽說明:應在產品醒目位置標識,請在醫生或者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
?
10月1日起實施
《嬰幼兒配方乳品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
?
注冊門檻提高:研發能力、生產能力、檢驗能力強的企業才能申請注冊。
?
限制配方數量:每個企業原則上不得超過3個配方系列9種產品配方,每一段*多三個配方。
?
規范標簽標識:應標明具體來源地或者來源國,不得使用“進口奶源” “生態牧場”等模糊信息;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護腸道等功能性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