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人民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 劉茸30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
據悉,2015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
今年3月下旬,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先后赴北京、山東等地開展了前期調研工作,并詳細制訂了執法檢查工作方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成立了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組,張德江委員長擔任組長,王晨、沈躍躍、艾力更.明巴海、陳竺副委員長和教科文衛委員會柳斌杰主任委員擔任副組長,成員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相關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和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共45人組成。
4月至5月,執法檢查組分為五個小組,分別赴天津、內蒙古、黑龍江、福建、湖北、廣東、重慶、四川、陜西、甘肅等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執法檢查。
報告稱,這次執法檢查在力度、深度和廣度等方面有幾個突出特點:一是由委員長親自擔任組長并帶隊赴地方檢查,由四位副委員長擔任副組長,執法檢查后還要開展專題詢問,加大了執法檢查的力度;二是各執法檢查組深入到鄉鎮食品監管機構以及*基層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明察暗訪,采取了不打招呼隨機檢查、隨機抽樣送檢等方式,深入了解食品安全領域*突出的問題以及與人民群眾關系*密切的食品安全問題,體現了執法檢查的深度;三是檢查范圍基本涵蓋了涉及食品安全的各個領域以及近年來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食品領域,突出了執法檢查的廣度;四是突出了問題導向和邊查邊改,在執法檢查中不僅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同時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張德江委員長還把信訪、媒體上反映的十多件有關食品安全問題和食品監管的經驗批給國務院和檢查組,推動執法檢查深入開展。
報告認為,國務院及有關部門認真宣傳貫徹,積*采取措施,依法加強監管,落實法律責任,取得了明顯成效,防控食品安全大規模、系統性風險的能力得到提升,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中向好。
報告指出,2015年,食品抽樣合格率為96.8%,比2014年提高2.1個百分點。2016年1月,國務院專題研究部署了“十三五”期間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工作,加快既有標準的清理整合的同時,加快了新標準的制定公布。已制定公布68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還有4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即將公布,制定農藥殘留限量標準4140項、獸藥殘留限量標準1584項,清理了413項農殘檢測方法標準。
在進口食品監管方面,2015年共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1.6萬批;對歐美等35個國家或地區的29種輸華食品開展體系審查或回顧性審查;將204家進口食品違規企業列入風險預警通告;調查處理49批次涉及安全衛生項目的進口食品不合格信息。
2015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掛牌督辦重大違法案件364件;對涉嫌犯罪案件,與高檢院聯合督辦13件,與公安部聯合督辦266件。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查處食品安全領域違法案件24.78萬件,罰沒款金額11.65億元,責令停產停業9731戶,吊銷許可證235件,搗毀制假售假窩點779個,移送司法機關1618件。新食品安全法實施以來,公安部門共偵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5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萬余名,成功偵破了涉及11個省份、案值高達3億元的重慶“10.29”制售地溝油系列案件和涉及7個省份的上海“9.10”假冒品牌嬰幼兒配方乳粉案等一大批跨區域、系列性大案要案。
報告也指出,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基礎還比較薄弱,影響和制約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部分領域和地區的食品安全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當前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主要表現為: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從查處的一系列大要案來看,一些地方政府的領導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不夠、責任落實不夠;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意識較弱,經營者的誠信意識、法治意識特別是主體責任意識不強,相關教育引導和管理約束工作較為滯后,*易造成安全漏洞;監管體制機制需要進一步研究,“多合一”的市場監管局有利于精簡機構,但也在有些地方弱化了食品安全監管職能;種植養殖環節存在風險隱患,農藥、獸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水土污染等因素,給農產品質量安全造成的風險隱患不容忽視;食品安全標準修訂需要進一步加強,個別重要指標缺失,標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有待提高,部分標準標齡較長,水平偏低;基層監管執法能力薄弱,硬件差、軟件弱,個別地方存在基層監管工作流于形式等“懶政”現象;食品檢驗檢測能力不足;部分法律適用問題亟需進一步明確;部門之間配合有待統籌協調。
報告建議,接下來應當繼續加大食品安全法的宣傳普及力度,把強化法治約束和道德教化結合起來,依法推進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建設,加強農業種植養殖環節監管力度,加快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努力強化監管執法能力建設,整合資源強化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研究完善食品安全相關法律問題,繼續完善部門間的協作配合,著力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認真總結地方和企業好的經驗做法。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