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杭州市市場 監管局公布18家 食品安全“ 黑名單”,李記 烤魚、旺順鹵味店、優咪 餐飲、三墩長橋農貿市場北門小唐鹵味城4家餐飲店因非法使用 罌粟殼、 罌粟粉等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上榜。
?
在“李記烤魚”的廚房,執法人員找到了兩袋罌粟殼,而盛高湯的鍋子里有一袋扎好的“香料包”,打開一看,全是罌粟殼。“把八角桂皮和罌粟殼放進高湯里煮,調出一鍋‘罌粟湯’,平時做菜時就像放味精一樣,在盤子里淋上一勺。據老板交代,有毒的美味就是這么煮出來的。”拱墅區市場監管局稽查二科科長黃堅說。
?
生意不好加點“作料” 好吃的真相竟是加了罌粟殼
?
“李記烤魚”是去年4月開張的,生意一直很火爆,在附近一帶小有名氣。
?
去年8月,上塘派出所的三名輔警下班后來到李記烤魚吃夜宵,點了幾份普通的炒菜和一份烤魚,其中一名輔警對美食比較有研究,大家吃得酣暢淋漓,他多留了份心眼。“烤魚味道很鮮,鮮過了頭,到底是煮法獨特還是用料有講究?”為了驗證心中的疑慮,吃完后他打包了一部分吃剩下的烤魚,并帶回了上塘派出所。
?
回到所里,民警用毒品檢測的試紙一測,果然嗎啡檢測結果呈陽性。民警立刻聯系拱墅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執法。
?
據烤魚店老板李金紅交代,自己是在朋友的提點下,在8月初花300多元買了約300克罌粟殼。
?
“根據以往的經驗,不法商販會把罌粟殼、罌粟粉用于制作鹵味、火鍋、麻辣香鍋、燒烤、烤魚等。把罌粟殼放在調料包里制作湯底,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鹵味店、火鍋店里。而李記烤魚效仿的就是‘澆鹵汁’的手法,把罌粟殼和香料裝在紗布里,和高湯一起煮成一鍋‘罌粟湯’,平時做菜像放味精一樣,在盤子里淋上一勺。”拱墅區市場監管局稽查二科科長黃堅說。
?
對于“個別餐飲店 非法添加罌粟殼”的說法,消費者并不感到陌生,市場監管部門也是年年都查,但屢禁不止。“李記烤魚”案之后,拱墅區市場監管局集中開展了打擊食品違法添加專項行動,重點檢查轄區內的鹵味店、火鍋店和烤魚店等。
?
在這次專項行動中,又有4家餐飲店“落網”,且均為鹵味店。位于沈家埭12號的“旺順鹵味店”就是其中之一。鹵味店老板張繼芳交代,去年10月,有人上門兜售罌粟殼,說是放在調料中可以提升銷量。買了罌粟殼后,在制作醬鴨制品時將3-4個罌粟殼放入鹵料包,制成醬鴨進行銷售。一只醬鴨僅售二十幾元,聞著香、口感也好,由于價廉“味美”,銷量一直不錯。
?
根據處罰結果,“李記烤魚”負責人李金紅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旺順鹵味店”負責人張繼芳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而另外3家鹵味店仍在處理中。
“毒調料”從何而來?
?
都說加了罌粟殼的鹵味、火鍋吃起來特別鮮,到底鮮到什么程度?
?
一位曾經誤食過“毒”鹵味的市民傅小姐告訴記者,“加了罌粟殼的鹵味鮮味明顯,熱的好吃,冷掉了也好吃,越吃越想吃,禁不住去想它。”
?
她說,幾年前家附近的農貿市場開了一家鹵味店,生意火爆,飯點前必排起長隊,農貿市場那么多鹵味店,哪家的生意都沒它好,自己也是常客。
?
“我也對比過每家店的鹵味,唯獨這家店的鹵雞翅又香又鮮,口感很好,吃完后還念念不忘。那段時間,每個星期至少要吃一次。*后可能被同行舉報,監管部門來一查,是加了罌粟殼!”傅小姐說。
?
食物中加了罌粟殼,會對人體產生什么影響?據了解,長期食用含有罌粟殼的食物,從心理到生理上都會產生依賴性,時間久了,食用者就會出現發冷、乏力、出虛汗、面黃肌瘦等癥狀,嚴重的還可能對人體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造成損害,導致慢性中毒。
?
我們都知道,罌粟殼、罌粟粉屬有毒物質,在食物中非法添加屬于違法行為,那么“黑心”餐飲店的罌粟殼從何而來?
?
據李記烤魚老板李金紅交代,罌粟殼是以500元一斤的價格,從石祥路上的糧油批發市場購買的。警方順著線索,找到了“上家”——經營香料店的馬某。馬某交代自己只是幫忙代購,以此賺取差價,真正的銷售上家是余杭區勾莊食品批發市場的香料經營戶魏某,自己從魏某手中以350元每斤的價格買了6斤罌粟殼。而旺順鹵味店的罌粟殼,上家也同樣是調料市場。
?
三墩長橋農貿市場北門小唐鹵味城老板唐光樹,則是通過互聯網購買罌粟殼。他在電商網站上購買了標為“大殼香粉”的香料,并在明知該“大殼香粉”實為罌粟殼粉、具有毒性的情況下,將其少量、多次添加到食物湯底中。
?
罌粟殼
?
俗稱大煙殼,罌粟科植物罌粟的干燥果殼。含有20多種生物堿,其中以嗎啡、可待因、那可丁、罌粟堿等為主要成分。具有鎮痛、催眠、呼吸抑制與鎮咳作用,一般用于醫藥行業。我國法律明令禁止在食品中加入罌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