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7月12日訊 (錢江晚報記者 李華 通訊員 張淑蓉 董傳倩 今年初,甬城開始出現一種“越南 酸奶” 飲品,這種飲品號稱 價格便宜、口感細膩、品種繁多,但有人卻發現,這款飲品不但無 生產日期、無中文 標簽,而且 進口渠道不明,在 出入境 檢驗檢疫局根本查不到這種“越南酸奶”的進口記錄。
?
獲得線索后, 寧波江東區市場監管局稽查大隊進行了調查,順藤摸瓜發現了兩家進口水果批發商戶有貓膩。
?
昨天,稽查大隊對案件情況進行通報。
?
“3月30日,我們獲知信息后,當天就部署開展對‘越南酸奶’的全面排摸,發現江東區部分水果店確實銷售過這種飲品,不過聽到風聲,不少水果店都已主動撤柜下架。”江東區市場監管局稽查大隊副大隊長李棟說,當時市面上基本已找不到這種“越南酸奶”,調查人員就對相關經營戶進行了詳細詢問,了解到這種飲品少量來源于網絡銷售,本地市場線下主要來源于寧波市蔬菜公司果品批發交易市場兩家*大的進口水果批發商戶。
?
執法人員隨即赴興寧路的水果批發市場調查,在對涉嫌的兩家進口水果批發商倉庫檢查中,未發現有庫存的“越南酸奶”,但執法人員就在批發商的進銷存原始票據中發現了端倪,里面清楚記錄著“越南酸奶”的部分購銷明細。
?
與此同時,該局又向相關的水果店提取了這兩家批發商出具的記錄有“越南酸奶”的發貨單,還得到了水果批發市場工作人員的指證。
?
面對確鑿證據,兩水果批商戶無從抵賴,承認購銷無中文標簽“越南酸奶”的事實經過。
?
經查,其中一名商戶,今年2月至3月期間,共3次從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采購名為“Bavi”和“Sua chua”兩種“越南酸奶”95箱,購入價格65至69元不等,接著以70元至75元的價格批發。事發后,商戶將余存的少量產品下架,免費分發給親友,店內已無庫存,銷售“越南酸奶”的營業收入共計6935元。另一名商戶共5次批發100箱,出事后已全部售完,營業收入共計7200元。
?
據了解,目前我國自東盟零關稅水果進口持續增長,少量商家在進口水果時,會夾帶入關少量未經檢疫的香蕉干、芒果干、蜜餞等預包裝水果制品以贈送給相關客戶。
?
“像‘越南酸奶’這樣,查不到進口記錄,但被批發商作為一種熱銷產品正式采購批發還是**次碰到。”李棟強調,雖然這兩家商戶的銷售數量與利潤并不大,但社會影響較大,遂對其處重罰。
?
根據當事人存在銷售越南酸奶及其他一些輕微違法行為,兩商戶分別被處以罰沒款61935元和62000元的行政處罰。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