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也要高不少,有的價格為普通產品好幾倍。 ?
? ? 本報調查? 價格翻倍賣,“有機水果”來路不明
?
? ? “好吃不貴,有機紅心柚,走過不要錯過”、“有機蘋果,純天然、高營養、無添加,吃了還要吃”……每當途經街頭水果攤點時,都會聽見這樣的吆喝聲,為吸引顧客,攤主幾乎都在水果前面加上“有機”二字,似乎顯得水果檔次更上一層。攤主說,有機水果口感更好,賣相也更好。可不少市民會說:“有那么多的有機水果嗎?”
?
? ? 記者在該流動攤上看到,不同包裝的柚子擺滿了水果攤的上部。用白色紙袋包裝的“有機”柚子擺在了*顯眼的位置,但是所謂的身份證明,就是紙袋上兩個“有機”紅色大字。
?
? ? “我們賣的柚子大多來自福建,都是正宗的‘有機’柚子,其中紅心的口感更好,假一賠十。”記者看到,這個流動攤點在售的普通柚子零售價為5元/千克,而包裝上標著“有機”二字的柚子售價則翻了一倍,價格為10元/千克。
?
? ? 另外,記者還看到,該攤點上的有機水果還有蘋果、獼猴桃等,價格均是普通蘋果和獼猴桃的兩倍以上。從外表來看,它們大都色澤亮麗,外形飽滿。攤主說,這是“有機”水果的共同特征,“不然也不會這么貴了”。當記者繼續問,為什么這些可被稱作“有機”時,攤主回答不上來。再仔細查看,這些聲稱“有機”的水果根本查不出其來歷,有的只是包裝上寫了“有機”二字。
?
? ? 醬油貼上“有機”價增十倍
?
? ? 除了水果可以稱為“有機”,目前市場上在售的商品還有有機醬油、有機蔬菜等,披上高大上的外套,價格普遍是同等商品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
? ? “我們這里的有機醬油與普通醬油價格不一樣,品質上確實也不同。”記者在市區一家大型超市二樓調味品專區看到,當市民走到專區挑選醬油時,促銷人員會立即上來推銷“有機”醬油。
?
? ? 記者看到,一款有機醬油500g裝的,售價為33.8元,同款普通的醬油500g裝僅賣7.6元,兩者相差3.5倍。另一款有機醬油高達53.8元,價格為普通產品的將近10倍。調查中,有的醬油標上“有機”,能查到“有機”標識,有的根本沒有,還有的是臨時貼上去的。不僅如此,記者在超市中走訪發現,一些有機蔬菜價格也是很“美麗”的。普通小青菜每500g售價在5-6元之間,而有機小青菜300g一盒的售價高達15.8元;菜場一個南瓜價格也就七八元,而有機南瓜售價高達24.8元。
? ? 百姓聲音 ?價格太高、心存疑慮
?
? ? “有機”究竟如何定義,哪些菜是“真貨”?消費者也是一頭霧水。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不管是出售便宜新鮮的散裝菜攤位,還是碼放干凈整齊的盒裝菜架子,來往挑選的人都是絡繹不絕,唯獨賣有機菜的區域乏人問津。雖然間或有好奇的顧客路過,拿起來看上兩眼,它們*終的歸宿還是貨架而非購物車。
?
? ? 記者隨機詢問了20位顧客不去購買有機菜的原因,“太貴了”成為共同的呼聲。從價位上看,這些蔬菜的確不太“親民”——紫洋蔥500g30多元、圣女果500g40元、卷心菜500g20多元。以百姓家中常吃的胡蘿卜對比,有機胡蘿卜500g近30元,而散裝的才2.5元,價格差了十幾倍。
?
? ? 另外,記者注意到,對于有意購買的市民,不知道“是否貨真價實”讓他們心生疑慮。想買又放下手中有機蔬菜的市民張阿姨說,自家有小孫子,想在家里“開小灶”,買點更加健康的蔬菜,市場上所謂的有機產品確實挺多,價格也參差不齊,到底是真是假,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辨別。
?
? ? 專家說法
? ? 如何辨別有機產品?看“標”認“碼”
?
? ? 有機商品,價格高沒關系,只要是貨真價實,面對如今市面上出售的有機產品,市民該如何辨別呢?市食藥監部門一工作人員介紹,我國《有機產品》國家標準規定,有機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正規有機產品,必須統一附加國家有機產品認證標志,而且有**編號和認證機構名稱標識。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一要看“標”,有機產品認證標志為圓形,外框綠色,上部有“中國有機產品”字樣,還繪有綠色絲帶環抱的紅色種子造型。這個標志的防偽性很強,數量控制嚴格。
?
? ? 另外,有機產品的“有機碼”采用暗碼形式標注在有機產品認證標志旁,刮開涂層即可獲取,在“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中輸入該有機碼,產品信息就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