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本報訊 記者王篤明報道 1月13日上午,市人民政府
??? 會上,劉學東介紹了我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和法院依法打擊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情況,發布了《開封市關于嚴厲打擊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的通告》、全市法院依法懲治危害民生刑事案件的10份布告及6個典型案例,并號召全社會進一步關注餐桌上的安全問題,為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做出更大努力。
??? 2015年,我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共查辦各類食品藥品違法案件1891起,其中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查辦案件1826起,罰沒款共計700余萬元;公安機關破獲食品犯罪案件186起,刑事拘留196人;檢察機關批捕161人。查獲假冒貴州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瀏陽河等品牌白酒5000余件、制假包材62萬余個、商標標識20萬余套,涉案金額4000多萬元,徹底摧毀了涉及河南、江蘇等多個省市的特大生產銷售假酒犯罪網絡。
??? 從2013年至2015年,3年內全市兩級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嚴格執行《刑法》及*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依法嚴懲了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分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3年來,全市兩級法院審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258件328人,在這些案件中,包括備受社會關注的非法收購、屠宰、銷售病死畜禽肉,銷售假豆油、假白酒,將瘦肉精摻入飼料中用于生豬養殖,使用地溝油加工食品,使用工業鹵水制售毒豆腐,使用吊白塊、硼砂生產米粉、面條,用甲醛浸泡鳳爪、牛百葉、鴨腸,在食品生產中非法使用工業鹽,在餐飲行業非法使用亞硝酸鈉,在小麥制品中非法添加含鋁泡打粉等多種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其中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94件115人,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案件128件139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件25件52人,非法經營案件10件21人,傳授犯罪方法案件1件1人。對這些案件的依法審理,有力地凈化了人民群眾的餐桌,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 在審判過程中,全市兩級法院認真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強化打擊力度。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累犯、慣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以及銷售金額巨大的犯罪分子,依法重判重罰。對構成自首、立功的犯罪分子以及其他具有法定從輕、減輕處罰情節的犯罪分子,依法從輕、減輕處罰。從嚴把握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緩刑的適用條件,對確需適用緩刑的,采用宣告禁制令的方式,禁止其在緩刑考驗期間從事與食品生產、銷售有關的行業和活動。同時,加大財產刑的懲治力度,確保用足、用好罰金刑,徹底剝奪犯罪分子的非法獲利和再次犯罪的資本。對社會高度關注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通過公開審判、組織各界旁聽、庭審直播等方式起到打擊教育作用,并積*回應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確保案件審判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今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之規定,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分子,全市兩級人民法院將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在刑罰執行完畢后3~5年內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
??? 雖然我市打擊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個別不法犯罪分子不顧法律規定,頂風作案,而且違法犯罪方式不斷翻新、手段更趨隱蔽。今后,我市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大對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監管和打擊力度,全力開展綜合治理,盡*大努力阻止禁用藥品、添加劑等流入市場,阻止有毒有害食品流向市場,努力從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
??? 據悉,市食安辦、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聯合發出《關于嚴厲打擊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并將《通告》與全市法院36000份布告一起張貼到全市每一個村莊、社區和集市,營造打擊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高壓態勢,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的社會監督舉報力度,使我市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 ▲1月13日上午,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向市場內一家肉品店主宣傳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有關規定。
??? ?1月13日上午,市民在我市包公湖大市場閱讀張貼的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公告和案例。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