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網曝一則消息,說在澳洲的 肉類市場里有大量“合成 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塊+ 卡拉膠拼接的,而且“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業內的 潛規則。
?
莫非鄭州的牛排市場也是如此?12月11日,記者走訪各大超市,果然發現比比皆是……那么,這種“膠水”安全嗎?大部分牛排真的是拼接而成?
?
[調查]
現象1:各大商超的“拼接牛排”都有“膠水”
?
“拼接肉”的消息傳出不到**,就引起了許多消費者的恐慌,有的人急忙去自家冰箱里翻看之前所購買的牛排里是否含有卡拉膠。
?
12月11日中午,記者來到了位于花園路與農業路交叉口的丹尼斯拜特超市。在生鮮區,還沒等記者詢問,一位售貨員阿姨就熱情地幫忙推薦牛排,說都是腌制好的,回家煎煎就可以吃了。
?
記者發現,有種用透明塑料紙包裝的牛排,確實如網傳那樣,呈圓片狀,每片牛排的價格也僅售10元。當記者詢問是否為原切牛排時,阿姨支支吾吾說“是”.
?
在該專柜的旁邊,是另外一個廠家制作的牛排,同樣的包裝,價格也僅為10.33元。
現象2:牛肉、火腿腸等熟食品也都有它
?
在包裝好的家庭牛排專區里,記者發現幾個大廠生產的牛排,成分表里也都標注有“卡拉膠”,就連大家更關心的兒童牛排里,六成以上也難逃這一“膠水”的宿命。還有部分牛排包裝上寫著含有“黃原膠”,其實這種黃原膠與卡拉膠作用一樣,都是拼接牛排用的“膠水”.
?
隨后,記者又來到家樂福超市和鄭東新區的麥德龍商場,發現這里腌制好的牛排里大部分都含有“卡拉膠”,而原切牛排則是整塊肉,并未含有其他成分。
?
記者在麥德龍商場里隨機詢問一個帶著孩子購買牛排的市民,該市民表示并不知道“卡拉膠”為何物,買牛排也從來沒看過成分表,給孩子買牛排主要是看孩子喜歡啥口味。
?
在走訪中,記者還發現,不僅僅是牛排,就連大名鼎鼎的雙匯和邦杰牛肉禮盒的成分說明里也都有卡拉膠字樣,雙匯肘花等熟食包裝盒上也印有這種膠質。
?
[科普]這種“膠水”到底是啥?
?
那么,“卡拉膠”到底是啥?據悉,卡拉膠,又稱麒麟菜膠、石花菜膠、鹿角菜膠、角叉菜膠。因為卡拉膠是從麒麟菜、石花菜、鹿角菜等紅藻類海草中提煉出來的親水性膠體。它的化學結構是由半乳糖及脫水半乳糖所組成的多糖類硫酸酯的鈣、鉀、鈉、銨鹽。
?
基于卡拉膠具有的性質,在食品工業中通常將其用做增稠劑、膠凝劑、懸浮劑、乳化劑和穩定劑等。比如說,廣泛用于制造果凍、軟糖、冰淇淋、雪糕、肉制品、八寶粥等。
?
“卡拉膠是一種天然的增稠劑,是從海藻里面提取,是很安全的,根據我國標準,很多食品中都含有卡拉膠。”一位河南食品行業的專家介紹,嬰幼兒食品中也是可以使用的,但是用量多少都是有國家標準要求的。
?
[釋疑]
疑問1:含膠的牛排,全都是“拼接肉”嗎?
?
那么有人要問了,難道這些含膠的牛排全都是“拼接肉”嗎?答案是:不一定!
?
據省內一位食品專家介紹,黃原膠、卡拉膠、谷氨酰胺轉氨酶等作為食品添加劑應用廣泛,按照《GB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它們是允許按需求添加的,至于是作為“保水劑”讓牛排更嫩,還是作為“凝固劑”來重組牛肉,這就無法鑒定了。
?
其次,現有的檢測標準,還是以檢測牛排的成分為主,重點檢測是不是含有豬肉、鴨肉、雞肉等其他動物肉類DNA,以及微生物指標是否達標,對是否拼接并沒有提出要求。
疑問2:拼接肉的營養成分不如整塊肉?
?
據食品專家介紹,在現代肉類加工中,很難避免在加工中會產生碎肉,碎肉扔掉很可惜,所以有很多重組肉,比如火腿腸等。重組肉是肉糜重新加工,為避免蛋白纖維受到破壞,所以會加一些增稠劑和保水劑等添加劑,是工業加工常用的手段。
?
那么,哪個營養成分更高?該專家表示,碎肉重組和一整塊肉價格肯定不一樣,相對便宜些,但是從營養上來說比較難比較,所以沒辦法說哪個更好,“牛肉纖維比較粗糙,比較難嚼,重組肉相對來講更嫩一些,口感或許更好。所以沒有說哪個更好,要根據不同需求進行選擇。”
?
一位從事肉類行業的資深人士認為,拼接肉介于合法與非法之間,只是一步之遙。國外市場上這樣的產品很普遍,但是它們必須滿足:生產符合規范,產品可靠安全,標注真實明確。它們畢竟跟 “原裝的肉”不同,如果做不到前兩條,就是“摻假”或“假冒偽劣”;即使做到了前兩條而沒有做到第三條,也是商業欺詐。
疑問3:牛排到底該怎么選?
?
據鄭州一家飯店負責人介紹,目前在鄭州市面上流通的肉類很多,是不是拼接,其實比較難判斷,但是網上10塊錢一塊的牛排,*好還是不要買,因為質量真的無法保證。
?
“牛排其實很好辨認,牛排是牛里脊制作的,是一整塊肉,顏色呈棗紅色,如果呈白色的話肯定水分比較大,如果是其他顏色估計是過期肉。”該負責人建議市民吃牛排的話,盡量找大型商場和靠譜飯店。
?
但是,該負責人也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牛排內部很少有細菌,所以不用加熱到熟透,半生半熟的牛排也可以吃;而“拼接牛排”內部會有細菌滋生,一定要加工熟透才安全。
?
“其實我覺得,不管是重組肉或者是整塊肉,商家都應該把這些信息標注到食品包裝上,讓消費者對所購買食物的真實情況有所了解。”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他覺得這樣更利于大家選擇,也更透明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