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7月11日消息(記者雷愷 通訊員張偉峰“部分縣區試行三合一的市場 監管模式后,食品藥品監管力量弱化”、“一些鄉鎮監管所人員到位率不高,缺少專職監管人員,進入夏季,農村家宴食品安全隱患較多……”在 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的局務會上,針對當前監管工作存在的薄弱問題,局領導和各督導小組人員各抒己見。此前,由陜西省食藥局領導帶隊的8個督導組,深入到全省12個市(區、24個縣、50多個基層所,對全年重點工作進行督導 檢查。這是陜西省食藥局在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活動中,堅持學用結合、以學促管,使“兩學一做”成為推動工作落實的助推器采取的又一有力舉措。
?
陜西省食藥局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中,明確提出要把開展學習教育與完成年度重點工作和目標任務結合起來,統籌兼顧、有序推進,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他們通過了中心組集中學習、領導上黨課、個人自學和參加黨支部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黨員干部著重在全面、系統、深入上下功夫,切實以學習教育激發各級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動力和活力,全面推進監管工作落地生根。
?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學習”是基礎,“做”是關鍵。對此,他們把解決食品藥品安全突出問題做為開展好教育活動的落腳點。針對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攤販量大線長、監管難度大的特點,陜西省局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小作坊小餐飲及攤販管理條例》,按照省政府提出的“許可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要求,從今年3月起到12月,在全省集中開展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攤販(簡稱“三小”綜合治理,明確各級工作任務和職責,加強監管和從業人員培訓宣傳,強化各級依法監管、依法經營意識。省局并且出臺了食品小作坊“一票通”監管辦法,規范小作坊生產經營行為。目前全省各地“三小”整治工作正在緊張推進中,“三小”信息化監管平臺已經上線運行,小作坊、小餐飲已經進入全面許可階段,西安、寶雞、楊凌等地已試點實行食品攤販定點定時定區域管理。
?
陜西省食藥局堅持將乳粉、肉制品、食用農產品、學校餐飲、食品添加劑、農村家宴、保健品等作為重點,突出風險防范和重點整治,強化事中事后監督,落實各級責任。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加大食藥安全抽檢力度,注重用技術手段發現風險。今年全省共安排抽檢31大類食品73917批次、快檢346560批次,實現抽檢類別、檢驗項目、抽檢區域和全環節的全覆蓋,目前已發布食品安全公告24期,對涉及蜂產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肉制品,乳制品等31類共2723批次食品的抽檢結果進行公布, 其中合格食品2648批次,不合格食品75批次。同時加快推進食藥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將264家食品企業信用等級評定結果上網公布,32家食品企業被定為失信等級,社會反響很好。
?
在“兩學一做”教育活動中,陜西省食藥局注重通過12331、省局網站、局長信箱和媒體報道等渠道,注重傾聽群眾意見和呼聲,著力治理突出問題。今年以來,他們先后組織開展保健食品、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食品非法添加、網絡訂餐、食用農產品、藥品流通領域違法經營和醫療器械質量安全等集中治理,建立“雙隨機”檢查機制,加大飛行檢查力度,依法嚴查重處食藥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今年1-6月,全省立案查辦各類食品藥品違法案件4203起,涉案金額 1188.97萬元,罰沒款金額3229.61萬元,移送司法機關案件89件,責令停業整頓26個,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9家,搗毀制假售假窩點27個,并對查處的典型案件在媒體上曝光,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效果好不好,*終要看我們的工作作風有沒有改變,監管水平有沒有進步,食品藥品安全形勢有沒有提升,群眾對食品藥品安全滿意度有沒有提高。”陜西省食藥局黨組書記、局長胡小平認為,“四個有沒有”就是“兩學一做”活動效果的試金石,推動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立足實際,加強“能力建設”,強化責任擔當,依法嚴格監管,更好地服務好、保障好陜西經濟發展大局。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