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一日三餐究竟該怎么吃?
新版膳食指南針對2歲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條核心推薦,分別為: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
俗語稱“病從口入”,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與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密切相關,近十年來中國人的飲食結構和疾病譜都發生了較大變化。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在修訂過程中,結合現實情況,對部分食物日攝入量進行了調整,強調食物種類要豐富,但必須控制總量。
每天吃12種食物
新版膳食指南的核心就是平衡膳食,食物多樣化,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要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建議平均每天至少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各年齡段人群都應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經常吃豆制品,適量吃堅果。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食品。
專家指出,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仍存在不合理現象,豆類、奶類消費量依然偏低,脂肪攝入量過多,部分地區營養不良的問題依然存在,超重肥胖問題凸顯,與膳食營養相關的慢性病對我國居民健康的威脅日益嚴重。
統計顯示,我國成年人營養不良率達6%,兒童生長發育遲緩率約3.2%,兒童青少年的消瘦率為9%。再比如說貧血,6-11歲期間的兒童貧血率還有5%,孕產婦貧血率達到17.2%,60歲以上的老年人貧血率12.6%。
一方面是營養不良,另一方面則是肥胖和體重超標,6-17歲青少年的體重超標率達9.6%,肥胖達6.4%,18歲以上成人體重超標率達30.1%,肥胖率達11.9%。因為這些肥胖、體重超重等因素,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去年公布的數字顯示,中國成人18歲以上高血壓發病率達25.2%,糖尿病發病率達9.7%。
俗話說“病從口入”, 為了使居民的食譜更加切合健康需要,2014年起,國家衛計委委托中國營養學會再次啟動指南修訂工作,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中指出的我國居民面臨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雙重挑戰的情況,結合中華民族飲食習慣以及不同地區食物可及性等多方面因素,參考其他國家膳食指南制定的科學依據和研究成果,對部分食物日攝入量進行調整,提出符合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和基本需求的膳食指導建議。
水果不能代餐
新指南有一個突出的變化,就是新版的膳食寶塔中各類食物的推薦量和2007版有些不同,具體表現在五大類食物4類下調,1類上升,其中水由1200毫升變為“1500毫升-1700毫升”;水果、畜禽肉水產品等動物類食品、大豆及堅果類日推薦量都略微下調,如水果類由200克-400克變為“200克-350克”,畜禽肉由50克-75克變為“40克-75克”,水產品由75克-100克變為“40克-75克”。此外,鹽由6克變為“小于6克”。
專家表示,4類下調主要是因為近10年來我國男女平均體重一直呈增長趨勢,動物性食物和油脂攝入量逐年增多,導致能量攝入過剩,為保持健康體重,預防慢性病風險,在營養標準中下調了每日熱量標準,即建議大家“少吃點”,總熱量平均減少了200千卡。
此外,我國多數居民的食鹽攝入量過高,過多的鹽攝入與高血壓、胃癌和腦卒中有關,對于鹽量倡議更少量。
許多人把“多吃水果”與“健康飲食”聯系在一起,但新指南建議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專家指出,很多水果比較甜,含糖量高,能量也會比較高。所以提醒想要減肥的美女們:水果不能當飯吃,不是吃越多越好。而且,果汁不能代替鮮果。有些減肥的人過度看重卡路里,但減肥講究低能量飲食,而不是低營養飲食,所以各種營養素的供給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水果,許多女孩還喜歡吃蔬菜,如何進行選擇?膳食建議至少有一半應是“深顏色的蔬菜”。深顏色的蔬菜所含有的維生素,特別是β胡蘿卜素等維生素、礦物質比淺色的蔬菜更加豐富,這主要是從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角度提出的建議。
除了水果,《指南》還下調了動物性食品、大豆和鹽的攝入量,上調了水的攝入量,簡單地說,就是“四降一升”。成年人日均建議飲水量從1200毫升(6杯上調到1500-1700毫升,相當于7到8杯水,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上班族常常會因為忙碌的八小時工作而忽略了喝水,建議盡量做到規律飲水,因為當察覺到口渴時,這已經是缺水的*后一個信號了。
強調控制體重
與舊版相比,新指南在營養建議中加了“控糖”二字。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添加糖是指食品加工和制作過程中加入的單糖、雙糖或糖醇等,比如白砂糖、紅糖、蜂蜜等,主要來源是糕點、含糖的菜肴和飲料等。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糖攝入指南,建議將兒童和成年人的糖攝入量都控制在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以預防肥胖、齲齒、糖尿病等健康問題。所以提醒有些家長:愛吃甜食是很多孩子的習慣,但作為家長,不能慣著孩子啦!
這些年,肥胖和體重超標現象越來越凸顯,18歲以上成人體重超標率達到30.1%,肥胖率達到11.9%。因為肥胖、體重超重等因素,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發病率逐年上升。2015年,中國成人18歲以上高血壓的發病率達到了25.2%,糖尿病發病率達到9.7%。
新指南把“健康體重”概念提到了前面,建議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主動身體活動*好每天6000步。
因為無法證明“膳食里的膽固醇與血清膽固醇有顯著關聯”,美國膳食指南咨詢委員會2015年建議不再對膳食里攝入的膽固醇提出上限。雖然我國也已經修改了膳食膽固醇參考量的標準,不再設定上限,但新指南特別強調應控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要求飽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不超過總能量的10%。
專家指出,如果在攝入大量的膳食膽固醇的同時,又伴隨進食大量的飽和脂肪酸,那么它們對于血清膽固醇的影響就會顯現出來。飽和脂肪酸多含于牛、羊、豬等動物的脂肪中。對于老人來說,為了身體健康,更應限制脂肪攝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
另外,專家指出,上海人生活水平高,能吃到的食品品種齊全,餐桌上以葷腥作為主打,口味多變,加上甜品、補品吃得較多,導致越來越多的上海人得了“富貴胖”。
很多人覺得堅果有益健康,都說堅果益智,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含有卵磷脂、腦磷脂很多。雖然堅果有這么多的營養物質,但同時有很多脂肪,過量食用容易引起肥胖。專家建議,每天吃杏仁4到5顆或是兩三個核桃。關鍵在于每天吃,不在于一次大量吃。
還有很多人只吃米面不吃粗糧。專家解答,糧食在經過加工后,會損失一些營養素,特別是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要吃一些谷類和雜豆,要適當增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專家的建議是,成人每天*好能吃50克以上的粗糧。
新指南從10條營養建議變成了6條,雖然數量上有所減少,但實際內容并沒有少,反而更加簡練、好記。這些建議與往年版本思路一致,但*特別的是*后一條“杜絕浪費,興新食尚”,這也是新加入的內容。
為什么要特別強調這一點?專家表示,**,吃飯是整個社會的事。希望整個社會能興新食尚、合理搭配,以營養導向來影響生產提供。第二,新的飲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一方面杜絕浪費,一方面倡導新的飲食時尚,來促進平衡膳食的實施。
此外,新指南還引入了膳食“餐盤”和“算盤”,以圖形的形式告訴大眾*佳的膳食搭配,更加形象、實用。想了解如何健康飲食的小伙伴們,找一本《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讀讀吧。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