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嬰兒 面條、 嬰幼兒米糊、嬰幼兒 餅干……在超市貨架和 電商平臺上, 包裝精致的嬰幼兒 輔食產品琳瑯滿目,“身價”不菲。殊不知,這些原本應該營養價值更高、更適合孩子吃的輔食,卻冒牌貨橫行,不僅部分被 抽檢產品營養元素不達標,甚至存在有害元素超標現象。
?
? ? 市場亂
? ? 輔食產品“掛羊頭賣狗肉”
?
? ? 按照食藥監部門規定,企業生產標稱“嬰幼兒輔食”的產品必須依法取得相應生產許可。但記者調查發現,普通的掛面和谷粉混在嬰幼兒輔食產品中銷售,網銷不合規現象尤其嚴重。
?
? ? 在各電商平臺,搜索“嬰幼兒輔食”便能彈出很多店鋪,面條和米糊*常見。記者隨機查詢了10款所謂的“嬰兒面條”,其中八款其實是“換臉”的普通掛面。
?
? ? 有的品牌干脆就是專賣掛面的:一款每盒26元、280g的英吉利嬰兒“營養面條”,生產許可證編號是QS311701030004,查詢后發現其產品名稱僅為“普通掛面、花色掛面”。客服人員解釋為“是掛面,嬰幼兒也可以食用”,但廣告語宣稱“專為寶寶設計”。
?
? ? 此外,英氏原味營養面片、英氏紫芯地瓜蝴蝶面等產品經查詢,同樣顯示為“普通掛面、花色掛面”,委托生產方也沒有嬰幼兒輔食類的生產資質信息。稍加查詢,還有的品牌就露出了馬腳,顯示業務范圍為“方便食品”。
?
? ? 普通掛面做成了各種花樣,再套上卡通包裝,售價就扶搖直上。記者算了筆賬:八款冒牌貨中,一斤折合下來售價平均在20多元,*貴的一款高達46元,而普通一斤掛面售價在5元左右。
?
? ? 貓兒膩多
? ? 標榜“配方”玩概念
?
? ? 部分嬰幼兒輔食標榜“有料”,其實營養不如天然食品,甚至并不適合孩子的身體。
?
? ? 查閱國標《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GB10769-2010發現,國標除對谷類輔食中的能量、蛋白質、脂肪等成分有強制要求,但對一些營養素表述為“可選擇”,這給了商家“玩概念”的空間。廠商紛紛效仿“奶粉”模式,輔食賣出了各個“段位”,但仔細查閱成分卻大同小異。
?
? ? 各家又同時開打“營養牌”和“口味牌”。北京一家母嬰店的店員說,目前門店銷量*好的輔食是某品牌的米粉,特別強調不同口味的米粉添加了紅棗、葛根、山藥等成分。實際添加量卻少得可憐:這家在售的多種口味營養米粉中,葛根粉、胡蘿卜粉等含量僅有千分之二和三,核桃粉含量更是少到了千分之一,營養成分不如一顆普通核桃仁重量的十分之一。
?
? ? 餅干、小饅頭、雪餅等零食也會混入輔食產品中,糖和鈉含量均不低。“不要過早把零食加入到孩子的膳食中。”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張宇表示,食用零食容易損傷其脆弱的消化道,糖、鈉含量高容易增加嬰幼兒腎臟、肝臟負擔,因此*好吃純天然食物。
?
? ? 無標準
? ? 輔食成了監管空白區
?
? ? 記者從食藥監部門了解到,食藥監執法中查的是其必備營養元素是否達標,菌落等指標參數是否超標,以及是否存在外包裝標簽問題等,夸大宣傳、冒充嬰幼兒輔食的現象不在其執法范圍。記者從工商部門也未查到關于“普通食品冒充輔食產品”的執法信息。
?
? ? 值得期待的是,行業細則已經有了眉目。今年4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6版(征求意見稿》。不過此后一直未見此份意見稿“轉正”的消息。
?
? ?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輔食行業目前沒有執行準入標準,也沒有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加以約束,是一個監管盲區。輔食行業利潤高、門檻低,整個輔食市場還處在良莠不齊的初期階段,行業亟待洗牌走向正規。
?
? ? 食藥監部門公開披露的嬰幼兒輔食問題中,進口產品占了多數。據統計,2016年1月至9月,共有18批次進口嬰幼兒輔食被檢出不合格,標簽不合格、維生素及鈣含量不達標、菌落總數超標成為主要原因,甚至還有貢、鎘超標現象,不乏知名品牌。業內人士看來,未來對跨境商品的市場監管應加強海關、檢驗檢疫、質檢、工商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和聯合執法力度,對進口商品從國外到國內流通不同環節的監管責任要落實到各部門主體,做到市場監管全程無斷點。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