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本報記者 鞏崢
??? 果肉金黃、汁水四濺,引人垂涎的新西蘭奇異果
??? 這是30多年前,國內對野生獼猴桃基因資源保護意識淡薄,以致流失海外的后果。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如今,京郊的野生獼猴桃、野生大豆、甘草、黃芪等11種作物,入選了《國家重點保護農業野生植物資源名錄》,本市正在加緊進行資源摸底,今后將建種庫永久保護。
??? 流失一顆種年虧3億美元
??? 記者來到負責本市農業野生植物保護的市農業局環境監測站。提起奇異果的案例,工作人員連連嘆息,“是個深刻的反面教材。”
??? 追根溯源,還要回到一百多年前。那是1905年,一位名叫伊莎貝爾的新西蘭女教師,萬里之外來看望她在中國武漢的哥哥,偶然的機會嘗到了中華獼猴桃的美味,久久不能忘懷,于是就把獼猴桃種子帶回到了新西蘭,并轉送給當地的果樹專家。由于新西蘭特別的火山巖土,土壤松軟肥沃,非常適合獼猴桃生長,很快就在新西蘭全國各地生根發芽,如今,新西蘭全國有2700多名擁有大片土地的農民紛紛種植,開辟了一個舉世矚目的新的水果產業。
??? 半個世紀后的1977年,新西蘭科學家到中國旅游時,又從北京植物園、廣西桂林的植物學院以及在中國南部及中部的野生地區,搜集到口感獨特的野生獼猴桃種子,并將其帶回國,種植在新西蘭的園藝研究園。經過多年研究栽種,*后由一棵在北京所產具有黃色果肉和良好口感的母株,以及一棵從桂林所生產、結出大而多汁的果子的父株,共同培植出優質高產的獼猴桃品種,起名“新西蘭黃金奇異果”,上市后迅速走紅,暢銷世界各地,至今每年為其創匯達3億美元。現在,回到了“故鄉”中國的新西蘭奇異果,比國產獼猴桃貴10倍。
??? “這本是我們的資源,卻給別人‘做了嫁衣裳’。吃虧就吃在種子資源保護意識太弱了。”工作人員說。
??? 這還不是*“慘痛”的教訓。上世紀50年代,大豆包囊線蟲病曾使美國大豆生產遭受了滅頂之災,然而美國科學家在我國的野生大豆——“北京小黑豆”中,找到了抗此病的基因,使美國一躍而成為超過中國的大豆生產**強國。
??? 就在奇異果種子流失的上世紀70年代,中國的野生大豆遺傳材料也流失到美國,后被世界種業巨頭——孟山都公司獲得,從中發現一種“標記基因”,將其申請專利,每年由此賺取的利潤何止幾十億美元。
??? 野大豆瀕危,甘草稀少
??? 亡羊補牢。農業部已出臺《國家重點保護農業野生植物資源名錄》,本市現有的1790種野生植物中,有11種入選,分別是:野生大豆、野生獼猴桃、東北茶藨子、甘草、木賊麻黃、草麻黃、黃芪、刺五加、五味子、河北梨和蘭科。
??? 針對這11種珍貴野生植物的考察,已于去年起悄然在京郊展開。市農業局環境監測站在延慶縣、門頭溝區的9個鄉鎮,啟動了野大豆、甘草的調查工作,目前剛剛獲得初步成果。
??? 調查顯示:由于生物學特性獨特和對生存環境的條件要求較為苛刻,有“藥中之王”美譽的甘草在本市分布數量已*其稀少,*為瀕危,僅在延慶、門頭溝零星分布,一年來工作人員只發現有4個種群,總數約400余株。這些僅存的甘草,還面臨墾荒、盜挖等人為破壞威脅,亟待實施保護。
??? 目前,由于全國“重糧輕草”觀念的影響和墾殖指數的增加,作為當今栽培大豆“祖先”的野生大豆,面積也在逐年減少,已成為瀕臨滅絕的物種。在北京,僅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區,能夠較好的保護野大豆種群,其余野大豆種群多分布于集體或農民承包地,遭受破壞的可能性較大。
??? 郊游切莫亂折枝
??? 針對其他農業野生植物的考察,眼下正在進行。今后,本市要為11種國家重點保護農業野生植物,建設種質資源庫,留住它們的優良基因,同時與海關部門密切協作,確保種質資源不外流。
??? 市農業局環境監測站負責人歐陽喜輝告訴記者,農業野生植物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優良特性,蘊藏著大量的高產、優質、抗病蟲、抗旱、抗寒、耐瘠薄、對環境友好等****的優異基因,是我國遺傳育種和生物技術研究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資源。
??? 作為市民,也應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用實際行動保護本國資源,*簡單的做法就是,郊游不要亂折枝。歐陽喜輝提醒說,由于農業野生植物的生境保護區同時也多為**的風景區,如:百花山、霧靈山、野鴨湖等,所以在郊游時,市民切記不要隨意折損植物,采摘野花,避免對野生植物資源造成破壞,同時,文明出行,不要亂丟垃圾,特別是塑料袋等包裝物,以免破壞野生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