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報6月2日訊 1日,本報報道了冰城多家超市變質 水果特價賣一事,引發讀者和網友熱議。今日,記者又去了前幾日曾走訪過的幾家水果超市發現,低價爛水果仍在銷售,而且記者暗訪得知,低價 處理變質水果已是生鮮超市的行規。
?
? ? 經營水果超市的姜先生告訴記者,之所以超市低價賣變質水果,主要是因為“賠不起”,“水果的損耗率是所有生鮮產品中*高的,**水果自身的保鮮周期比較短,再加上運輸中的磕碰、儲藏條件等問題,就會讓水果的損耗特別嚴重。”
?
? ? 姜先生表示,另一方面,如果進貨量和客流量不成正比就會壓貨,所以,熟大了、部分變質的水果在生鮮超市中會非常常見,“按理說,壞了的水果就應該直接撇掉,但商家為了減少損失,就會將水果低于成本價進行處理,能賣多少是多少。”對于是否知道關于禁售變質水果的規定,姜先生表示,干這行的都清楚,但大超市可能有人查,小水果店那么多,商家都會有僥幸心理,查不到自己身上。
?
? ? 黑龍江太學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思遠表示,對于以特價方式銷售腐敗變質農產品的行為,表面上看,是買家與賣家之間自愿的行為,但卻從另一個層面危害了公共食品安全。“制定相關規范性法律文件的作用就在于,以立法形式,確保流入市場的農產品是無害的。”
?
? ? 此外,部分購買腐敗變質農產品的人,可能是從事服務行業的經營或再加工者,放任腐敗食品的銷售,甚至可能威脅到更多終端消費者的健康。
?
? ? 把爛水果“改頭換面”后再賣更惡劣
?
? ? 通過幾天的走訪調查,記者發現打折賣爛水果已是一種普遍現象,原本違規的行為,卻成了一種“消費習慣”。誠然,有些消費者就是“愿挨低價的打”,但是,誠信是從商之本,變質水果打折銷售,實則是商家在將誠信“打折”。售賣腐敗變質水果,本是違法違規的行為,但更惡劣的是把爛水果削掉腐爛部分后切塊賣,一旦有消費者因此而食物中毒,必將自毀品牌,得不償失。現如今,生鮮超市越開越多,想要在眾多商家中贏得消費者的青睞,經營者還應誠信經營,畢竟,品質和誠信才是為商之道。記者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擔起各自職責,把好食品安全關。
?
? ? 業內人士揭秘:爛水果是這樣“變臉”坑你的
?
? ? 想避開變質水果,是不是不買特價處理貨就行了?這樣想你就太天真了!面對一些黑心商家慣用的“偽裝”伎倆,你可能就會上當。1日,經營五年精品水果超市的劉女士,向記者道出了變質水果的“變臉大法”。
? ? 偽裝1:用商標蓋住“傷口”
?
? ? 蘋果等水果的表面出現了明顯傷痕,商家就會在貼標時故意蓋上“傷口”,消費者在挑選時,其他部位都是完好的,就不會留意已經壞了的部位。
?
? ? 建議:在挑選貼有商標的水果時,揭開商標查看一下,無傷痕再買。
?
? ? 偽裝2:長毛榴蓮扒開再賣
?
? ? 由于榴蓮變質是從果核開始長毛,所以,黑心商家會將已經長毛的榴蓮扒開,用抹布擦掉果核上的毛,然后分裝在保鮮盒中銷售。
?
? ? 建議:要選果肉是土黃色的、不要太軟的,*好還是整個購買。
?
? ? 偽裝3:瓜類切塊做成拼盤
?
? ? 在超市中,經常會看到各種瓜類水果的拼盤,很多消費者看重種類多、圖方便就會選購,但是如果水果切塊銷售,很可能是將腐敗變質的部分切除,留下好的進行二次銷售。
?
? ? 建議:對于瓜類水果,消費者可購買切成半個銷售的,或是成條狀銷售的,一般來說,這類形狀的水果還是新鮮的。
?
? ? 此外,由于水果切開后,保鮮期更短,所以,新鮮的水果很少有商家會切開售賣。
? ? 相關報道: 哈爾濱多家超市特價賣變質水果 專家:當心吃后肝中毒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