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時,遭遇攤主“貍貓換太子”,選好的新鮮香蕉變成了一袋子殘次品,好在被她及時發現,識破了黑心攤主的伎倆。專業人士提醒市民,路邊攤購物時,付款之前一定要先驗貨。 ?
? ? 路邊攤買香蕉遭調包
?
? ? 前日傍晚下班后,市民盧女士騎電動車經過市區海連路和龍河路交叉口時,看到一輛三輪車上的香蕉品相不錯,想到家人喜歡吃香蕉便上前問了價格。
?
? ? 攤主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很熱情地招呼她:“兩元一斤,我的香蕉很香甜的,你可以多買點。”
?
? ? 盧女士便上前挑了一把黃澄澄、摸上去很光滑的香蕉,遞給攤主,攤主拿到放在三輪車座位上的電子秤上去稱。正好盧女士手機響了,她低頭接電話。
?
? ? 攤主很快稱好,并把裝香蕉的袋子系好,放在了盧女士的車籃里,“15塊4,你就給15塊吧。”
?
? ? 盧女士付了錢,擔心香蕉放車籃里會顛壞,就想放在腳踏板上,但拿起香蕉時感覺不是自己選的那把,打開來一看,吃了一驚,這是一把熟過頭的香蕉,有幾個已經變黑腐爛了。
?
? ? “這是怎么回事?”盧女士氣憤地質問攤主。見被識破,攤主一臉賠笑地說:“不好意思,拿錯了,拿錯了。”然后麻利地把三輪車腳踏板上的一把好香蕉遞給盧女士,并順手把那袋壞了的香蕉放在了腳踏板上。
?
? ? 無獨有偶,市民王阿姨稱,她也曾遭遇過類似事情,挑的明明是兩串紫色的大葡萄,可拿回家一看,成了一袋零散的爛葡萄,甚至還看到白色的小蟲子在爬,回頭去找攤主時,早已不在那里了,只好全部丟掉。“東西雖不值幾個錢,但心里很窩火,做生意怎么這么不誠信。”
?
? ? 無良攤販趁機做手腳
?
? ? 在市區做了10多年 水果生意的張先生告訴記者,由于品相不好的次品不容易賣出去,攤販處理次品時又不肯降價,就將次品先裝在袋子里,找機會給顧客調包。
?
? ? 記者與攤販閑聊時了解到,小販做手腳往往是在顧客低頭拿錢時或者是視線轉移時,這時顧客不會注意到小販的動作。此時,小販會迅速將事先裝有殘次品的水果袋拿出,當著消費者面稱重。
?
? ? 一水果店老板告訴記者,“一般人在挑完水果后不會再去復查袋中水果,只會注意是否足秤,所以當場發現被調包的很少,等到回家后發現上了當,再去找攤販又會很麻煩,而且不一定找得到,如果損失不大的話,多數人選擇吃啞巴虧。”調包賣水果的多是流動攤販,賣出去之后,小販就會換一個地方。
?
? ? 消費提醒:付款之前要驗貨
?
? ? 隨后,記者就此事聯系了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一位工作人員提醒市民,防止這種騙術的關鍵在于,水果稱好提到手上后,一定要打開袋子仔細看一下后再付錢。他說,晚上買水果時要更加注意,一些小販*喜歡趁著光線不好時耍花招。“買水果盡量不到流動攤販處購買,雖然他們的價格可能比水果店便宜,但遇到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的情況,消費者吃虧更大。”
?
? ? 這位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由于流動攤販沒有工商執照,攤位也不固定,很難進行管理,市民只能多留個心眼,在流動小攤上買水果時一定要小心,付款之前要再打開袋子驗一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