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日起,《 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6號,以下簡稱《辦法》將開始施行。目前,我國103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共有近2000個配方,個別企業甚至有180余個配方。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過多、過濫,配方制定隨意、更換頻繁等問題突出,存在一定 質量安全風險隱患,造成 消費者選擇困難。《辦法》將設立注冊門檻,提高生產要求,同時限制配方數量、規范 標簽標識,并且明確 監管要求與申請人法律責任。在參照藥品管理的情況下,“*嚴監管規定”無疑將給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帶來“地震”。
?
配方注冊制實施后,將如何影響奶粉企業及年輕媽媽們的選擇?
*嚴奶粉新政一出
貼牌企業難存活
?
根據《辦法》,今后嬰兒奶粉生產企業需要對奶粉配方進行注冊,提交包括產品研發報告和研發能力的證明報告以及證明配方科學性、安全性的報告等10個項目的申請證明文件。而“洋奶粉”則還需額外提交包括獲得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的證明材料等3個證明材料,才能獲得中國配方注冊資格。除了提交多項申請材料,相關部門還會派工作組到企業生產現場核查,項目包括生產能力、質量控制情況、檢驗能力、研發能力等。
?
“這是史上*嚴格的奶粉新政,以前奶粉配方都只是備案即可,這次需要注冊,一些靠代加工生存的企業幾乎無路可走,必須要有制造能力還得有研發能力。”青島市人大代表、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克說,以前一個代加工工廠可能代理十幾個品牌,年產量1000噸,靠量取勝,可是新政后,年產能達到100噸就不錯了,利潤也會減半。而對于既無生產能力又無研發能力的企業將會被清理掉。
?
“我們現在有一些貼牌生產的奶粉企業,以前在國外生產。一看到國內出臺了奶粉配方注冊制后,這部分市場的利益受到了影響,所以他們開始擔心起來。”一位業內人士說,外國奶粉企業如果來華注冊配方后,意味著不可能再替別人生產奶粉,這樣就有部分產量無法銷售。
?
“奶粉選擇恐懼癥”
能否得到緩解
?
近年來,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品牌雜亂的現象一直存在。據統計,目前我國103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共有近2000個配方,平均每家企業有近20個,個別企業甚至有180余個配方,存在配方套牌、貼牌生產現象,配方差不多卻貼多個品牌。這不僅讓年輕媽媽們挑花了眼,還花了冤枉錢。
?
依照新規,上述現象將被杜絕。《辦法》要求,每個企業原則上不得超過3個配方系列9種產品配方。業內人士分析,新規實行后,市場上的2000多種奶粉品牌將會削減至900種,將有利于緩解媽媽們的“奶粉選擇恐懼癥”。
?
品牌減少以后,消費者和品牌的互動將更加集中,也有助于恢復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原來奶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個品牌出了事,消費者就會不信任所有的國產品牌。奶粉注冊制雖然不會直接提高奶粉的質量,但能夠大幅度減少品牌,倒逼企業更加規范。
?
新規將加速行業整合和洗牌,一些企業旗下的品牌將消失。“如果企業的品牌數量得到了限制,將激勵企業提高配方創新能力,讓國產奶粉品質得到根本的提升,讓孩子們喝上放心奶。”業內人士說。
?
相關部門提醒,2016年10月1日只是企業的品牌和配方開始注冊的時間,企業現有產品和品牌的注冊時限是到2018年1月1日。
“洋奶粉”變國標
會悄悄漲價嗎
?
奶粉新政一出,很多不符合中國標準的洋奶粉將被阻止入境,對洋品牌奶粉可能造成不小的打擊。此前有央媒曾報道了對19款熱銷海淘奶粉的檢測發現,其中有8個樣品的鐵、錳、碘、硒實測值不符合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不合格率高達42.1%。不過這一結果也在消費者中引發了爭議。青島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克說,其實洋奶粉大比例出現“不合格”,核心在于各國對奶粉的標準不一致,而進入中國市場銷售的奶粉顯然必須符合中國標準。
?
正因如此,跨境購或者海淘進來的很多正規嬰幼兒奶粉雖然符合原產國標準,但不一定符合中國標準。那么洋奶粉改變微量元素后,價格會提高嗎?“這個很難說,是降價還是漲價,得看成本的變化,有待觀察。”李克說。
?
代購市場或將凈化
強者恒強弱者出局
?
新政會對代購產生哪些影響?李明在澳大利亞留學將近3年了,從第二年開始代購的工作,主要代購澳大利亞的保健品、奶粉等,近兩年銷量較好的就是“洋奶粉”。李明說,代購只要做到“收錢辦實事”,摸著良心做生意,不以次充好,提供好的服務,好的運輸條件,自然會吸引更多的客戶。他認為即將出臺的政策很有必要,“現在的代購太多,質量魚龍混雜,畢竟是食品,嚴加管理是好的。”當記者問到會不會影響其收入時,李明說:“我只是業余代購,代購的對象一般都是朋友或者家人,對于我來講,他們的安全比錢更重要。”
?
淘寶上一家月銷量過千的德國代購告訴記者,政策出臺后會嚴格遵守政策要求,也會引導消費者,幫助他們選擇適合寶寶體質的奶粉。業內人士預測,注冊制落實后,跨境購市場將突出“大電商+大品牌奶粉”的形勢,海外貼牌和中小品牌被清出市場,跨境購市場會呈現出“強者恒強,弱者出局”的市場局面。
?
延伸 羊奶粉市場也會大洗牌
?
在歐美國家,羊奶被稱作貴族奶,在目前的奶粉品類中羊奶粉也受到很多家長的關注,而在新政中也進行了具體的規范,新政相關要求中特別提到,產品名稱中有動物性來源的,應當在配方組成中標明使用的生乳、乳粉、乳清(蛋白粉等乳制品原料的動物性來源。同一乳制品原料有兩種以上動物性來源的,應當標明各種動物性來源原料所占比例。這一政策的出臺對整個羊奶粉市場影響*大,因為羊奶粉中大部分用牛乳清原料生產而未標注。
?
“很多人不知道,現在大部分羊奶粉用的是牛乳清蛋白,并非百分之百羊奶粉。”青島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克說,由于乳清粉在整個奶粉中所占配料總數的45%,而羊乳清蛋白是牛乳清蛋白價格的至少4倍,因此全羊奶粉的生產成本要遠遠高于非全羊奶粉。
?
“一旦政策實施,將會有一大部分非全羊奶粉(乳清粉來自牛奶品牌退出市場。這就為全羊奶粉品牌帶來至少20%的市場空間。”乳業專家王丁棉也認為新政對羊奶粉市場影響比較大,對全羊奶粉企業是一大利好。王丁棉認為,全球的羊奶生產59.3%來自亞洲,14%來自歐洲,羊奶產量整體增幅每年保持在2%,而全球羊乳消費卻保持每年至少10%以上的增幅,在中國更是出現30%以上的高速發展。“未來羊奶粉的增長空間比較大,到2020年,整個奶粉市場的份額將達到1000億元,而羊奶粉的份額也將由目前的55億左右上升到100億元以上。”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