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眼”的詞組很適合“搏位”,特別是在 餐飲業界。但這種搏位是否有效要看市場,更重要的是它是否合法。
?
比如“叫了個雞”在 杭州“啞鳴”,上周受到了市場 監管部門的查處:門店停業整改、店招被拆,被查原因和 廣告惡俗有關(詳見本報11月20日A3版《“叫了個雞”新華路店被叫停》。
?
一家門店被關,但對于其他的加盟店來說,無異是一顆重磅炸彈:能查到的資料顯示,浙江有14家(杭州有6家“叫了個雞”加盟店,這些人大部分都交了6.9萬元的加盟費、0.96萬元的管理費;還有開店必須的總投入不少于10萬元的房租、裝修、設備——隨著新華路店被確認的“無照經營”,他們的投資可能會血本無歸。
開業20天
近20萬投資面臨“水漂”
?
老何的店被關了,這幾天他的心情很糟糕,但也理解執法部門的行動。“因為我沒有營業執照。”他說自己是**個“叫了個雞”的杭州加盟店,以為能嘗到頭口水,結果卻是嗆壞了肺。
?
兩個月前他看到“叫了個雞”的宣傳,大概了解了對方的管理、配送、技術、市場前景之后,他覺得比較適合創業,開始考察。
?
老何是杭州人,人到中年。保險起見,他特意邀請“叫了個雞”上海總部的工作人員來杭州“把關”,主要就是看看這個店能不能在杭州開起來,是不是有違相關規定。“對方說沒有問題的,還給我出示了一些文件資料。這些資料證明他們是一家合規的公司。”
?
于是,老何開始找店面,*終選在了新華路:租金為1萬元/月。
?
正式開張的時候,老何算了筆賬:加盟費6.9萬、管理費800元/月次性收取一年、裝修費用4萬元、設備近2萬元,再加上店面租金,總投入將近20萬元。“不少人看到店招都覺得好奇,但實際上生意并沒那么好。”他以為慢慢地能收回成本,但沒想到開業第三天,他的店就被要求“停業整頓”。
?
江西人小陳,20多歲,是“叫了個雞” 祥符路加盟店的店主。“只是覺得這些廣告稱呼有些新奇,沒想到是違法的。”他看到本報20日的報道,很緊張,主動電話聯系記者要求咨詢。“肯定也會被查的,怎么辦?”他那個店面投入超過20萬元,其中大部分是通過親戚朋友借來的。“一旦被查,我的投入是不是都打水漂了?我該怎么去還那么一大筆欠債啊?”
?
市場監管已查處一批問題店招
創業還需擦亮眼
?
錢報記者了解到,杭州地區共有“叫了個雞”加盟店6家,除了上述兩家外,還有蕭山區啟迪路、余杭區南苑街道、余杭區清合嘉園、臨安新民街四家——他們當中有2家店主正在準備去上海“叫了個雞”總部維權。
?
“錢報報道之前,我們都不知道‘叫了個雞’是沒有通過注冊的,也不知道這些廣告語是違法的。”一家加盟店店主怪自己當初了解得太淺,現在他們幾個店主也在聯系,看看要不要聯合維權。“
?
下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劉振華說,對于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店招、廣告宣傳等,監管部門是一定會查處的。通過”叫了個雞“事件,區局也積*部署了專門行動,并查處了一批類似案件,比如某款內衣的”瘋狂脫光“宣傳海報,還有一家叫”食餓不赦“的餐館。”案件數量并不是很多,但一定會‘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至于”叫了個雞“的加盟商,他覺得一方面可以進行維權,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現有的店鋪格局進行轉型。
?
杭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也說,”叫了個雞“的店招和廣告已經涉嫌違反了相關管理規定。對于這種行為,監管部門會一查到底。同時,該負責人提醒創業者,在選擇項目之初就要先考量政策和法律,或者求助律師,或者到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