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去影院看電影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檢票時,外帶 食品謝絕入內,影院給出的理由是為了保證其他觀眾的觀影效果,但影院內卻售賣著高價 飲料、 爆米花等,此舉引來市民紛紛吐槽。近日,晚報記者走訪市區多家影院,發現這一侵權“行規”在市區部分影院大行其道。市消協相關人士表示,該規定屬 霸王條款,涉嫌侵犯 消費者的自主選選擇權,市民被侵權可 投訴。
?
吐槽:影院謝絕外帶食品
?
近日,市民劉小姐和朋友一起來到市區步步高鈞天購物廣場的星美國際影城看電影。因影院自售食品價格高出一倍以上,劉小姐在電影開場前便去附近的快餐店購買了薯條、漢堡包等,準備邊看邊吃。
?
在檢票時,手拿食品袋的劉小姐被工作人員攔了下來,理由是劉小姐攜帶的食品會影響觀影環境。
?
“工作人員看都沒看我帶的食品,就說會影響其他人觀影,這難道不是霸王條款嗎?”對此,劉小姐十分氣憤。雙方僵持了近3分鐘,*后,劉小姐將食品寄存才得以入場觀影。
?
市民小胡對電影院的這項規定也忍不住吐槽。一次,小胡因為沒吃午飯,但又怕錯過電影,便在一快餐店自帶雞排、酸梅汁等來到市區鳳凰城國際影院看電影。在檢票時,小胡被該影院的工作人員攔下,要求寄存外帶的雞排。小胡對影院的做法并不認同,便不顧工作人員的阻攔,檢票后直接進影廳觀影。讓她沒想到的是,這名工作人員一直在旁邊看著小胡把雞排吃完才離開,時間長達10多分鐘。
?
市民熊小姐告訴晚報記者,她每次去看電影都會把零食偷偷藏進包里,飲料則拿在手上,“我這也是無奈之舉,影院自售的食品太貴了”。
?
市民胡先生則認為,影院禁止外帶食品這一規定不合理,“看電影的時間不短,帶一些飲料、食品進去很正常。如果影院禁止外帶食品的理由僅僅是因為觀影環境,那就不要自售飲料、爆米花了”。
?
采訪中,有市民表示,除了飲料外,攜帶其它食品進入影院,常常會被要求寄存。
?
調查:有影院未對外帶食品設限
?
隨后,晚報記者走訪了市區5家影院,其中一家影院張貼了“謝絕外帶食品”的標語,一家影院要求寄存帶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一家影院對外帶食品阻攔一番后*終“放行”。此外,還有兩家影院并未對攜帶的食品設限。
?
在市區星美國際影城檢票口,張貼有“謝絕外帶食品”的標語,而在超市賣三四元一瓶的飲料,在該影院內標價七八元,排隊檢票的觀眾對此習以為常。
?
為此,晚報記者詢問該影院的工作人員,是否知曉該標語涉嫌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方表示知情,但這是遵照上級領導要求張貼的,“雖然寫著謝絕外帶食品,但只對具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我們要求寄存,其他的則沒有硬性要求”。
?
“那什么是帶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呢?影院自售的爆米花是否屬于這類食品?”“榴蓮、燒烤、菜梗都屬于帶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我們影院的爆米花沒有味道,*起碼我們沒有聞到。”一工作人員答道。“那雞排、薯條是否屬于帶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晚報記者問到,該名工作人員并未回答,便以工作為由離開了。
?
隨后,晚報記者在市區鳳凰城國際影院入口處看到了一張觀影須知海報,上面有一條寫到“請勿攜帶瓜皮果殼、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進入影廳”。影院工作人員稱,“榴蓮、菜梗、麻辣燙、鹵味等屬于帶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至于雞排、薯條是否被列為刺激性氣味食品,該工作人員表示,有顧客攜帶該類食品,會口頭提醒一下,并不會強制要求寄存。
?
在市區萬象新城廣場的大地影院,晚報記者同樣看到了這樣一條標語——“為營造良好的觀影環境,請顧客寄存異味,影響大的食品”。隨后,晚報記者購買了薯條、雞翅等外帶食品進場觀影,工作人員檢票后并未加以阻攔。該工作人員表示,除非是榴蓮、臭豆腐等,其它的外帶食品并未強制要求寄存。
?
而在市區影都影院及中影南方國際影院,晚報記者沒有看到任何關于“謝絕外帶食品”的標語。7月4日13時30分左右,晚報記者在中影南方國際影院內觀察近半個小時,發現觀眾攜帶外帶食品時,工作人員除了口頭提醒請勿亂扔垃圾外,未作任何阻攔。
?
部門:涉嫌霸王條款可投訴
?
市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表示,部分影院謝絕外帶食品的規定屬霸王條款,涉嫌侵犯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即“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而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
消費者遇到侵權行為,建議拍照保留證據,并撥打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投訴,市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調查取證,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文/圖 晚報記者 戈芬 陳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