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今年年初,市食安委印發《2016年蘇州市食品安全“放心行動”工作方案》,根據這一方案,市食藥監局組織集中開展了食用農產品、桶裝飲用水、食用油、黃酒、學校食堂及學校周邊餐飲、旅游景區餐飲、“兩超一非”、網絡訂餐、農村食品市場等9項整治行動。 ?
? ? 今年以來,全市累計出動 監管人員20.6萬多人次, 檢查各類 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6.4萬多家次,查處食品案件1390起,罰沒款1710.2萬元,銷毀不合格食品180噸。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強化刑事責任追究,全市移送公安食品案件62起,全市公安機關共破獲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12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81名,有效發揮了刑事司法的震懾作用,切實維護了群眾的 飲食安全。
?
? ? 食用農產品入市銷售要有“身份證明”
?
? ? 食用農產品發生的安全問題多數在種植養殖環節產生,在流通環節中爆發出來。針對這一特點,市食藥監局和市農委建立完善了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與產地準出銜接機制,要求進入市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應隨附進貨票據和證明材料,強化了食用農產品入市的源頭質量把控,通過進入市場前檢驗檢測、索證索票等手段形成倒逼機制。我市全年一共檢查食用農產品市場754個次,檢查食用農產品經營戶18546戶次,安排蔬菜、水果、禽畜肉、水產品、鮮蛋等五大類品種法定抽檢3510批次,不合格21批次;落實各類食用農產品快檢162萬批次,篩查發現不合格1490批次;蘇州城區布置了124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點,逾56萬條快檢數據實時上傳市快檢信息平臺。
?
? ? 不合格桶裝飲用水生產企業被立案查處
?
? ? 桶裝水是很多市民家中的主要飲水,其安全關系重大。今年,市食藥監部門共出動檢查人員172人次,對全市84家桶裝飲用水企業開展了現場檢查,重點檢查了企業生產現場衛生、回收桶清洗消毒、設備設施清潔維護等情況。專項整治共抽檢桶裝飲用水92批次,發現不合格21批次,主要為銅綠假單胞菌檢出(按照標準要求不得檢出。針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情況,市食藥監局均按照法定要求及時開展不合格后處理,**時間以書面形式交辦企業所在地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求其對企業開展現場檢查,督促企業查找不合格原因,責令企業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限期整改,涉及違法的,一律依法立案查處,21批次不合格桶裝飲用水的生產企業均已立案查處。
?
? ? 可能造成塑化劑遷移的管道當場整改
?
? ? 今年,市食安部門對全市40家食用植物油企業開展了現場檢查,其中33家正常生產、7家已停產。重點檢查了33家在產企業的原料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是否摻雜摻假等情況,對于芝麻油、花生油、橄欖油等具有特殊風味或顏色的食用植物油,則重點檢查了是否違規添加香精香料和色素。大部分企業都按照規范要求嚴格按照審批工藝流程生產,成品檢驗合格出廠。個別企業被發現管道可能會造成塑化劑遷移,檢查人員當場開具了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到位,并督促企業進行結果驗證。專項整治過程中對植物油生產企業的原料和成品進行了161批次抽檢,塑化劑及其它安全指標的檢驗結果全部合格。
?
? ? 勾兌黃酒不得添加酒精或白酒
?
? ? 為了保障市民喝到安全可靠的黃酒,市食藥監部門出動檢查人員104人次,對全市44家黃酒企業開展了現場檢查,其中35家正常生產,9家停產。重點檢查了企業原輔料進貨臺賬是否齊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是否符合規定、在勾兌配酒環節是否使用了禁止添加的酒精或白酒等。檢查中發現,
?
? ? 少部分企業也存在生產環境較差、廠區內雜物亂堆放、生產投料記錄未及時記錄、防蠅設施破損等問題,檢查人員現場均開具了整改通知書,要求企業加強質量管理,嚴格按照工藝要求組織生產,確保出廠食品的安全。
?
? ? 檢查學校食堂5488家次
?
? ? 孩子在學校食堂吃的每一頓飯都牽動著家長的心。今年,市食藥監局聯合市教育局研究制定了年度指導性文件,探索建立“學校自查、基層檢查、平級互查、上級督查”的多層次檢查機制。發布的《蘇州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指南》督促學校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以校長為**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制,并要求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員,常態化開展自查。全市各地餐飲安全監管部門加強對學校食堂原料采購、加工制作、清洗消毒和從業人員管理等食品安全關鍵環節的檢查力度,累計出動執法人員7196人次,檢查學校食堂5488家次,督促完成整改390家,立案19件,罰沒金額8萬元。
?
? ? 違法添加罌粟殼的立即移送公安機關
?
? ?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在食品產業中被稱為“雙刃劍”。今年市食藥監局開展了“兩超一非”(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專項整治,重點瞄準火鍋店、燒烤店、小吃店、麻辣燙店、中央廚房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等單位,美食街、夜宵城、校園及旅游景區等餐飲聚集區也被列為重點區域。火鍋底料、調料自帶“高危”屬性,各地加大了對餐飲服務環節消費量大的食品原輔料、高風險食品的監督抽檢,抽檢火鍋底料、自制湯料、調料等651批次,發現不合格產品71批次。經查實違法添加罌粟殼、工業明膠等非食用物質的,立即移送當地公安機關,共立案110件,罰沒金額47.48萬元,移送公安43件,形成了打擊和預防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
?
? ? 1.2萬家“外賣”餐廳已登記入冊
?
? ? 這兩年,蘇州街頭到處都是外賣小哥“風馳電掣”的身影,其背后是日趨紅火的網絡訂餐。但是,“影子”飯店、廚房骯臟等情況也頻頻被媒體曝光。針對網絡訂餐行業存在的問題,市食藥監局于今年4月份約談了我市主要第三方網絡訂餐平臺主要負責人,簽訂了《互聯網訂餐食品安全承諾書》,督促其嚴格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在前期約談的基礎上,市食藥監局在全市范圍部署了為期8個月的專項行動,收集匯總主要訂餐平臺入網餐飲單位數據并登記造冊,我市現有主要第三方訂餐平臺入網餐飲單位逾1.2萬家。專項整治期間,檢查了線上平臺和線下餐飲單位6297家,督促整改363家,完成抽檢監測278批次,發現問題樣品19批次。
?
? ? 旅游景區兩千余家飯店被抽查
?
? ? 蘇州是全國熱門的旅游城市,游客在蘇旅游期間吃得安全、舒心,也是蘇州這張“旅游名片”上的加分項。
?
? ? 為此,市食藥監局加強與市旅游局溝通合作,計劃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旅游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指導并規范全市旅游餐飲安全工作。今年,市食藥監局開展了旅游景區餐飲單位“雙隨機”執法檢查,各地檢查了旅游餐飲單位2009家。同時加大對旅游景區餐飲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嚴厲查處無證經營、改變經營范圍及其他違反許可管理的行為,專項整治期間共立案60件,罰沒金額24.29萬元。
?
? ? 農村食品市場“掃”出半噸不合格食品
?
? ? 今年,市食藥監局把農村食品安全治理作為重要工作內容,成立了農村食品安全“掃雷”專項治理行動領導小組,制定專項工作方案,有效遏制“兩超一非”、過期變質等食品在農村地區的蔓延。專項整治期間,我市共檢查各類農村食品生產經營單位35298戶次,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754個次,食品小作坊322個次,食品小攤販626個次,集體聚餐393個次,抽檢8594批次(發現不合格84批次,取締無證戶170戶,查處違法案件230件,案值50.55萬元,罰沒265.66萬元,查處不合格食品5014.85公斤,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