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威海海洋與 漁業局圍繞半島藍色經濟區、海上糧倉建設等戰略部署,積*適應新常態,推進轉型升級、創新突破,實現 水產品產量248萬噸,實現漁業經濟總產值1200億元,順利完成“十二五”各項任務目標,并榮獲全國海洋先進集體稱號。
?
? ? 威海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現代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將現代海洋漁業納入了威海市目標責任制考核,在全市形成了參與、支持海洋與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全年發放漁業燃油補貼18.66億元,爭取省級以上無償項目資金6.26億元,拉動社會投資140億元,有力推動了藍色經濟發展。
?
? ? 推進海洋+互聯網 海產品網上銷售超80億元
?
? ? 威海市組織700多家漁業企業通過開辦自營網店、入駐淘寶、京東、1號店等專業電商平臺等方式“聯網觸網”,發展電子商務,海產品網上銷售超過80億元,增長60%以上。其中宮品海參網上銷售超過1億元,居全國海參品牌首位;藍色海洋商城入駐企業近200家,交易額4000萬元,是2014年的8倍;威海刺參和乳山牡蠣榮獲齊魯電商節“十大山東禮物”第二、第三位。
?
? ? 據了解,山東遠洋漁業促進中心落戶威海市,依托中心建設,推動海洋數據和信息整合共享,形成數據云,爭取用兩年時間打造國內**的全業務、全流程海洋綜合管理網絡平臺。目前先后設立了海通齊東產業共贏基金、中泰齊東藍色經濟建設基金等產業投資基金,并通過市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平臺作用,百合生物等引進股權投資1億多元。
?
? ? 推進海洋+金融 創新海洋資產融資
?
? ? 威海市組織鑫發、海達、連海等20多個企業對接海洋產業投融資平臺,通過股權投資和貿易融資等方式,吸納各類基金35億元,支持好運通網具、橋潤海洋生物在區域股權市場掛牌交易,百合生物在山東證監局輔導備案,維多利亞海灣開發公司等發行4億元債券。
?
? ? 創新海洋資產融資,辦理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143宗,支持企業融資39.5億元,累計融資150億元;將漁船抵押與捕撈許可證、漁業燃油補貼掛鉤,推出漁船建造單質押貸款,降低了金融機構風險,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漁船抵押融資余額近40億元,占全省80%,民生銀行海洋經濟特色銀行獲批營業。組織漁業企業與保險公司對接,開發出根據風力指數(海藻養殖和氣溫指數(海參養殖進行賠付的新型海水養殖保險產品,保險面積擴大到4萬多畝,受到養殖企業歡迎。
?
? ? 推進海洋+科技 促進企業與研究所高等院校產學研對接
?
? ? 此外,威海市組織60多家企業發起設立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食品產業聯盟,支持黃海造船和海之寶分別成立市級“船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海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創建8處省級海洋工程協同創新中心(占全省一半,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和資本鏈融合。
?
? ? 推進國家淺海綜合試驗場建設,投資1.2億元布設90多臺(套設備,集聚400多名專家開展科研活動。推進海洋生物遺傳育種中心建設,組成美國農業部西海岸海洋生物遺傳育種中心、日本東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等知名專家組成的技術團隊,引進南美白對蝦等12個品種開展遺傳育種。與中國海洋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組織40多個企業開展產學研對接,60多個項目順利推進。
?
? ? 推進海洋+開放 加強與日韓等國家的經貿合作
?
? ? 同時,威海市規劃建設了威海(榮成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等10個“一園多主體”、全產業鏈、立體生態循環型現代漁業園區,承接日韓等產業轉移。爭取省政府與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在威海市舉辦東北亞漁業經貿合作峰會,吸引國內外近400名代表交流合作,簽訂協議金額6億美元。
?
? ? 此外,承辦了太平洋島國和加勒比國家農(漁業技術培訓班,達成遠洋漁業、海外養殖合作協議7個。宏坦船業印尼中國-東盟海上運輸培訓中心項目獲外交部批準建設,成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合作平臺。與韓國鮮活海產品外貿協會合作,加大章魚、海腸等鮮活水產品出口力度,對韓鮮活水品出口突破1億美元,成為全國*大的對韓鮮活水產品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