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倆相繼得怪病,反復發燒數月一直查不出原因,近日,市疾控中心確認娘倆得了 布魯氏菌病。據了解,患病母子喝新鮮 羊奶已經一年多了,專家判定兩人患布魯氏菌病與此有關。記者 調查發現,很多市民有喝生鮮羊奶的習慣,由于這些奶羊大多未經 檢驗檢疫,容易感染布魯氏菌。
是感冒嗎?為何反復發燒
?
因為相信“現擠羊奶沒有添加劑,營養價值高”,很多市民熱衷購買現擠現賣的生鮮羊奶。張女士的兒子今年11歲,娘倆堅持喝新鮮羊奶已有一年多時間。據了解,這些現擠羊奶是張女士的父親從金州的一家養羊戶處訂購的。
?
今年5月份前后,張女士和兒子相繼開始發燒,但癥狀不完全相同,張女士持續低燒,而兒子是高燒。剛開始張女士以為得的是普通感冒,娘倆為此沒少吃藥,但病癥卻一直沒有痊愈,到醫院檢查也沒查出什么毛病。后來,兩人的病情有所好轉,但很快又開始發作。
?
隨后的一段時間里,張女士和兒子發燒的癥狀時好時壞,其間多次到醫院進行檢查,但一直沒有查明病因。今年7月中旬,張女士兒子高燒的癥狀越發嚴重,持續燒了多天,家人再次將其送到醫院檢查。這次醫生為孩子進行了血培養檢查,醫生詢問孩子吃過什么東西,發現他一直在喝新鮮羊奶后,醫生懷疑孩子感染了布魯氏菌。
娘倆先后在疾控中心確診
?
由于醫院不具備布魯氏菌的檢測業務,因此無法確診。在醫生的推介下,張女士帶著孩子到大連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測,結果證實孩子確實得了布魯氏菌病。
?
張女士一家平時接觸不到牛羊等牲畜,因此專家斷定張女士兒子的病是因喝新鮮羊奶所致,隨后孩子被送到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治療,經過一段時間對癥治療,孩子的病情終于有所好轉。
?
兒子的問題弄清楚了,但張女士仍時不時發低燒。由于兩人的病癥不完全相同,剛開始,張女士沒有想到自己也得了布魯氏菌病。后來實在沒有辦法,張女士也到市疾控中心進行了相應的檢測,結果證實張女士也得了布魯氏菌病。隨后,張女士也被送到六院接受治療。
提醒
現擠羊奶袋裝羊奶營養價值差異不大
?
近年來,國內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市民開始關注天然健康的食品,這其中就包括現擠的新鮮羊奶。記者梳理本報熱線平臺發現,近幾年來,有關商販街頭兜售現擠羊奶的報料很多,吸引很多市民“嘗鮮”,有些市民甚至常年喝現擠羊奶。
?
記者調查發現,這種現擠羊奶大多未經過檢驗檢疫,而且衛生情況很難保證。此前,有人在虎灘新區一工地售賣現擠羊奶,本報記者曾對這一現象進行調查。當時現場環境異常臟亂,遍地羊糞。記者嘗試購買羊奶,賣家先找了一個空礦泉水瓶,又把羊拴到屋外的柱子上,隨后用一塊臟兮兮的濕抹布“消毒”后,開始用手擠奶。
?
很多人認為喝生鮮羊奶好,甚至將鮮羊奶當成補品,對此,大連市體檢中心營養科主任孫承芝告訴記者,現擠的羊奶沒有添加劑,維C含量可能比存放時間稍長的其他奶品更豐富一些,但總體來說,兩者營養價值差異不大。袋裝羊奶內的添加劑只要不超標,就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
此外,孫承芝認為,擠奶人應具備健康證,擠奶的手應該徹底清洗,擠奶的環境也應確保無污染,“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再考慮營養問題才有意義。”她說。
?
關于布魯菌病你需知道這些
致病原因
?
由于患布病的家畜是導致人類感染的主要傳染源,因此經常接觸牛、羊、豬、狗、鹿等動物的飼養、屠宰、皮毛加工、獸醫等職業人群和食用未煮熟煮透病畜乳、肉制品(如燒烤等的人容易受到布魯氏菌的感染。
?
癥狀危害
?
人患布病臨床特點為長期發熱、多汗、關節痛及肝脾腫大等。經常會被誤診。如不及時治療,容易由急性轉為難治的慢性布病,引起人體全身多器官系統的損害。反復發作,遷延數年,終身不愈,甚至成為殘疾。
?
如何預防
?
從事布病相關職業重點人群在工作中應選用工作服、口罩、膠鞋、各種手套進行防護,工作后用肥皂或消毒水洗手。不要食用生的或半生的牛、羊肉,不喝生奶,應煮熟煮透再食用。家里的砧板、刀具應生熟分開,及時清理。
?
診斷不難
?
布病的診斷并不困難,根據病人的臨床癥狀、流行病學史和實驗室檢查結果是不難診斷的。患病后,根據醫囑按期、按量服藥和對癥治療,布病容易收到較好療效。
?
■名詞解釋
?
布魯氏菌病 又稱布魯菌病、地中海弛張熱、馬爾他熱、波浪熱或波狀熱,俗稱懶漢病、蔫巴病等。是由布魯氏桿菌(簡稱布氏菌侵入機體,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傳染-變態反應性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傳染源,布魯氏菌可以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徑傳播。主要在養殖業發達的農區和牧區出現,但近年來在城市也有布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