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吳 麗
日常工作中,一些企業對原產地優惠政策和簽證工作了解不夠,存在一些誤解,不能利用好對外貿易中的有利工具,充分享受到優惠政策的益處。而原產地簽證是自貿協定和其他優惠政策的主要實施手段,下面就企業咨詢和簽證中較常出現的誤解做一些解釋。
誤解一:
外方沒有要求,企業就不用申領原產地證。
在符合進口國原產地規則的情況下,簽發相應原產地證可以減免關稅。根據貨物HS編碼可查詢到貨物是否在降稅清單內,以及降稅幅度。如果企業簽訂外貿合同時協定由我國支付關稅,持我國原產地證可降低我國企業出口成本;如果協定由外方支付關稅,外方更加關注關稅減免情況,但如外方沒有要求,我國企業仍可通過使用原產地證節省關稅成本使外國獲得更大利潤空間,從而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獲得更多訂單。
誤解二:
出口貨物中有進口成分,不能申領原產地證。
原產地規則將產品分為兩大類:一是完全原產產品,二是含有進口成分的產品。其中,含有進口成分的產品,是指完全或部分地使用進口的原料或零部件制得的產品。對于具體的原產地判定標準各國規定不盡相同,主要有:稅目號改變標準、百分比標準、加工工序標準、簡單加工標準、復合型的原產地標準。只要產品符合進口國的原產地標準,就可以申請簽發相應原產地證以獲得關稅減免。
誤解三:
原產地證只能由生產企業在產地申領,對外貿易公司不能申領,也不能在外地申領。
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國內企業均可申請辦理原產地證,一般由對外貿易公司申領,生產企業也可以在辦理登記手續后,憑收購本企業產品的對外貿易公司委托書,向登記地檢驗檢疫機構申請代辦原產地證書。且只要該委托書在委托期限內,再次申請原產地證時可免于再次提交。
北京地區生產的產品需提交產品成本明細單及原材料采購發票復印件,異地產品需提供經生產地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調查結果,即可完成產品登記,申請辦理原產地證。
誤解四:
申領原產地證不用配備有專業知識的專門人員。
申領人員不具備一定的外貿知識和外語水平,或頻繁更換申領人員,容易發生申報錯誤、不符合規范等一系列問題,導致企業不能及時取得原產地證,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如果因理解有誤、申報不符、單據差錯等原因影響貨物通關甚至補繳關稅和罰款,就更加得不償失了。因此,企業應重視原產地證申領人員的培養,同時,可積*參加我局對于申報人員的培訓,提高辦事效率。
誤解五:
持非優惠原產地證不享受關稅減免,因此只需要關注優惠原產地證。
非優惠原產地證可以證明貨物原產于我國,或享受進口國正常關稅(*惠國待遇,或作為實施進口配額、許可證制、反傾銷、反補貼制、政府采購的依據,更能起到證明商品內在品質的作用,以提高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如持有中國原產地證的絲綢,在國際商場上能獲得高于其他國家同類商品的定價;特定商品需辦理專用原產地證,如從事毛坯鉆石貿易需辦理《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
誤解六:
只有與我國簽訂自貿協定的國家給與我國出口商品相應優惠政策。
自由貿易區優惠原產地證,即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是原產地證的一種。原產地證還包括一般原產地證、普惠制原產地證(Form A,和專用原產地證。其中持有普惠制原產地證可以享受給惠國普惠制關稅優惠待遇。目前,給予我國普惠制待遇的國家有:土耳其、日本、挪威、新西蘭、澳大利亞、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其中,新西蘭、澳大利亞分別與我國簽訂有自貿協定。
此外,企業應注意:與普惠制不同,自貿區優惠是雙向的,是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的互惠協議,我國企業進口貨物時也應將進口貨物取得自貿區原產地證書作為重要條款,享受關稅優惠。
誤解七:
出口到某一國家或地區只能申領一種原產地證,稅率是一直不變的。
以出口到韓國為例,韓國既是《亞太貿易協定》協定成員國,也是與我國單獨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企業既可申領《亞太貿易協定》優惠原產地證,也可申領中韓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以稅目號6204291000絲制女式便服套裝為例,《亞太貿易協定》的優惠稅率為6.5%,中韓自貿協定生效時、生效第2、3、4、5年的優惠稅率分別為:10.4%、7.8%、5.2%、2.6%、0稅率。因此,企業在中韓自貿協定生效的兩年內可申請簽發《亞太貿易協定》優惠原產地證,第三年后可申請簽發中韓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以獲得*大的優惠稅率。
誤解八:
只要內容正確,對原產地證格式要求可以不嚴謹、不重視。
證書打印不規范,如位置過上、過下、出框,簽字與打印內容、條形碼重疊,印章不清楚等問題,均有可能引起對方海關退證,影響貨物通關,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