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郎哥”在上市4個月之后,多地市場難覓其蹤影,曾集中舉辦發布招商會的城市也并未做到****落地銷售。一位四川瀘州地區的代理商透露,作為 郎酒集團大本營的瀘州地區也僅在團購、 餐飲渠道做推廣。此外,郎酒旗下主力產品紅花郎也正在遭遇業績大幅下滑的窘境。紅花郎 北京辦事處一位工作人員透露,該辦事處業績較上年下滑40%-50%。業內人士指出,郎酒集團實行“一樹三花”戰略,但是每款產品都難以占據**優勢地位,反而淪為陪跑隊員,影響銷售業績。
? ? 新酒、老酒銷售均堪憂
?
? ? 今年7月,郎酒集團推出定價為158元和168元的紅藍兩款“郎哥”新品,目標直指中度醬香白酒市場,意圖通過新品撬動市場提振業績。
?
? ?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郎哥主要圍繞四川及周邊省市銷售。然而北京商報記者調查四川市場卻發現難覓蹤影。多位酒水經銷商表示從未聽說過該產品,一位成都龍泉驛區酒水經銷商表示聽說過,但從未見到過郎哥。
?
? ? 瀘州地區的某代理商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作為郎酒集團大本營的瀘州地區僅在團購、餐飲渠道做推廣。有業內人士指出,郎哥是郎酒的實驗產品,屬于摸著石頭過河,現還處于產品導入期,所以先做團購渠道再進入流通渠道是避免價格過于透明,保護新品的價格體系。
?
? ? 對此郎酒集團老郎酒事業部總經理易明亮也表示,目前郎哥的主要市場在江西、廣東、河南、四川的團購餐飲渠道,郎哥今明兩年都不會進入流通渠道。
?
? ? 與此同時,郎酒集團紅花郎北京辦事處一位工作人員透露,紅花郎北京辦事處團購部僅簽約一家代理商,預計完成300萬元銷售任務,截至今年10月團購部與該代理商共完成150多萬元業績。紅花郎北京辦事處今年業績比上年下滑了40%-50%,在全國范圍辦事處排名倒數第二,*后一名則為成都辦事處。
?
? ? 該名工作人員還透露,北京地區紅花郎辦事處很難發展新經銷商,由于郎酒曾在北京市場發展了一批經銷商,但它承諾給予經銷商的返利沒有兌現,造成團購市場發展*為困難。這也給業務員銷售帶來了阻礙,在淡季期擁有老客戶群的老業務員一個月能賣一箱(6瓶,一些新業務員則賣不出去。
?
? ? 此外,53度紅花郎10年處于價格倒掛困局,據了解,每箱6瓶渠道價為1200-1400元,即每瓶200-240元左右,而出廠價則為每瓶280元。有經銷商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去年53度紅花郎10年渠道價每箱1600-1700元,今年上半年則是每箱1200多元,但價格走低銷量并沒有上去,沒有往年賣得好。
? ? 缺乏拳頭產品淪為陪跑
?
? ?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多家北京超市和酒水批發商,一位家樂福工作人員表示,紅花郎走量一般,這是由于醬香型口味在北京消費人群較少;其次,高端酒如紅花郎10年價格為688元,僅比52度飛天茅臺便宜不到200元,部分送禮者或更認可茅臺品牌,或者選擇價位相仿的洋河夢之藍等產品,使得紅花郎的競爭力不強;而低端酒如郎酒1956、郎牌特曲,又與茅臺迎賓酒等產品價位相似,所以在超市銷售情況一般。岳各莊橋附近的酒水批發商也表示,紅花郎賣得不好,同價位的洋河天之藍能賣十箱,紅花郎*多能賣出一箱。
?
? ? 據了解,郎酒集團是采取“群狼”戰術,實施 “一樹三花”的發展戰略,即醬香、兼香、濃香三種香型齊頭并進,以快速大范圍鋪貨銷售,實現業績提升。在醬香領域里,以陳青花20年、紅花郎15年、紅花郎10年等主打中高端市場,老郎酒1956、老郎酒1898則搶占低端市場;兼香型以新郎酒12年為主系高端產品,新郎酒3年、9年主攻中低端;濃香型則包括天寶洞藏酒、郎牌特曲為中高端產品,如意郎、貴賓郎、嘉賓郎則進入中低端領域。
?
? ? 事實上,郎酒的多戰略布署曾經讓企業快速步入輝煌。公開數據顯示,郎酒集團于2011年已經進入“百億元俱樂部”,躋身國內一線酒企;2012年銷售收入為110億元,較上年增長約10%。然而隨著酒業進入深度調整期,酒企銷售遇阻,產能過剩導致庫存居高不下,據一位熟悉郎酒集團的業內人士透露,2013年紅花郎銷量遭遇腰斬,大量庫存積壓,整體銷售收入萎縮至80億元。去年,集團銷量繼續下滑,甚至出現了員工罷工潮,預計集團銷售收入不超過60億元。
?
? ? 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指出,看起來是三種香型全部覆蓋,實際上郎酒在某類香型的市場上具備一定的品牌度,但都并不突出,淪為陪跑隊員,消費者很難建立明確的認知,反而影響了品牌核心競爭力。此外,“群狼”戰術的優勢是可以迅速占據市場,但隱患是企業的發力點過于分散,品牌集中度低,同一個市場或將面臨著同一個品牌的多種品類競爭,左右手互搏形成內耗。尤其是在酒業陷入低谷后,行業普遍產能過剩,多品牌戰略會削弱品牌競爭力,并不能給郎酒帶來實質性競爭優勢。此外,以往紅花郎的高銷量是建立在經銷商大量壓貨的基礎上,現在的環境決定了經銷商不敢花費資金壓貨,紅花郎很難再現往日的高銷量。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也表示,郎酒*大的問題是產品線長,產品體系混亂臃腫,事實上這也是川酒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沒有特別突出的品牌,聚集分散難以形成合力,以致影響到品牌力,波及銷量和利潤。
?
? ? 郎酒產品體系需快速瘦身
?
? ? 今年8月底,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公開表示,將帶領集團公司穩步持續地向100億元、200億元發展。據媒體報道,郎酒集團今年的銷售目標是47億元,2016年是60億元,2017年是100億元。北京商報記者致電汪俊林,他對此予以否認,他表示“今年銷售還可以”,但并未透露具體數字和銷售目標。
?
? ? 朱丹蓬指出,隨著消費市場升級、渠道下沉,現在白酒企業都在梳理產品體系,合理瘦身聚集資源發展,這或許也是郎酒未來應該考慮的方向。
?
? ? 蔡學飛也提出,今年下半年白酒市場形勢比往年更加嚴峻,酒業已經從拼數量發展到拼品牌的階段,呈現出競爭型成長的趨勢,此時品牌的打造將成為酒企的重中之重。如果一味要求規模,稀釋自己的品牌資源,反而是損害企業的長久發展。事實上,醬香酒市場并沒有一個真正的二線品牌,這對郎酒來說是一個市場機會,即聚焦紅花郎,發展大單品戰略,這對于郎酒來說應該是個明智的選擇。他說:“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郎酒很多經銷商都因虧損而離場。汪俊林回歸后必然會提振經銷商的信心,所以必然會先維穩,將處于崩潰邊緣的經銷商拉回來,之后才可能進行梳理品牌。”
?
? ?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則提出另一種看法,他認為群狼戰略作為一種策略,仍然適合于現有的白酒市場競爭格局。他說:“這種競爭策略*早寶潔也使用過,推出不同的產品跟不同的對手競爭,占領貨架,以擠占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實際上,打造全價格帶、全包裝形態和全產品概念,從對手中搶市場,這在郎酒的發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后也將繼續發揮作用。”
?
? ? 北京商報記者 劉一博 朱欣悅/文 胡瀟/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