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 中國人到 日本購買高價 大米的新聞不斷引起公眾關注,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副部長牛盾對記者表示,這主要是中國游客購買當地特色產品的行為,不必提升到 食品安全的高度來討論。
?
? ? 鑒于“大米”的熱度,《食話》發布了本期食品 熱點話題: 中國大米去日本轉一圈就比國內的香嗎?并在目前國內食品行業*大*活躍的網上交流社區-- 食品論壇,展開了激烈討論。截止日前,很多網友對“天價大米”的新聞仍表示懷疑,但更多的網友則表示“國人為何喜歡海外搶購”這個話題本身就值得討論。網友@嗷嗷乖乖就直言:現在看別人在搶購大米,就覺得沒什么奇怪的了。畢竟這跟當年的搶鹽是兩回事。為什么中國人到國外喜歡搶購,甚至是“made in China”的東西,這里面本身就有深層原因的,畢竟都不傻呀。
?
? ? 通過這些食品一線工作人員的討論,小編終于理清了為什么國人喜歡海外搶購,一起來看看吧。
?
? ? 用親身經歷說話:
?
? ? @麥思 dl
?
? ? 本人從1993年開始就在日企工作,我們公司也曾做過米類制品出口日本,當時選用的原料也是遼寧盤錦的大米,具采購部門的同事說這個地方的大米是不外賣的,只做出口用,品質沒得說,按照比例做出來的飯從香度、顆粒、均勻性和口感都優于我們日常食用的大米,而且在十年前這個大米的采購價格就很貴,所以說出口的品質一定優于國內普通販賣的。
?
? ? 另外,在本人去日本的時候發現,中國人喜歡逛的都是藥妝店及一些平價商店,我本人還比較喜歡大型超市和百元店,遍布日本的百元店內幾乎都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基本都在100-200日元之間,但品質都特別好,同樣的商品在我們國內大型商場價格要翻好多倍!如做工很好的布質拖鞋,國內商場百元左右,在日本品質比國內好但只要100日元,按目前匯率也就不到6元等等。
?
? ? 曾就這樣的問題詢問過日本同行,他們給出的說法是:在日本直接從工廠到商場,中間無其他環節,在販賣過程中消費者承擔一部分稅值,但在中國是從工廠經n手轉銷*后到商場,每個轉銷環節都會加入成本值,而且相關的費用也很多,所以國人到國外瘋搶物美價廉的商品。
?
? ? 拋開歷史淵源,我們應該承認的是人家的東西就是比我們的質量要好很多,在日本國民不必擔心買到假貨,即使在網上購物也都非常放心,記得我在日本逛商場,當我對某產品質量質疑時,同行的日本同事馬上非常驕傲的說:沒問題,在日本沒有假貨!但我們卻不敢這樣說,在日本不用擔心買到劣質商品,這點讓我們非常羨慕!
?
? ? 大米的事情只是一個縮影,其實該反思的還有我們的監管部門,是否需要反思一下:為什么人家就能做到將做好的商品放在國內銷售并嚴格把關進口商品的質量?僅僅是對國民的這種責任心我們的差距是不是太大了呢?
?
? ? 網友奇葩說:
?
? ? @家16304385 ? ? 難不成想把小日本的物品全買光,然后讓日本物價飛漲嗎?
?
? ? @大道不器 ? ? ? ? ?還是東北大米好吃
?
? ? @dc123 ? ? ? ? ? duang, duang, duang。加點輻射,沒準更香了
?
? ? @綠意 ? ? ? ? ? ? 俗活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很多企業負責人對質量就是任性
?
? ? @種桃道士 ? ? ? “看菜吃飯”,中國出口的商品也不全是“優質”的,與輸入國是哪里有很大關系。貧道曾經參與過世界**零售商在中國舉辦的內部采購展銷會,供應亞非拉零售店的商品質量可以說“慘不忍睹”,但價格也*低。
?
? ? @5317long ? ? ? 那些盲目跟風的人大多是沒出幾次國,只是道聽途說一些發達國家比中國的的東西好。真正群游世界的哪些人自然會發現中國其實已經可以了,只是每個國家因歷史及制度不同在某些領域是有差距,但不一定拿到中國就實用。
?
?
? ? 正如@麥司 dl所說,大米的事情只是一個縮影。我們應該從這個事情中看到更多的東西,@種桃道士說“曾幾何時,出口創匯是企業的榮譽。”那么今天呢?我們是否該把“為國人生產高品質產品”奉為榮譽。
?
? ? 我們分明有能力生產出好產品,卻為何總讓made in China成為嘲諷。有很多網友擔心如果監管嚴格、標準提高,估計中國會有很多人失業。但是隨著國人消費能力的提高,他們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他們認為高品質的產品,不追求質量的企業終究會被淘汰,監管不嚴格的政府終究會被國人唾棄。
?
? ? 通過這次對“日本大米”話題的討論,小編感觸很深,在此只想弱弱的問一句:我們什么時候可以驕傲的告訴別人,在中國沒有假貨!?
? ? 更多內容請點擊:
食話,食品人的發言臺