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墻大院深夜熬泔水 廢液直排院外大坑
? ? 窩點藏身南六環太和橋附近樹林 院內放有多口鐵鍋 三排豬舍養近百頭豬 工人稱喂殘渣和飼料 酸臭氣味遠遠能聞到 提煉出的油脂有人高價收
?
? ? 法制晚報訊(本報暗訪組 露天支起一口鐵鍋,加入泔水或者 地溝油,生火加熱,就能初步提煉出廢棄油脂,收集后販賣。提煉油脂后產生的廢棄渣子也被撈出,直接用來喂豬。只有提煉油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液體是徹底無用的,則被隨意地直接排放到附近河道內或樹林中。
?
? ? 法晚記者通過長期暗訪,在南六環太和橋附近的一處隱蔽樹林內發現了這樣一處非法窩點,他們除非法煉制廢棄油脂外,還涉嫌用泔水喂豬。
?
? ? 讀者爆料
? ? 騎行迷路 誤闖臭味小樹林
?
? ? 林浩(化名是一名騎行愛好者,他和五六個好友組成了一支騎行隊伍,經常在郊區騎自行車游玩。
?
? ? 今年春節前的一個周末,他們經過南六環太和橋時,發現一條新修的路尚未通車。“這樣的路是我們喜歡的地方。”他們沿著這條新路一路向南,才發現它原來是條斷頭路。此時,導航提醒,順著這條斷頭路穿過樹林,就能到達104國道。這樣一來,穿行要比繞行近五六公里,還能躲避大貨車。
?
? ? 穿行的過程并不輕松,隨著嶄新平坦的柏油路變成崎嶇不平的土路,林浩他們只得推車前行。剛開始,樹林飄出一股難聞的怪味,但令人奇怪的是,周圍并無任何建筑。
?
? ? 隨著臭味越來越重,導航顯示已無路可走。此時,眼前竟突然出現了一座孤零零的大院。臭味的源頭仿佛就是這里,當時院內不時地傳出刺耳的豬叫聲。
?
? ? 在該處轉了一會兒,林浩才找到一座石橋,*終走出了迷宮一樣的樹林。
?
? ? 記者暗訪
? ? 高墻大院 ?藏身墓地墳頭旁
?
? ? 按照林浩留給記者的導航位置,日前法晚記者很快到達了目的地。但是,當導航提示“已經達到終點,目的地在道路左側”,記者發現這是一處荒地,附近只有一座石橋,并沒有發現林浩所說的院落。
?
? ? 在現場,經過與林浩電話溝通,按照他的提示,記者向北又穿過了一片林地,終于找到了那扇鐵門。只見大院院墻足有三米多高,南北向長度有六七十米,東西方向有百米左右。
?
? ? 鐵門上已經上鎖,或許是聽見了腳步聲,大院里的狗一起狂叫起來,但并沒有人出來查看情況。
?
? ? 透過門縫,記者看到里面停著一輛廂式貨車,還安置一個方形的鐵箱子,地面黑乎乎一片。靠近大門的過程中,記者已經能明顯地聞到酸腐氣味,引發陣陣惡心。
?
? ? 再觀察四周情況,記者看到,周圍荒無人煙,只與一處破舊的廠房為鄰,距離*近的居民區接近一公里。加上根本沒有像樣的路通過來,它很難被人發現。
?
? ? 此外,在大門外50米處的樹林里,有一處墓地,大概有30多處墳頭。清明過后,墓地上黃白相間的祭祀用品在滿是黃土的環境下,顯得格外醒目。
?
? ? 沒有車輛和行人經過時,樹林里只有偶爾的鳥鳴,加上墳地的影響,令人不寒而栗。
?
? ? 酸臭刺鼻 鐵鍋煉制泔水油
?
? ? 經過村民的指點和幫助,記者*終進入了這個大院。
?
? ? 大院內至少有兩口方形鐵鍋,每個容積約2m3,當時正生火煮著泔水。
?
? ? 泔水開始冒熱氣,鍋邊的一男一女兩名工人全神貫注地揮著大勺子攪動泔水。同時,這名男子用一把大漏勺將泔水里面的干貨撈起,放到鍋邊的一個塑料筐里,等待著液體分離出來。鐵鍋的北側就是豬舍,里面發出陣陣嚎叫。
?
? ? 在鐵鍋南側,記者又發現了一個大鐵槽子,里面堆滿了泔水,西瓜皮、瓜子等食物殘渣依然清晰可見,不過這個鐵槽子下面卻沒有生火。
?
? ? 經向工人了解,記者得知,鐵槽子是中轉站。新拉回來的泔水會在這里放上幾天,經過發酵后再加熱。煮熟以后,將鍋里的固體物質撈出來,摻上豆腐渣等飼料一起喂豬。剩下的液體就順著院子的坡,流到外面的大坑里。
?
? ? 諸如塑料袋等豬不吃的東西,要么隨著木頭一起燒掉,要么則當做垃圾堆在門外。按照工人的指點,記者很快在大院東南角找到了垃圾堆,滿是塑料袋、飲料瓶,加上混雜了泔水渣子,上面爬滿了蒼蠅,空氣中充斥著刺鼻的酸味。
?
? ? 來自城區 泔水如何到此成謎
?
? ? 暗訪中法晚記者得知,這些泔水并非就近從青云店附近餐館拉來,基本上全是從城區運輸到此。
?
? ? 按照 北京市的有關規定,本著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餐飲企業產生的泔水必須要交納費用,而后交給有資質的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向無資質的企業和個人私自販賣泔水。
?
? ? 餐館泔水如何流向這個沒有任何處理設施的窩點,現場工人表示不知道。
? ? 三大問題
? ? 每天兩噸 泔水廢水直排院外
?
? ? 據附近村民反映,凌晨四五點鐘是大鍋燒泔水的高峰期,有時月光下能依稀看見黑煙。然而,更明顯的還是濃濃的刺激氣味,不知道是東西燃燒產生的,還是鍋里的泔水發出的。
?
? ? 記者觀察到,除了露天燒大鍋帶來的空氣污染,熬制泔水產生的廢水數量更非少數。
?
? ? 記者在大院東側看到,墻外有一個大坑,里面已經存放了部分廢水,上面漂浮著辣椒等紅色物質。
?
? ? 大坑的位置明顯低于院內的地面,日常的雨水自不必說,連院內沖洗豬舍的廢水、熬制泔水的廢水也通過排水通道直接排入大坑內。
?
? ? 記者在大院內還看到,豬舍由高到低鋪設,大門開在低處。每個大門外有一條用水泥修好的小水溝,豬糞及飼料殘渣經過沖刷后全部進入這個小水溝后,*終統**到大院外的大坑內。
?
? ? 統計數據顯示,家庭餐廚垃圾含水量冬季在30%左右,夏季更高。餐館的泔水含水量遠遠高于這個比例。
?
? ? 現場鐵鍋的容量在兩噸左右,按50%含水量測算的話,每熬制一鍋泔水,至少有一噸廢水直接排放到大坑中。
?
? ? 法晚記者暗訪時還發現,整個大院內至少有3伙人在各自為戰,熬制泔水。工人稱,他們每家每三天熬制一鍋泔水,那么每天被隨意排出的泔水廢水至少有2噸,數量甚是可觀。
?
? ? 這些廢水含有大量油脂,入侵土壤后,油脂無法降解,會一直存在。現有的研究表明,經過油脂侵害的土壤寸草不生,對環境危害很大。
?
? ? 泔水喂豬 為防識破才添飼料
?
? ? 在大院內,記者還看到,此處一共至少有3排豬舍,每排大概10間左右。一間豬舍內至少有3頭豬,多則七八頭,每頭豬都在200斤左右。經過粗略計算可知,該大院共有大約100頭豬。
?
? ? 記者從其他養豬的農民處了解到,200斤重的豬每天至少要吃掉5-8斤飼料。那么,大院內100多頭豬則需要500-800多斤飼料。
?
? ? 記者在院內發現了麩子皮、豆腐渣等原料,這些也是豬飼料的一種。工人解釋說,如果單純用泔水喂豬的話,豬容易得病而死。此外,單一吃泔水長大的豬肉質與正常生長的豬肉有明顯差別,從而很容易被識破是“泔水豬”。
?
? ? “泔水豬的豬肉放到冰柜里不容易凍,凍不實。”工人這樣解釋二者之間的肉質不同點。
?
? ? 因此,在豬的不同生長期內摻放其他成分的比例也不同,但應該是以泔水為主。
?
? ? 提煉油脂 有人會出高價收購
?
? ? 暗訪中,記者還觀察到一個細節,工人在熬制泔水過程中,會用勺子將*上層的漂浮物撇出來,存放到一個專門的桶里。
?
? ? 經向工人請教得知,在熬制泔水的過程中,通過加熱分離,泔水還會產生泔水油脂漂浮物。這些油脂收集起來,會有專人來收購,每桶能賣到530多元,算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
? ? 泔水油被稱餐廚廢棄油脂,按照國家規定,這些廢棄油脂統一收集后,只能用于工業生產,如生物柴油和工業油脂。
?
? ? 按照工人指點,記者在院內的角落里見到了用雨布遮蓋的鐵桶。這些鐵桶容積有200升左右,按照油脂的比重粗算,每5桶接近一噸。以每桶530元的價格計算,每噸廢棄油脂的價格為2650元上下。
?
? ? 法晚記者查詢后得知,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不斷走低,生物柴油和工業油脂的收購價也持續低位,目前為2750元左右,其中工業油脂價格稍微高些。
?
? ? 這個價格還包含了運輸費用,也就是說,處理好的廢棄油脂集中后,裝車送到工廠的價格為2750元。那么,每噸2650元的收購價,加上包裝和運輸的價格,到泔水點收集油脂的中間商不僅無利可圖,甚至會賠錢。
?
? ? 然而,記者在調查中進一步得知,不時會有中間商將油脂的收購價抬高到每桶600多元,折合每噸3000多元。這樣的商業行為,從利潤的角度來看待的話,顯然有違常理。而這樣一反常態的做法,則加重了外界對于廢棄油脂去向的疑問。
?
? ? 文并攝(除署名外/本報暗訪組
?1. 窩點內的大鐵鍋,容積大約有2立方米,生火后將泔水倒入,提煉出廢棄油脂
3. 大鍋生火,工人正在熬制泔水,大鐵漏子將里面的干貨撈出來,放置在上面的塑料筐內,準備與飼料混在一起喂豬
4. 泔水熬制出的渣子與豆腐渣等混在一起,旁邊還有漏勺以及其他工具,顯得非常骯臟。熬完剩余的廢水則被直接排到院外
5. 每個豬舍里都養了至少三五頭豬,大多近200斤,吃的則是泔水渣、豆腐渣以及飼料
6. 院內收豬的小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