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末,華洋資本攜50億元資金收購3萬噸茅臺鎮基酒的消息,一度將基酒交易炒得甚囂塵上。
?
“ 原酒與基酒是一個意思,都是指通過固態發酵釀造出來的、未經任何勾兌與添加的酒液,需要經過一年到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儲存,才能勾兌、降度為成品酒。” 白酒專家晉育鋒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
?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原酒的質量以及儲存時間對于白酒的口感和價值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然而一直以來,我國原酒產業集中度較低、原酒產品質量管理、 標準體系、生產和市場準入等方面的建設明顯滯后。
?
8月15日, 中國 酒業協會固態白酒原酒委員會(下文稱“原酒委員會”在官網上正式發布《固態白酒原酒標準》,此標準覆蓋醬香型、濃香型、小曲清香型這三種白酒主要香型。此前,原酒的制定標準主要掌握在企業手中,窖藏、年份等標準都由企業來制定。
?
對于原酒委員會來說,發布這樣一份標準不僅為了規范行業,還為了與四川發展純糧原酒股權投資基金的合作,“建設公開、公正、透明的白酒純糧原酒交易平臺”。目前原酒委員會的菜單欄里已經出現了“原酒交易平臺”的選項,只是尚未開通。
?
事實上,將基酒作為一項投資品并不是原酒委員會的“原創”,茅臺鎮基酒(交易代碼C50005以及原酒(崍嶺(BOLL均可以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交易。
?
不過,祎海恒航資管總經理周魯昆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的基酒交易存在“面不大,標準不統一、市場容量有限”等難題,基酒距離大宗商品尚存在一定距離。
?
執行是關鍵
?
“出臺得非常好,我覺得這份標準早該出了。”資深酒業觀察人士孫延元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
目前,我國原酒市場呈現這樣幾個特點: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售價低、競爭激烈,包括無證企業在內生產企業有1萬多家,其中證照齊全的有8000多家;盡管產能過剩,但優質固態原酒卻比較少,這類酒仍屬于稀缺資源;缺乏大型原酒生產企業,能保障品質和產量穩定的企業不多。
?
孫延元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白酒行業一直都很缺乏標準,標準的缺失也讓行業產生一種困惑,同時也讓白酒成為一種很難衡量的產品,這樣就容易出現欺騙”。此前,原酒與年份酒一樣一直都是廠家自己制定標準,這個就是企業標準。同時標準的制定一直都遵循著這樣一個流程:先是企業標準,然后出臺行業標準,*后國家標準出爐。“盡管目前行業標準并不具備法律效力,但行業標準很有可能上升到國家標準了。”
?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一些產能不足的白酒企業需要在外購買基酒,但一直以來由于缺乏行業標準,基酒提供商與白酒企業的企業標準可能存在不同,但該問題可能會隨著行業標準的實施而得以慢慢解決。
?
談及原酒標準對于企業影響,孫延元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標準的設立對于像茅臺、 五糧液 這樣的大企業來說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在設定之前一定要先征求大企業意見。由于大企業的標準在一般情況下要比普通中小企業嚴格,因此,很多時候,大企業標準與行業標準之間的差別不大”。
?
原酒委員會成立于2015年11月, 貴州茅臺 (600519、五糧液(000858、 瀘州老窖 (000568等**酒企均是其理事單位,目前的理事長為曾任瀘州老窖董事長的謝明。在成立之初,協會就表示要“制定純糧固態原酒質量標準、建立全程可追溯的原酒生產技術規范”。如今行業標準已出爐,但由于該份標準并不具備法律效力,如何保證眾多企業執行,也成為該委員會急需解決的問題。
?
原酒股權投資基金
?
除了原酒委員會的理事長,謝明的另一重身份是四川發展純糧原酒股權投資基金(下文稱“原酒股權投資基金”董事長。
?
公開資料顯示,四川發展純糧原酒股權投資基金由四川省*大的綜合性產業投融平臺“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與瀘州市政府共同成立,資金總規模達到30億元。從業務板塊來看,該基金除了具有為原酒上下游酒企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等功能,還力圖建立“行業公開、值得信賴的原酒交易平臺”。
?
孫延元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原酒金融化是白酒行業發展的一個方向,現在很多酒廠都在做這項生意,但這需要行業標準的制定與嚴格實施。
?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基酒是不能飲用的,必須要經過儲存,在儲存過程中還會發生內部化學反應,自然陳化老熟,將有害物質分解,白酒中老酒的數量越多,酒的價值也就越高,由于時間成本的存在,老酒是一種稀缺資源。
?
中金研報稱,未來5年高端年份酒基酒缺口達40萬噸,優質基酒存貨水平正在成為行業的核心競爭力,而具備高端優質基酒存貨的企業將形成確定性的品質競爭力和更快的放量增速。
炒作茅臺基酒
?
將目光瞄準原酒交易的不只是原酒股權投資基金一家,目前渤海商品交易所的官網上就有兩個類別的原酒產品—原酒(崍嶺與茅臺鎮基酒,其中前者屬于濃香型原酒,標準由成都崍嶺酒業有限公司制定,以國標《白酒分析方法》為檢驗依據;后者屬于醬香型基酒,電子合同不僅要求用于交收的基酒應該符合國標《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還對基酒的生產工藝、原料、生產季等各個指標作出規定。
?
2012年,貴州成立白酒交易所,其中包括基酒投融平臺。一位曾在交易所工作過的工作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貴州白酒交易所在成立以后不久就遇上了行業調整期,因此交易所的交易量一直有限。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官網上可以用來交易的商品只有一款“茅臺酒·百年金獎”,“基酒”那一欄下空空如也。
?
盡管如此,上述工作人員還是十分認可茅臺鎮基酒的價值,“目前茅臺在慢慢漲價,因此茅臺鎮的基酒行情也在慢慢恢復,而且茅臺鎮醬香型基酒的產量是有限的”。
?
一般來說,相比于其他香型的白酒,醬香型白酒的工藝比較復雜,原料產區只限于仁懷周邊,再加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醬香型基酒的銷售不存在多大問題。
?
上述工作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仁懷差不多有700多家生產醬香型白酒的企業,其中有牌照的企業400多家。
?
作為國酒以及醬香型白酒的代表,貴州茅臺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在資產荒的大環境下,茅臺酒的“量價齊飛”也讓更多人把注意力放在醬香型基酒投資上。
?
據媒體報道,自2015年底開始,多家資本力量進軍茅臺鎮,其中華洋資本攜50億元進場,截至2016年7月底,華洋資本收購茅臺鎮基酒累計高達3萬噸。
?
8月初,貴州茅臺發表聲明稱,其并未與華洋資本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更沒有簽署相關協議,同時茅臺強調,從不對外銷售“茅臺基酒”。緊接著華洋資本也在官網上發表聲明,表示公司在醬香型基酒方面的投資行為建立在與仁懷市茅臺鎮部分酒企的合作關系之上,華洋資本與貴州茅臺之間并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
時代周報記者從一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在醬香酒領域,貴州茅臺一家獨大,由于生產設備和技術等方面的原因,一些中小企業生產出的基酒難以達到貴州茅臺的標準,盲目跟風有風險,此前曾大肆炒作“醬香型基酒投資”的國湘集團已被深圳龍崗警方立案偵查。
?
時代周報記者致電貴州茅臺董秘辦,詢問對于“炒概念式投資”的看法,對方表示,董秘正在出國,不方便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