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鹵味作坊環境差,成品放在垃圾桶邊上。
?
連日來,本報關于 食品安全的報道引發市民關注。近日,讀者陳先生致電本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在中心市區圣茂路附近某小區的儲藏間,藏身一處“ 黑作坊”。該作坊加工鹵味, 衛生條件*差。對此,記者暗訪發現,加工鹵味時,操作者未佩戴口罩,汗水直接滴入鍋中。令人作嘔的是,現場 蒼蠅嗡嗡作響,食物直接堆放在垃圾桶邊。據悉,該作坊加工后的鹵味供給多個鹵料店。
?
現場
鹵味隨處放 蒼蠅到處飛
?
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儲藏間,放上案板,架起煤爐灶,添置冰箱,就成了一個鹵味“黑作坊”。近日,記者接到線索前往暗訪,到達該作坊時,鹵好的鹵味放在儲藏間外的地板上,不少蒼蠅圍著轉,雖然風扇開著也沒有辦法將它們驅趕走。鹵味旁就放著垃圾桶,衛生條件堪憂。
?
進入儲藏間,里面光線昏暗,熱氣直冒。記者注意到,鹵好的鹵味放在案板上,鳳爪、牛肉、大腸等鹵菜品種齊全,毫無遮蓋地暴露在空氣中,蒼蠅飛來飛去,屋內滿地是污水,鍋爐邊的墻壁上也布滿黑油。
?
其間,一名中年婦女正在炒田螺,她熟練地將調味和著田螺不斷地翻炒。由于天熱空間小,煤爐又不斷散發熱氣,該婦女大汗淋漓。她不停地用手抹汗,可還是有汗水滴進鍋里。不僅如此,記者發現,該婦女既沒穿工作服,也未戴口罩,操作時更沒有任何消毒措施。
暗訪
作坊存在多年 鹵味供多家店
?
這些鹵味銷往何處?該作坊存在了多久?記者嘗試與該婦女攀談,進一步了解情況。
?
“鹵著自己吃啊?”記者故意問道。“自己能吃這么多嗎?”該婦女說,是賣給別人的。她說,該作坊加工出來的鹵味熟食,主要供給有店面的鹵味店,由他們賣給顧客。
?
當記者進一步詢問供給多少店,每天的生產量有多少時,該婦女警惕地詢問記者想做什么。“在這里做很久了吧?”記者繼續問道。她只回答了“嗯!”,即不再交談。至于鹵味的原料從哪來,食材質量是否有保障,她都避而不答。
?
暗訪中,周圍不少居民對這個作坊意見不小。“味道太大,感覺都要窒息了。”住在附近的李女士說,這個鹵味加工點,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我家根本不敢開窗,一開窗異味就飄進來。”市民魏先生說,作坊加工的鹵味隨意放,環境臟兮兮的。
?
附近一位居民稱,該作坊存在有兩年多,經常早上就開始加工,味道飄滿小區。
?
部門
查處撲了空 將繼續跟蹤
?
3日,記者將暗訪到的情況向市食藥監局豐澤分局反映,該局局長康招傳初步了解情況后表示,這樣的鹵味小作坊肯定是不行的。隨即,該局組織執法人員前往查處。
?
然而,當記者與執法人員一起到達現場,卻發現該作坊鐵門緊閉,門口的洗水池上還放著一盤炒田螺。透過門窗可以看到,儲藏間內放著許多鹵好的鹵味。執法人員來到小區的保安室了解情況,試圖找到當事人,卻未果。
?
執法人員表示,他們將再次組織人員查處。4日,記者再次來到現場,該作坊還在加工鹵味。市食藥監局豐澤分局表示,將繼續跟蹤查處。
?
提醒
衛生難達要求 少吃街頭鹵味
?
那么,街頭鹵味安全嗎?據介紹,熟食的保存溫度應當在0—10℃之間,街頭大部分熟食攤并不具備這一條件。夏季的熟食鹵味經常有剩余的情況,如果貯存不當,很容易導致細菌繁殖,不慎食用會導致食物中毒。此外,街頭鹵味的加工、銷售、運輸等環節均無法達到衛生要求,也沒有防蠅防塵設施和適宜的溫控系統,存在較嚴重的食物安全隱患。
?
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陳醫生提醒,夏季是腸胃系統疾病多發季節,人們在飲食方面應該多加注意,路邊熟食類的食物在衛生方面缺乏保障,建議市民少吃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