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2008年,
??? 網上暗賣罌粟殼30元一兩
??? 罌粟殼,為罌粟的干燥成熟果殼,別稱御米殼、粟殼、米殼、煙斗斗皮等。記者調查發現,雖然整粒的罌粟殼在公開市場上沒有露面,但在互聯網上“另辟蹊徑”,以其“米殼”之名公然做起了生意。記者在淘寶上搜索“米殼、調料”, 即發現有多家網上商店正在出售, 30元一兩,三兩、五兩起售。
??? 在一家名叫“老君坊”的兩星網上商店里,記者看到商品介紹上寫著“進口米殼”、“原裝整殼”、“增加回頭率”等字樣,旁邊配的商品圖片卻不是商品實物圖,而是一部手機上顯示著各種美食的略縮圖,而在這些圖片旁邊,還寫著“回頭率全靠他,不買你虧大了”等字樣。網店配送地顯示為云南昆明。
??? 記者以開
??? 記者問:“買的人多不多? ”,店主表示,今年貨少,因為“現在不好弄,查得嚴”。記者擔心快遞收不到貨,店主保證:“我們有合作的,你放心收貨吧”。
??? 四天后,記者果然收到了用中藥包裝袋包裝完好的罌粟殼。每個殼子成土黃色帶把橢圓形,似乒乓球大小。拿在手里搖晃,還能聽見里面的罌粟籽晃動的聲音。記者數了一下,半斤約有30多個。貴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熊源新向記者確認: “這肯定是罌粟殼。 ”
??? 記者在網上搜索時還發現,一些與“罌粟”同音或近音,或具有暗示性意味的商品名也屢見不鮮,如 “櫻粟”、“櫻酥”、“云粟香”等,其產品都是粉末狀的,多為乳白色。包裝袋上還印有各色花朵的圖片,熊教授告訴記者, “有的看起來像是罌粟花” 。
??? 食品專家:長期食用會產生依賴
??? 罌粟殼對人體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貴州勤邦食品安全科學技術有限公司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工程師羅貴昆告訴記者,割過鴉片汁的罌粟果,仍殘留約0.2%的嗎啡,加入食物中,殘存的嗎啡等生物堿便開始溶解,隨食物進入人體。罌粟殼中的生物堿雖然含量較少,對吸毒者不起作用,但對于絕大多數從未接觸過毒品并對毒品有高度敏感性的人來說,其 “效用”不可低估。
??? “如果長期食用含有毒品的食物,嚴重時會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造成損害;它對人體肝臟、心臟也有一定的毒害,并逐漸產生依賴性,進而成癮。 ”羅貴昆說, “依賴性的產生,是否會影響尿檢等,**取決于食品里面的含量大小,其次是個人體質代謝的不同,再次是使用周期,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會不一樣。 ”
??? 2011年11月《揚子晚報》曾報道,一學生因曾在外所吃的麻辣燙中放有罌粟殼,在征兵尿檢時呈陽性被拒。
??? 據云巖公安分局禁毒大隊禁毒民警介紹,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71條規定,非法運輸、買賣、儲存、使用少量罌粟殼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 銷售商:“茵籽粉”里有“秘密”
??? 除了網上公開售賣的罌粟殼外,記者經過調查了解到,一些疑似含有罌粟殼成分的調味料經過包裝后也在調味品市場上公開售賣,廣受餐飲業老板歡迎。
??? 近日,記者來到貴陽市三橋綜合批發市場,在一家調料店,當女店員知道記者是來買“加在火鍋里的調料時” , 熱情地向記者介紹了一種“讓火鍋味道好、吃的人多”的調味料。記者看到,這包調味料叫“YZF茵籽粉” , 一包凈含量200克,擺在店鋪里面靠墻的展示柜里,在黑壓壓一片的商品中并不起眼。女店員*力向記者推薦,如果想要吃火鍋的人多,這款產品“效果好得很,買的人很多。我們一般都只擺在角落里買。 ”
??? “就是米殼嗎?”“是的。”女店員表示。
??? 當記者告訴女店員想買罌粟殼時,女店員拼命搖頭:“純的殼殼哪個敢放在外面賣?這款‘茵籽粉’是正規廠家加工過的,安全些,允許賣。”女店員說。
??? 看記者猶豫不決,女店員再三保證,“你先拿一包回去試試,要是效果好直接給我們打電話送貨。”記者購買了一包“茵籽粉”,價格十五元。在另一家店里,當記者表示想買“殼殼粉”,女店員熱情推薦:“ (有的商品里面含得有,但可能只有百分之零點幾,鮮香王里面就有。”說完就翻箱倒柜找出了這包神秘的調味品,一包十五塊錢。
??? 記者注意到,在這袋“鮮香王”的包裝上,配料一行并沒含有任何罌粟殼成分。女店員解釋:“這怎么可能會標明?”當記者再三表示想買罌粟殼時,女店員說,2009年貴陽市場上確實能買到罌粟殼,一斤大概100元,但現在“(罌粟殼運都運不到貴陽來。 ”
??? 女店員告訴記者,在她這里購買“鮮香王”的客戶遍及各類餐飲行業,一個月能賣出五六百包,“買的量大的話,一包十三塊錢。 ”
??? 從事餐飲行業十多年的周先生告訴記者,這種粉一般都是火鍋或者夜市上用得比較多,“量雖然少,聞起來確實挺香。”
??? 如何檢測罌粟殼粉?尚無相關規定
??? 記者在市場里和網上分別購買了四個品牌的調味料,根據產品包裝上提供的生產許可證編號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進行了查詢,其中一家產自云南的“云粟香”粟粉的相關信息并未在國家網上找到。
??? 這些所謂的“櫻粟殼粉”、“茵籽粉”中到底含不含有罌粟殼粉呢?餐飲從業者周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也是聽銷售商說“加了殼殼粉”,用了覺得不錯,“增香不少,回頭客也挺多”,但實際有沒有,“誰也不好說。”
??? 這個“疑惑”不僅餐飲業主沒法解釋,就連食品安全檢測專家,也難以妄下定論。羅貴昆告訴記者,對于如何檢測其中的罌粟殼粉,目前國家還沒有相關的規定和檢測方法,也沒有明文的檢測標準,消費者直接進行判斷很困難。
??? 相關鏈接
??? 關于網上賣的“罌粟籽”
???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除了罌粟殼外,在網上還有一種公開售賣的罌粟籽,價格從70元一斤到200元一斤不等。有號稱產自云南的,也有德國進口的。
??? 這種罌粟籽又是什么?據了解,罌粟籽又名御米,與富含毒素的罌粟的枝、葉、殼不同,罌粟籽幾乎不含毒性,它的籽經過加工后就成為復合營養價值*高的調味品和食用油。目前,用于調味料的罌粟籽全部經過滅活才能銷售,也就是使罌粟籽失去植物種子的生存活力,從而確保不會被擴散種植。2006年6月6日,國家衛生部已批準“御米油(罌粟籽油為新資源食品。
??? 羅貴昆告訴記者,不管是否滅活,調料中是不允許添加罌粟籽的,”早在2005年8月,衛生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罌粟籽食品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罌粟籽僅允許用于榨取食用油脂,不得在市場上銷售或用于加工其他調味品;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口罌粟籽和罌粟籽調味品。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