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豐臺食藥監局查抄時,當場發現嚴禁加入
???一家窩點內部,包粽子的工人抽著煙干活
?
??? 法制晚報訊(本報暗訪組 拒絕客戶自提、藏身拆遷后出租大院、外人進門先盤問清楚、工人抽著煙光著膀子包粽子……
根據讀者提供的信息,《法制晚報》記者暗訪發現,在
記者輾轉拿到窩點生產的粽子,豐臺
6月1日,豐臺食藥監局聯合豐臺公安分局對3家窩點進行了查抄,共查扣1.7萬余個粽子,并已于第二天送到專業場地銷毀。
讀者爆料 吃粽子結果手都是甜的
前不久,豐臺嘉園三里居民郭女士,在小區附近的北甲地綜合市場正宗山東饅頭房,以1元/個的價格,購買了15個糯米小棗粽子。
食用后,全家人發現拿過粽子的手是甜的。糯米小棗粽子只有包在里面的小棗是甜的,*多經過蒸煮后包裹在小棗周圍的糯米是甜的,手沒有接觸到小棗和小棗周圍的糯米不可能染上甜味。
于是,郭女士上網搜索后,懷疑自己買的粽子有可能被添加了甜蜜素——蒸煮時向水中放該物質,使得粽葉被染甜,手接觸到粽葉進而也發甜。
第二天,郭女士找到了該饅頭房。老板稱,粽子是從外面進的貨。
記者調查 饅頭房稱不知產自何處
根據郭女士的反映,5月20日,記者來到位于豐臺馬家堡西路的北甲地綜合市場,很快便在市場東門附近找到了那家正宗山東饅頭房。
饅頭房坐南朝北,一排兩間門面,一間用來銷售,一間用來加工饅頭等主食。記者看到該饅頭房正在銷售的粽子有3個品種,一種是小棗的,一種是豆沙的,第三種是蜜棗的。小棗、豆沙的1元一個,蜜棗的1.5元一個。
法晚記者對饅頭房老板稱,眼下正在附近一家早市賣粽子,銷量可以,想向他打聽一下他賣的這粽子是哪進的,進價如何。
饅頭房老板說,粽子每天早晨送貨,豆沙、小棗的每個六毛五,蜜棗的每個一塊。至于這些粽子在哪加工的,誰加工的,他不知道,也從沒打聽過。
加工點老板多次拒自取
5月21日早6時左右,記者再次來到北甲地綜合市場,剛進市場大門,就看見一輛電動三輪車從饅頭房向大門駛來。注意到車上堆放著十多袋粽葉,記者趕緊將電動三輪喊停。
三輪司機是個年輕人,當記者表示想聯系訂購粽子時,男子稱他做不了主,讓記者與老板聯系。記者說沒有老板的聯系電話,請他提供。他說饅頭房老板有,讓記者找饅頭房老板去要。
對此,記者表示:“我就在市場附近批賣饅頭、粽子,與饅頭房競爭,他不告訴我。”于是,三輪司機告訴記者老板姓石,并將其電話告訴了記者。
令人奇怪的是,他還叮囑記者,千萬不要說是他提供的老板電話,因為老板有話,不向不知底細的人提供電話。
“給老板招攬業務本身是好事。”記者問:“為什么不讓提供電話?”三輪司機稱:“怕出事。”
法晚記者問三輪司機完事回哪兒?三輪司機順話搭腔說萬柳橋。記者趕緊追問道:“萬柳橋什么地方?”三輪司機意識到說漏了嘴,趕緊扭轉話題,說要粽子的話,給石老板打電話。
當天,記者以訂購粽子為名,與石老板取得聯系。訂購粽子后,記者提出自取,讓石老板告訴加工地點的行車路線。石老板表示不需要自取,他可以安排人送貨。
記者稱自取很方便,而且時間還好掌握,堅持自取。石老板依舊嚴詞拒絕:“如果這樣就算了,你還是看看別人家的粽子吧。”
粽葉垃圾暴露了黑窩點
由于不能通過訂購粽子找到該加工窩點,于是,記者決定以萬柳橋為中心,在周圍3公里的范圍展開尋找。
萬柳橋北側是柳村,目前柳村已被拆遷,不過還留有幾處出租大院,周圍空出來的地面被廢品回收戶占據,搭蓋了一些簡易的棚子,用來回收堆積廢品。
這些出租大院引起了記者的注意。5月23日下午,記者終于在靠近柳村鐵路的一出租大院附近,發現了大量的粽葉垃圾,說明黑窩點很有可能就在附近。
不久,記者看到一輛金杯面包車駛來停在院門口。院里陸續有三輪車出來停靠在金杯旁,司機將車后門打開,原來里面裝滿了粽子葉。
周圍人將金杯車上的粽葉裝上三輪車,隨后拉進大院。
打入窩點 想進門結果遭到盤問
5月24日中午,記者以訂購粽子的名義再次來到位于柳村鐵路北側的出租大院。
從外面觀察,該大院面積占地約有幾十畝,里面是間距很小的排房,顯得很擁擠。院門不大,機動車無法進入。
在院門口,記者遇到兩個正要出門、年紀約十五六歲的女孩子。當法晚記者打聽誰家做粽子向外批發時,一個上身穿白襯衣的女孩子騎車出來,指著另一個騎車的女孩子,對記者說:“她家做粽子。”
另一個騎車的女孩子則停下問記者:“你們哪的?”記者稱:“馬家堡市場的。”
女子對馬家堡市場好像有所了解,又追問:“馬家堡有好幾家市場,你們到底是哪家的?”記者說:“靠近博愛醫院的那家。”女子說她知道那家市場,還說以前曾在那里批發過元宵。
此時,女子警惕性有所放松:“現在查得可緊了,按說不該讓你們進去看。”說著,她示意記者等等,需先進去打個招呼。
光膀男人叼著煙包粽子
在女子的帶領下,記者走進了這個人口密集的出租大院。左拐走過一排房,就是一個通道。只見,通道的盡頭擺放著幾個大盆和高約0.8米的不銹鋼大桶,五六個人圍在一起正在忙碌,女子對記者說那是別人家。
女子帶著記者沿通道走了十幾米向左拐進另一條通道,一直向前*后來到她家。
她家也位于通道的盡頭,右側是兩間敞開門的屋子,其中一間屋里有3個光膀子的男子正圍坐一個裝滿糯米的大盆旁包粽子,其中一男子嘴里還叼著煙。
只見他們包粽子的動作非常嫻熟,裝米、放棗、裹粽葉、捆扎幾乎是一氣呵成。據窩點老板介紹,這些包粽子工一分鐘可以包6個粽子。
在該窩點,記者看到兩個爐子正在蒸煮粽子。蒸煮粽子的蒸鍋就是不銹鋼大桶,里面裝滿了粽子,上面用塑料布捆扎,就像一個巨大的高壓鍋。老板介紹,一個大桶一次可以蒸煮500多個粽子,3至4個小時就能熟。
一個窩點每日能產萬個
記者注意到,該窩點到處都是包好的粽子,有的還在大桶里浸泡著,有的已經裝進塑料袋打好包,準備外送。該老板對記者稱,他共有小棗、豆沙、蜜棗3個品種,每天可以加工上萬個。
其中,小棗、豆沙批發每個0.65元,蜜棗每個0.9元,免費送貨。
法晚記者問他有沒有往里面添加甜蜜素,遭到對方斷然否認,表示絕不會添加。
在該窩點左側,有一個小門通向另一條通道,也是大院*北側的通道。記者通過小門發現里面也有人正在加工粽子,于是,提出進去看看,結果被老板攔下,說里面是另一家,不是他的。
臨別時,記者向老板索要聯系電話,結果發現對方就是記者曾經聯系過的石老板。
官方檢測 發現其
5月30日,記者將隱藏在豐臺柳村出租大院的3個粽子加工窩點向豐臺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了舉報。
豐臺食藥監局對此非常重視,專門進行了研究和部署。為了加大打擊力度,食藥監局領導提出對該窩點的粽子進行先期檢測。
當天,記者以訂購粽子的名義聯系了石老板,并約定第二天早晨,石老板在給北甲地綜合市場送粽子時,將記者訂購的3種粽子一同送到饅頭房。
5月31日上午,記者順利拿到石老板窩點加工生產的粽子。豐臺食藥監局對此進行了初步檢測,結果發現了甜蜜素。
據豐臺食藥監局工作人員介紹,“甜蜜素”屬于人工合成的一種甜味劑,其甜度為蔗糖的30倍,而價格僅為蔗糖的三分之一。
消費者如果經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標的飲料或其他食品,會對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
根據我國相關標準規定,作為食品添加劑的甜蜜素是不能在米、面等食物制品中檢出,否則視為非法添加。
現場查抄 1.7萬粽子被一鍋端掉
6月1日下午兩點左右,豐臺食藥監局聯合豐臺公安分局經偵大隊食藥中隊的警察來到南三環萬柳橋北側的窩點。
當執法隊員抵達查抄現場時,3家窩點的工人們還在緊張忙碌地包粽子、煮粽子。待執法人員來到院子*深處,也就是之前暗訪時到的那家制作粽子的窩點時,包粽子的工人趁混亂已不知去向。
房間外,兩個煤爐子上正在煮著兩桶粽子。房間內,兩個大盆里正放著已經泡好的糯米和疊好的粽葉。大盆中間放著一個大桶,里面碼放了大半桶已經包好的粽子。而且地面上到處都是啤酒瓶、煙頭和日常垃圾,兩個工位中間的小桌上放著已經打開的半袋甜蜜素。
一袋袋糯米和甜蜜素堆放在房間的深處,邊上是一箱箱摞著的紅豆沙。記者走近一看,發現包裝箱上寫著“月餅專用”。
法晚記者數了數,這3家粽子窩點,當時一共有10個正用明火蒸煮粽子的大桶,而在每家窩點都搜查出了相同品牌的甜蜜素。
在整個查抄行動中,執法人員現場查扣違法生產食品、食品原料及工具設備,共計有大號不銹鋼桶42個、大號不銹鋼盆6個、塑料筐9個、大號塑料盆2個、地秤1臺、糯米765斤、紅棗280斤、豆沙餡132斤、蘆葦葉12斤、馬蓮40捆、甜蜜素(食品添加劑12袋(1千克/袋、成品粽子17700個。
加多少甜蜜素?憑感覺
豐臺食藥監局的一位稽查人員根據現場查扣的甜蜜素詢問黑窩點工人,粽子里如何添加甜蜜素。
這名工人稱,添加甜蜜素的工作是由包粽子的工人來完成。包粽子工將包好的粽子放在大桶內,放一層粽子便撒一層甜蜜素。
說完,他指著大半桶已經包好的粽子說:“你看,這粽子上面亮晶晶的就是剛剛撒好的甜蜜素。”等大桶內的粽子放滿后,就直接上火煮,煮熟后,再把粽子放到涼水里泡,所以一般人只能吃出來淡淡的甜味。
稽查人員還問道,他們往桶里撒多少甜蜜素是否有標準。該工人回復說,這哪有準兒啊,撒多少都憑包粽工個人的感覺。
黑粽子已被銷毀、立案
據豐臺食藥監局工作人員介紹,6月2日上午,被執法人員查扣的已經包好的17700個粽子被送到專業場地銷毀,并且此事已立案。
該局證實,這些“黑粽子”無商標、無生產企業名稱,主要銷往附近的馬路攤群市場。經初步調查核實,生產人員系外地來京流動人員。
豐臺食藥監局表示,除對上述無證加工粽子點進行查處外,還會對為無證加工粽子提供便利條件的房屋場所出租方進行追查。
多知道點
三方法分辨甜蜜粽
豐臺食藥監局執法大隊的一位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隨著端午臨近,粽子的需求量增大,消費者還是要到正規超市或者商店去買,不要圖便宜在小市場或者流動攤點購買。
分辨粽子是否添加甜蜜素,可以一聞,二舔,三嘗。所謂“一聞”,就是拿起粽子來聞聞有沒有粽葉的清香,一般新鮮粽子都是用新鮮粽葉包成,煮熟后有天然的粽香味。
“舔”是指剝開粽葉后,用舌頭輕舔與粽子粘連的部位,當然要沒有接觸大棗、豆沙或其他餡料的地方,如果粽葉發甜就要懷疑是否加了甜味劑。
*后,可輕咬一口粽子的純糯米的一角,嘗嘗是否有甜味。如果甜味都被你發覺了,那就有可能這個粽子在生產過程中接觸了甜蜜素。
粽子禁止加甜蜜素
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一種化學合成的食品添加劑。經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標的食品,會對人體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明顯。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明確規定,在醬菜、調味醬汁、配制酒、糕點、餅干、面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飲料范圍內使用,*大使用量為0.65g/kg。
根據《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粽子(糯米制品不得添加甜蜜素。
文/本報暗訪組 攝/記者 劉暢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